第1440章 李景隆的争取,终于捞到一个监修的位置 阅读至0%

第1440章 李景隆的争取,终于捞到一个监修的位置

书名:宋隐朱元璋 作者: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3 07:09
    反应过来后,李景隆连忙问:“王爷,我们都是大老粗,也能担任监修、总编吗?”
    “当然!”
    宋隐点头,“你们是武勋,自幼饱读兵书,奏请皇上参与编撰,也是可以的。”
    “即使不是监修、总编,可是都总编和副总编也是可以的。”
    “编撰典籍工作量极大,兵书这块,肯定需要武将参与。”
    “太好了,那我去跟皇上说。”
    “没错,不能让那些文臣独占了这等好事。”
    “走,现在就去跟皇上说。”
    徐辉祖和李景隆说着,当即转身就要往回走。
    “王爷!”
    这时,一名内侍行色匆匆地从宫里追了出来。
    “什么事?”
    宋隐询问。
    那内侍先躬身行礼,才回复,“皇上召您。”
    “知道了。”
    徐辉祖和李景隆干脆跟着宋隐一起往宫里走。
    见状,内侍也不敢说什么,皇上虽然没有召那两人,可是他们要面见皇上,他可不敢阻拦。
    即使是皇上,也不会对他过多斥责。
    很快,几人又回到了金銮殿。
    此时,朱高炽还留在殿里。
    重新见礼后,朱棣好奇地看向徐辉祖和李景隆。
    “魏国公和曹国公有事吗?”
    “皇上英明!”
    李景隆笑着开口,“皇上,微臣有事要奏请皇上。”
    徐辉祖没说什么,却也轻轻点头。
    朱棣顿时愣住。
    “你们有什么事?”
    李景隆直接说明来意,“皇上,微臣想参与编撰典籍。”
    徐辉祖再次跟着点头。
    “你们两人也要参与编撰典籍?”
    “是的。”
    李景隆认真点头。
    朱棣看了宋隐片刻,才把视线移回到李景隆脸上,“此次要编撰的典籍,是集结天下知识的大典,你们这些武勋,能做些什么?”
    “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你们吗?”
    “皇上这话不对。”
    李景隆傲然挺胸,一脸正色,“皇上,兵书离不开我们武将。”
    “兵书自然需要武将进行编写,所以武将参与编撰典籍里兵书内容没有任何不妥。”
    “关键是,那些文臣没有打仗经验,不懂兵法,除了纸上谈兵,也不懂如何排兵布阵,他们怎么能编撰得好兵书内容?”
    听此,朱棣差点气笑,“文臣们把零散兵书编撰成书,这岂能说是纸上谈兵?”
    闻言,李景隆和徐辉祖都无语了。
    就连朱高炽和宋隐两人,看朱棣的目光都充满着怪异。
    似乎,确实如此。
    李景隆动了动嘴皮,忍不住看向宋隐。
    “王爷,您同样是武勋,这事您得站在我们武勋这边。”
    “编撰典籍的经费,那可是我们武将浴血奋战,拿命从帖木儿国换来的。”
    “如今,文臣准备用这笔钱编撰典籍,他们可以因为参与此事流芳百世,甚至还能够用文臣身份,来编撰武将才懂的兵书,可是我们这些武勋,却任何好处都没有。”
    “我们武勋太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委屈了!”
    宋隐顿时被整无语,旋即呆滞地看着朱棣。
    朱棣神色,已经有点难看了。
    好在,此事似乎也不是他招惹的。
    宋隐觉得他这两天,做事过于冲动了,连续给自己挖坑。
    “皇上。”
    宋隐缓缓开口,“我觉得曹国公说得没错。”
    “哦?”
    朱棣神色一肃。
    宋隐笑了笑,“我觉得皇上说得也没有问题。”
    “王爷!”
    李景隆连忙看向宋隐。
    宋隐继续道,“如果让魏国公和曹国公等武勋,共同编撰典籍,那些文臣必定排斥甚至反感。”
    “况且,曹国公和魏国公每日军务繁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参与编撰典籍。”
    “可是,如果任由那些文臣不懂装懂地编撰兵书,这也是一种不负责态度。”
    “所以,我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什么办法?”朱棣当即问。
    宋隐解释,“我认为可以给魏国公和曹国公两人监修一职,让他们不定时地编撰兵书内容进行检查。”
    “监修吗?”
    朱棣皱了皱眉头,禁不住向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看去。
    “他们两人可以吗?”
    “可以。”
    宋隐微微颔首。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也连忙点头。
    “他们两人当监修?”
    朱棣紧紧地盯着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左看右看,无论怎么看,心里始终觉得不靠谱。
    “皇上,微臣虽然不像文臣那样饱读经书,可从小也是学习各种兵书和典籍,如果参加科考,虽说未必能高中进士,可考上举人,也应该没问题。”
    “没错,皇上不能小瞧了我们。”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连忙解释。
    这番话让朱棣听了愣住。
    这两人要不提他都差点忘了,这两人确实从小不但练武,还学文。
    他们接受的教育,不比名门望族的子弟差。
    想着,朱棣再次向宋隐看去。
    宋隐淡淡点头。
    见状,朱棣叹了口气,随后微微颔首。
    “那么你们两人就担任监修吧?”
    “多谢皇上!”
    “皇上英明!”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神色大喜地拱手感谢。
    朱棣没好气地叮嘱,“可是你们两人不能过于干预典籍的编撰,不要招惹上那些文臣,没事跑来跟咱诉苦。”
    “皇上放心,我们只负责兵书部分,别的内容不会插手。”
    “是的,皇上放心,我们肯定不会没事去招惹那些文臣。”
    获得监修一职,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心情大好,朱棣叮嘱什么,他们都点头。
    等永乐典籍修撰完毕,自己名字跟那些大儒并列在典籍上,他们肯定能光宗耀祖。
    这比给他们加官晋爵,还要……
    哦,不对,他们的官职已到顶端。
    看到李景隆和徐辉祖两人满脸兴奋地告退,宋隐这才询问。
    “皇上让我过来是有何事?”
    “也是编撰典籍的人选问题!”
    朱棣无奈地看了宋隐一眼,然后向膳房走去。
    “被他们耽搁这么一下,到了用膳时间,宋师、炽儿,过来一起用膳,边吃边聊。”
    “是,父皇!”
    朱高炽点头应下,开完朝会,他就觉得饿了。
    宋隐咽了咽口水,也没有拒绝。
    经朱棣这么一提,他也察觉到饿意。
    亦失哈很快就让内侍把一盘盘膳食端了进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