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道长道长 阅读至0%

第9章 道长道长

书名:人世浮沉录 作者:说书人老方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6-23 01:27
    用一句话形容秦数集的心情那就是惆怅,非常的惆怅。
    谁都有少年时,都曾憧憬过武侠小说里的侠客生活,快意恩仇,仗剑任侠,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小时候算命先生的话语无疑是在秦数集的心湖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荡起了阵阵涟漪。只是长大后随着社会的打磨,阅历的成长,残酷的现实让这颗种子深埋心底,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三百六十五天。直到亲身见识过真我观众人的风采,原来世上真有如此神仙人物,比侠客还要潇洒,老道长仁厚宽宏,胸怀天下的模样深深感染到了秦数集,心底的种子再次开始悸动,渴望发芽,渴望开花,渴望结果。我也想做这样飘然尘世的人物啊,秦数集心底如此想道。
    “嘿,我说乖徒弟,怎么还骂人呢?咱们出家人慈悲为怀,不能恶语伤人。你要好好学学为师。”老和尚心达大师故作姿态,一本正经道。
    望着眼前这个不修边幅,满脸褶子,动不动嘬个牙花的老和尚,浑身上下没有半点高人模样,秦数集气就不打一处来:“谁跟你是出家人?你全家都是出家人。我看你就是一个四处混吃骗喝的老神棍,也就我张叔仁义,不忍拆穿你!”
    眼见被自己瞧顺眼了的内定徒弟如此鄙夷,老和尚也动了点肝火,自傲道:“当今华夏,吾辈修士以修为由低到高将境界分为春泥境,人杰境,登堂境,脱胎境,云游境,凌虚境,真我境,飞升境八大境界,每八境界又细分为上中下三小境。传说中飞升境之上,犹有神仙境,大罗金仙境,神王境,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太过缥缈,故此不表。老和尚与那老牛鼻子同为真我境中境。他老牛鼻子是真我观当代观主,老和尚身为佛门魁首,枯禅寺如今方丈都得喊我一声师伯,身份未必就比其弱了。收你做个徒弟还不是绰绰有余!”
    “哦?当真?这么说做你徒弟可与你们枯禅寺方丈一个辈分?”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自是如此。”眼见鱼儿上了钩,老和尚心达大师表面风平浪静,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既然如此,我只剩一个请求。老和尚你若能满足我,我便吃点亏做你徒弟。”
    “乖徒弟,但说无妨。”
    “你们枯禅寺能跟真我观一样不忌荤腥,娶妻生子么?”
    “哇呀呀呀……气煞我也,朽木不可雕,老和尚去也。”说罢,一个身影晃动,再无踪影。
    秦数集只觉脖颈一重,却是老和尚不知何时将那串一百零八颗红木念珠挂在了自己身上。
    “诶,老秦,怎么就剩你一个人了?那老和尚呢?”察觉异动,方人往怀里揣着毛毛赶来询问。
    “他啊,他走了。他要收我做徒弟,我没答应,故意把他气走了、”
    “啊?这是为何?我看那老和尚行事虽放荡形骸了些,没个高人样,但怎么说也是个有真本事的大师。你不想当和尚,拒绝就是了,故意气走他干嘛?你不会是想做秦书记吧?我平时那都是调侃,就你那直肠子,可不是那块料。”方人往满是疑惑不解。
    一直以来,总是给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印象的秦数集反常的表情黯然道:“老方,我知道那老和尚是有本事的真大师,我自己有时候也挺浑的,又怎么好意思嫌弃他放荡形骸?况且我能感觉到他是真心想收我做徒弟。只是,旁人不知道,老方你是知道的。我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娶了后妈,母亲改嫁。两人都有了新的家庭,对我这个亲生儿子从来不管不问。若不是我爷爷把我留在身边,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我啊,恐怕早不在这个世上了。我这些年辛辛苦苦挣钱存钱,就是想着以后也能买个环境幽雅的别墅,将爷爷从老家乡下接过来,给他请一屋子佣人,好好照顾他颐养天年,享享清福。在我爷爷百年以前,我是不可能出家当和尚的。只是见那老和尚一片好意,故出此下册,故意气他,想让他死了这偏心。”
    “原来如此。没事的,老秦,我两兄弟好好努力,我相信你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实现的。我俩好歹也是见识过神仙人物的人了。你说是吧?”
    “嗯嗯!”
    ……
    真我观,某间在凡人不可见的静室里,一位满脸褶子,长眉捶胸的高瘦老和尚正在笑的七仰八叉。不是那离去的心达大师又是何人?
    “果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贫道在此提前恭祝心达大师喜收高徒!”老道长张若谷对着身旁毫无形象的老友稽首笑道。
    “好说好说”老和尚心达大师言语谦虚,可开了花的满脸褶子却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接着嘚瑟道:“从这小子踏过偷闲宫大门开始,老和尚我便心生感应此子与我佛有缘。起了收徒的念头。暗中观察间,见此子心性单纯率真,深深对老和尚我胃口。如今看来,此子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片赤子之心。老和尚我这回是捡到宝啦!老牛鼻子你啊学者点!”
    “哦?可是心达大师你把枯禅寺信物就这么随便给了他,他现在不过一介凡夫俗子,可不知其价值。须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若因此招来血光之灾可如何是好?”老道长张若谷眼见老友得意忘形,眨着眼睛打趣道、
    “这……这……”老和尚心达大师一时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随机恼羞成怒道:“你个老牛鼻子管好你这破真我观吧。哼,老和尚我自有办法!你懂个”说罢,一阵风似的消失不见,这次是真的走了。
    ……
    经故意气走心达大师一事,秦数集再无心情留在真我观游山玩水,瞻仰神人风采,只想早日回到江城市,回归普通人生活,未来还要赡养爷爷,任重道远。便提议早日返程,方人往点头应允,随机各自收拾完毕,向真我观众人表达归意。老道长张若谷心思玲珑,知晓秦数集心思,这次没有挽留,只是吩咐徒弟取来两份鼓鼓囊囊的特产包裹命两人收下,随后左手手心向上,大指依次掐子、亥、戌、酉、申、午,紧接着大指由午纹退至玉纹,再由玉纹冲出午纹,然后左拳紧握,再依次伸出食指、小指、大指,正是道家三山诀,口中念道:“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三山六甲,移形换影,开!”一阵光影变换,众人已至偷闲宫石质牌楼下。相处虽短暂,可赤诚之人总会惺惺相惜,最难是告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两位小友,就此别过,好走不送。真我观随时欢迎二人做客,下次来时,示此信物,自会有人接应、”言语间,老道长张若谷笑吟吟于道袍中取出二枚阳刻有《真我观》三个行书书写的古朴木牌递于方秦二人。
    “再见啦,张叔,甄小哥,张小弟。也欢迎你们到江城市找我和老方玩啊。”秦数集大大咧咧挥手示意。
    “好勒,老秦,方兄,下次去江城市云游,就去找你们。下回换你们做东道主了。”憨厚的甄殷骏稽首笑道。
    “还有我,还有我,五师兄下回带着我呗。我也想去找两位哥哥玩,两位哥哥要带我吃好吃的哩。”吃货小道童张怀真在一旁急道。
    “哈哈,那当然。而且我这肚子里还有趣闻轶事等着说与你听呢。”方人往拍拍小道童的肩膀柔声说道,“好了。就此别过吧,此去一别,山高路远,愿道长道长!”
    说罢,方秦二人信步穿过偷闲宫石质牌楼,一阵微风拂过。回首望去,只剩尘世中高楼大厦林立,哪还有偷闲宫半点踪影……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