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阅读至0%

第23章

书名:红楼之贾弟弟 作者:铁瑟铜琶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6-20 14:43
    贾赦当时虽没说什么,转身却抱着迎春长吁短叹了起来——贾琏十岁了,抱着太重。
    叹过了腊八,邢夫人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儿。
    来年二月十二,贾琡生辰是在家过呢,还是在宫里过呢?
    宫里向来没有给外人做寿的例子。
    即便贾琡如今住在敬文宫,敬文宫也不是能摆宴的地方。
    再说了,她还盼着儿子能借着过生辰,再回家一趟呢!
    贾赦初时倒没想过这一茬。
    毕竟贾琡出生时、周岁时都有天书降世,谁知道两岁生辰会不会也出什么事儿?
    不止他,怕是圣上、老圣人、王公大臣、满京城的百姓都在想着这事儿呢!
    让贾琡回荣国府过生辰?
    圣上能放人吗!
    贾赦将这话儿一说,邢夫人眼泪就下来了。
    若是往后年年儿子生辰见不到儿子,谁受得了?
    原本正在旁边打棋谱的迎春赶忙上前帮邢夫人拭泪。
    又问贾赦:“父亲,真的没法子了吗?”
    “咱们去求一求,兴许哪日圣上一高兴,就答应当弟弟回家过生辰了!”
    “圣上一高兴……”
    贾赦眼珠子一转,一把抱起迎春:“好闺女,没白瞎你爹给你请先生的钱!”
    邢夫人惊喜道:“老爷可是有什么法子了?”
    贾赦摆摆手,起身走出屋子:“爷现在去想!”
    迎春三岁上头抱到邢夫人身边养着,平日里跟贾赦也算亲近。
    那日在贾赦书房看到一套黑白玉的棋,当即便喜欢上了,抱着不肯松手。
    贾赦虽不心疼那棋子儿,可那棋盘是上等金丝楠所制,原是宫里头赏出来的,满荣国府都找不出比这更好的了。
    闺女来抢宝贝,当真是要了贾赦老命了!
    幸好迎春更喜欢下棋些,贾赦从外头给她请了个教棋艺的先生,她便将棋盘丢开了。
    左右请先生的钱是大房出的,贾母和二房也没什么可说。
    贾赦当时说的自信,回过头来却是半个法子都没想出来。
    正好王善保来回,说府里要往敏姑奶奶府上送年礼。
    贾赦往年也会挑几件好东西送去,只是这回难得多加了一封书信。
    想也知道林如海定然会嫌弃他的字儿,但探花妹夫点子多,兴许能想到办法!
    赶在腊月二十,林府快马送来了回信。
    荣国府派去的下人还慢慢悠悠在船上晃呢!
    贾赦亲自去砸开了荣国府公中的库房,拉了五口大箱子出来,每个箱子内装有黄金千两,一路敲锣打鼓,送去了户部。
    荣国府统共欠下内帑十万两有余,贾赦心疼钱,先还一半。
    徒敕大喜!
    他正想着要追讨亏空呢,可是没寻着机会同老圣人开口。
    如今贾赦自个儿先来还银子了,这可不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嘛!
    因此,听到贾赦说相接贾琡回家过生辰,徒敕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大手一挥,索性允了贾琡除夕夜申正返家,一直能呆到二月十五再入宫。
    倒是叫徒谋好一通骂。
    贾母也是冲着贾赦好一通骂!
    她倒不是不想阻拦,可是自从赖大家的那日被天打雷劈后,连带着赖大在府中也难过了起来。
    又有贾琡的威名,她虽发了话要人去拦着贾赦,下人们却是出工不出力,装个样子罢了。
    贾赦又是荣国府名义上的当家人,于情于理他做主开个库房谁都不能说声不是。
    贾母再怎么着急上火,也就在府里头骂几句,奈何不得他。
    大年三十,贾琡便带着夏周六回了荣国府。
    同行的还有几个宫人侍卫,带着圣上、老圣人、皇后娘娘的赏赐。
    有夏周一盯着,王夫人也只得眼红的看着邢夫人将赏赐一件不落的收进了大房的库房。
    贾琡回来的晚,荣宁二府早已祭祖毕。
    但因他是贾家男丁,又身负祥瑞,贾敬回玄真观前特意吩咐了,让贾赦带着贾琡去祠堂,好歹给祖宗敬支香。
    等贾琡归来,贾母院子里已是开席了。
    荣国府数得上的主子也就十余人,便在贾母院子里开了两桌。
    众人平日里也常见的,倒也不必再摆什么屏风了。
    一桌主位上坐着贾母,身旁添了张椅子,坐的是宝玉。刑夫人带着迎春、王夫人带着元春李纨分列左右。
    探春尚小,又是庶出不得看重,奶娘抱着拜了年便回去了。
    另一桌就贾赦、贾琏、贾政、贾珠四,倒是冷清不少。
    贾琡跟着邢夫人坐,刚一落座邢夫人就往他手里塞了个杯子,叫他挨个儿敬酒。
    还不到两周岁的孩子,敬酒也就图个热闹,谁也不会真给他上酒。
    座上宝玉、迎春同贾琡一样,杯子里头是加了蜜炖出来的羊乳。
    闻起来略有些膻,但几个孩子都是爱喝奶的年纪,倒也喜欢。
    贾琡敬过了贾母,敬过了邢夫人,敬过了王夫人,到手三份压岁钱。
    而后来到李纨跟前,酒杯刚一凑过去,李纨就转头干呕了起来。
    贾母的脸当即就拉了下来。
    她是喜好热闹的,大年夜出这事儿,谁会高兴?
    羊乳是膻了些,旁人都忍了,怎么单她就娇贵了?
    王夫人赶紧借口叫李纨去看探春,将她打发了回去。
    倒是邢夫人,悄悄儿给王善保家的使了颜色,叫她去寻个大夫来。
    她倒是觉得这事儿耽搁不得……当年若不是她没能早早儿想到有孕上去,哪里回去闻贾宝玉那块玉?
    那味道,叫她吐了好几日。
    大过年的,王善保好悬没跑断了腿,才在京中找到一个开着的医馆。
    坐堂的老大夫倒是请来了,可进不得二门。
    二门守门的婆子是王夫人的亲信,哪里会搭理王善保呢!
    幸好王善保家的就在二门内候着呢,当即便去禀告了邢夫人。
    里头宴席还未散去,却也是到了酒将阑饭已干的时候。
    “大过年的,府里怎么能进大夫?多晦气啊!给点车马前打发了他回去吧!”贾母沉下了脸。
    王夫人也皱眉道:“今儿是决不能叫大夫进来的!”
    “不是我不疼她,只是这有一大家子呢,岂能随意?”
    贾琡却是在椅子上站起了身来,歪着头问道:“珠大少少病了?”
    “病了要看代糊!老圣人说的!”
    邢夫人在桌子底下悄悄儿拍了拍他的手。
    贾琡立刻一溜烟的爬下了椅子,跑到贾珠身边,抬起头盯着他。
    贾赦笑道:“既然是老圣人说的话,自然是要听的。”
    “珠儿,你就带着大夫去看看你媳妇儿吧!这刚进门呢,初三还要回门,若是身子不适,倒要叫人说你母亲磋磨儿媳妇了。”
    王夫人咬牙扯出一副笑来,忙说:“珠儿你好生坐着,我去看看她。”
    贾珠自得了那块暖玉,脸上总算带出些红润来,她可舍不得贾珠劳累。
    不多时,王夫人便带着笑回来了。
    这回笑的倒欢:“大喜事儿!珠儿媳妇有喜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本来是半点儿瞧不出的,倒是叫这羊乳给带出来了!”
    “果真如此?”
    贾母喜得直叹:“玻璃,快去将我那口油桐的大箱子找出来,带麒麟送子如意铜锁的那个。”
    “里头有一对儿白玉如意,你去取来,给我重孙子送去。”
    原是件大喜事儿。
    可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这日晚上,却又不对了。
    李纨虽早早儿换上了宽松的衣裳,脸色却不大好看。
    而贾珠更甚,脸上已是透出些青白之气。旁人可能还看不出,但夏周一一看便瞧出来了。
    夏周一跟在贾琡身边有些时候了,知道贾琡早慧。
    当即便凑在他耳边说了:“主子,贾珠脸色不对,怕是重病。”
    贾琡唬了一跳,忙同他说:“你去悄悄告树老太太。”
    这事儿大声张扬出来总归不好,倒不如推给贾母。她还盼着贾珠中状元呢,自然不会轻忽了。
    果然,当夜人散时,贾母将二房众人留了下来。
    第二日便遣了玻璃过来,托贾琡去请太医。
    原来,那日李纨诊出有孕,王夫人便塞了两个丫头给贾珠。
    贾母也有自己的人手,又塞了两个过去。
    四个丫头整日里争风吃醋,又有王夫人发话说先有孕的便抬为姨娘,这么一来,倒是伤着了贾珠。
    按说正月里头,太医都不乐意出诊。
    平日里能叫得动太医的人家,除非宫中贵人给了恩典,此时也只能去找外面的大夫看诊。
    贾珠自然是得不到这么个恩典的,就连贾琡也只能赶在二月初一,抢在几家王府前头,抢了个太医来荣国府。
    早在十六那日,王夫人便从外头请了大夫来给贾珠看了。
    可惜请来一个,摇头一个。
    王夫人又急又怒,好容易今儿总算盼来了太医。
    贾琡领着太医回来,人小腿短走得慢,王夫人破天荒的上前将他一把抱起,亲自领路。
    贾珠已是卧床不起了,李纨焦急之下动了胎气,在隔间躺着。
    太医一看贾珠的脸色便上前诊脉。
    许久之后方摇了摇头:“这是伤了根基了!若非这几日有良药保命,只怕早已……”
    贾母一个趔趄,问道:“怎么就这样了!”
    王夫人也是站立不稳,摇摇欲倒。
    里间的李纨却在那儿喊道:“太医,你再瞧瞧!夫君这几日并未用药啊!”
    “既然没有用药都能撑到现在,开副好药定能痊愈的!”
    太医一愣,问道:“当真没用药?”
    王夫人点了点头:“正月里头请过外头的几个大夫,都不肯开药。老太太又问了能不能用些补身的好药材养着,但那些大夫说不可任意进补,我们也不敢给他吃。”
    “不该啊……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养人的宝物?”太医略微思索了一会儿,问道。
    “暖玉!”贾母道,“琡儿送了块暖玉,说是宫里的东西。珠儿便一直贴身带着。”
    贾珠伸手将暖玉拿了出来,却是正正好好带在了胸口。
    二月的天儿还冷着,房门也没关,寒风一吹,那块暖玉忽的氤氲出阵阵光华来。
    不多时,便有一道道细小的金光在上头游动。
    太医叹了一声:“看来就是靠着这个吊命了。”
    “这事儿我们做太医的也不懂,但贵府既有贾琡公子在,想来是无事的。”
    “只是到底是上了根基,且养着吧。”
    王夫人已是扯了贾琡上前:“琡儿乖,摸一摸玉牌!”
    贾琡乖乖的伸手碰了下那块玉牌。
    上头只是又多了几道金光,任贾琡如何再碰,也再无半点动静。
    贾母摇头道:“将玉牌拢进衣服里头吧,好歹命是保住了,总有能养好的时候。”
    王夫人说话已是带了哭腔:“这得养到什么时候去啊!珠儿刚进学,国子监那头也不能总告假啊!”
    “那也比丢了性命要好。”贾政说完,一甩手,当先出了屋子。
    他自己科举失利,靠着父祖的余荫得了个官位,便将科举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长子身上。
    可惜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