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阅读至0%

第22章

书名:红楼之贾弟弟 作者:铁瑟铜琶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6-20 14:43
    一唱三叹,格外悠扬。
    徒敕摆了摆手,没多说什么。
    晦气是晦气了些,但他上头还有个老圣人顶着呢,不怕不怕。
    倒是贾赦,哭丧着一张脸。
    好容易有个来看儿子的机会,只怕要被搅和了!
    果然,哄好了贾宝玉,贾母便说要告辞出宫了。
    临走前好歹想起了一事。
    “圣上,腊月里头老身的大孙子贾珠娶亲,可否让琡儿出宫一趟?”
    “毕竟是他大堂兄,珠儿又是个勤学上进的,兄弟间的情分可不能断了。”
    一旁的贾珠早已羞红了脸。
    他的亲事是先荣国公贾代善在世时便定下的,从六品国子监监丞李守中之女。虽说家世上差了些,但胜在是书香人家。
    兼之当时贾政屡试不第,正是想尽了法子想要进学的时候,对长子的这门亲事倒也还算满意。
    老荣国公过世后,贾政恩荫了一个从六品主事。
    按理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可王夫人总觉得是委屈了自个儿的儿子。
    等李守中升到从五品司业时,贾政也升到了从五品员外郎,仍是不满意。
    李家小姐比贾珠大了三岁,前年及笄后便已经在催了。
    正好去岁李守中升了从四品国子监祭酒,而贾珠却因为体弱要捐监进学,便敲定了今冬腊月里头娶亲。
    徒敕本就没想着要将贾琡和荣国府隔开,自然是应了。
    倒是夏守忠,在送了荣国府众人出宫后,心中犯了难。
    “怎么了这是?”
    主仆二人在一块儿久了,夏守忠能看懂徒敕的一言一行,徒敕也能瞧出夏守忠的不妥来。
    夏守忠叹了一声,开口道:“论理这事本不该奴才去挂心的。”
    “宫里头像奴才这般近身服侍主子的内监,在内侍府中都跟着太医学过几手。望闻问切虽学的不全,但望、闻两样必得学的仔细了,才好照看主子。”
    “贾公子的堂兄,就是方才说腊月里头要娶亲的那位……”夏守忠为难的说,“本就身子单薄,再加上年少娶妻……只怕有碍寿元啊!”
    “呵呵。”徒敕摇了摇头,“人家为人父母、为人祖母的都没急,咱们何苦管这么多?”
    他一早儿便对四王八公这些世家看不过眼了,奈何有老圣人压制着,不好对他们下手。
    虽说荣国府出了个贾琡,他最多也就看顾下贾赦一脉罢了。
    至于贾政这一房?
    弄出个不知真假的含玉而生来,却又不是贾琡这般于国于己大有用处的,留他们一命已是仁慈了。
    他们自己若再折腾出什么事儿来,少一个是一个。
    最无情是帝王心。
    贾琡对此半点儿不知。
    还乐颠颠的拉着徒缙,要想给贾珠挑一个贺礼。
    在贾琡眼里,这个珠大堂哥是个书呆子,人不坏,还能逗他玩。
    堂兄成亲,他琡三爷当然要送一份大礼!
    可惜贾琡忘记了,他这么个走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子,哪里需要送礼啊!
    再说了,他也没什么能送出手的!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的贺礼,邢夫人都替他收起来了。
    宫里头赐下的珍玩却不是可以任意送人的,况且里头多数是小孩儿的玩物。
    贾琡将自个儿的东西都翻了出来,堆了满地,也不过寻到一块暖玉。
    若是一对也就罢了,偏只有孤零零的一块……
    想也是,贾琡那么小,送一对儿他也用不着。
    徒缙站在屋外,一脸嫌弃的看着里头没处下脚的惨象,死活不肯进屋。
    见贾琡拿着块玉佩伤神,他赶忙提议去找皇后。
    皇后常拉着他,耳提面命的叫他跟贾琡交好。
    他虽不是很懂,但拉着贾琡去找母亲总归是不错的。
    贾琡又在屋子里头划拉了一通,见实在找不出好的了,这才拉着小伙伴的手,去了坤宁宫。
    顾瑾颜很是干脆,听说贾琡要寻贺礼,索性打开了自己的私库,任贾琡挑选。
    她原还想着看在贾琡的份上,要不要赐点什么下去。
    如今倒好,贾琡亲自来挑,这人情可全落在贾琡身上了。
    “要辣个!”
    贾琡刚一进库房,便看中了一个定窑的送子观音。
    顾瑾颜失笑道:“这是送子观音。等你嫂嫂进门了,有喜了,才该送这个的。”
    贾琡认真的点了点头:“恩!要大侄侄!”
    宫里头的女人,最不缺的也是最缺的,就是送子观音了。
    但顾瑾颜陪嫁里头比这更好的还有,白玉的、汝窑的、甜白釉的,送出一个定窑的倒也不心疼。
    送给贾琡,让他送去荣国府,总比赐给嫔妃来的舒心。
    腊月初二,贾珠娶亲。
    徒敕派了夏守忠的干儿子,夏周一跟着贾琡一块儿回去。
    夏周六原名周大,家中排行老大。
    家里穷,小子又多,就把年纪最合适的他卖进了宫里。
    贾琡选内侍的时候挑中了他,因嫌周大不好听,给改成了周一。
    他又认了夏守忠做干爹,跟着姓夏。
    虽说夏周一捧了两个锦盒来,到底还是没让贾琡当着众人的面儿送出去。
    两岁的堂弟给成亲的堂兄送贺礼,像话吗?
    赶在贾珠出门迎亲前,贾琡将两个锦盒交到了他手中。
    夏周一忙帮他开口道:“小一些的锦盒是给贾珠公子的,大一些的是给李家小姐的。”
    王夫人当时脸就青了。
    这小崽子,难道就不知道亲疏远近?
    贾珠一看自家母亲的脸,赶忙将两个盒子打开了。
    贾琡还以为他喜欢呢,忙说:“珠哥哥读书累,暖玉养生!”
    暖玉宫里头不稀奇,外头却很少见。
    水头差的,也没什么功效。水头好的,略大一些的都送进宫里了。
    这块暖玉足有贾珠巴掌大,做成了玉牌的式样,极是贵重。
    就连贾母也是点了头:“暖玉养人,便格外难得。这般的好物件,也只有宫里头有。”
    王夫人赶忙在脸上堆起了笑:“还不赶紧带上,别枉费了你弟弟的心意!”
    她是真疼贾珠,既然这玉牌养人,她不介意为此给贾琡个好脸色。
    贾珠还在那儿笑呢,王夫人上前两步,亲自拿起玉牌给贾珠带上了。
    一错眼便瞧见了旁边的送子观音。
    “哟?这是白玉的吧?送的早些了,但也是得用的。”
    贾赦探过头去看了看:“定窑的,不比白玉差。”
    他自幼酷爱金石古玩,又出身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这份眼力非常人能及。
    王夫人认错了东西,忙叫人把观音收了起来:“既是给李氏的,便送去新房吧!毕竟是宫里头出来的,摆那儿讨个吉利也好。”
    申酉相交,金乌西沉。
    贾珠从李家迎亲归来,拜了堂,送进了洞房。
    贾琡上桌略吃了几口,便带着夏周一回宫了。
    宫中卯初就要关门下钥,他不能久坐。
    回宫的路上,贾琡一脸震惊。
    刚才拜堂之时见到了新娘,带着凤冠披着红盖头,竟然足足比贾珠高出了两个头!
    太可怕了!
    贾琡在心中默默下定了决心,坚决不定娃娃亲!
    夏周一还当他是头一回见到婚宴,正新奇呢。
    便逗他道:“主子方才怎么不跟着去新房?去了新房可以看新人挑红盖头。主子年纪小,还可以帮着往床上撒红枣桂圆呢!”
    贾琡呆呆的摇了摇头。
    夏周一进宫前,家中的幼弟同贾琡差不多大。
    见贾琡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便解释说:“成亲时床上要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四样,寓意早生贵子!为求吉利,都是叫同族的男童撒的。”
    贾琡这才回过神来。
    床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这不是要硌死人吗!
    不过早生贵子……
    “要大侄侄!”贾琡再一次重申了他的立场。
    谁都没有发现,马车上一道细细的金光闪过,飘进了张灯结彩的荣国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