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阅读至0%

第36章

书名:我把皇帝当上司 作者:东唯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6-02 19:43
    只杜尚书心里门清,他与纪延德你来我往二十载,最是知晓这老狐狸的秉性!
    前些日子,纪延德与这位新科状元因了什么事反目,只怕皇上也晓得,于是将韩状元排在他前头,铩了他的老面。
    这老头最是在乎脸面,今日折了颜,怎会乖乖上前补位了事?
    定是在等皇上亲自开口请他。
    毕竟彭侍郎冒险谏言,若不是他暗示,也必有其纵容之。
    不片刻,皇上便真开口让纪首辅上前。
    纪延德做了个揖,才迈动步子。
    见到纪延德端着一把老骨头,若无其事争排位的样子,杜尚书都替他燥得慌。
    纪延德心中自有盘算,被那杜尚书压一头尚且不行,何况那个小畜生。
    衰败始于气弱,如此盛典,若真被小皇帝打压成功,往后朝廷内外,可要真没他容身之地了!
    杜尚书等韩明轩自觉站于纪延德身后,却听得皇帝命韩状元上祭祀台。
    地祭为彰显皇室心诚,会有位玉洁松贞的皇嗣亲自主事,因当今圣上无子无嗣,往年都是明德惟馨的宁王代劳。
    今日看来,皇上是要韩明轩主事灌祭礼,让这位沅茝沣兰的金科状元,代天下考生,祭献苍生之赤忱。
    到底是老臣,他立刻明白过来皇上的意图,原来皇上今日这样和煦,是做此打算。
    杜尚书心念电转,见到纪延德那张虚伪的面终于绷不住了,不由轻轻哼笑。
    他忽然想起自己和淑妃来,心中叹着气,感同身受中一片胆寒。
    反将一军的把戏,皇上如今可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
    皇上竟弃皇家人,启用文曲新星韩明轩求庇荫,以示君臣一体之赤诚。
    满场王公大臣都很讶异,这位金科状元,前途可谓朗朗。
    韩明轩朝四面诸臣拱了拱手,至左侧首位时微顿,得到宁王轻笑回应,方拾阶而上。
    “皇上,臣……”
    却是礼部侍郎彭大人,见到纪首辅脸色不虞,又要开口谏言。
    李衍俯视着广场上,这位脑袋大得与身子极度不协调的官员,有那么一幕场景冒了出来。
    他心中冷笑着,眼中布了层晦暗,与方才顺着这位彭侍郎,令韩明轩出列的轻描淡写,全然不同。
    李衍牵了牵唇,打断道:“韩状元代表今届考生灌祭,彭侍郎可是要代群臣燔祭?这份心意十分好,朕允了。”
    就凭他一个礼部侍郎,如何能代表群臣?
    彭侍郎张着嘴,朝纪首辅投去求救的目光。
    纪延德面色深沉别过脸,再不看他一眼。
    皇上站在高耸的祭台上等着,韩状元也已上到百阶,等候他一起。
    彭侍郎便硬着头皮,迈上了丹墀。
    然而韩状元还未等到他,彭侍郎的膝骨,便被一股劲风从身后袭击。
    彭侍郎正迈上一阶,立时面朝上,从百阶丹墀上狠狠摔了下去。
    “啊——”
    凄惨叫声响起,群臣俱惊。
    皇帝朝祭祀台下探了探身,关怀道:“彭卿?可安好?”
    “臣……无无恙……谢皇上……关心……”
    彭侍郎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呲牙咧嘴回应道。
    李衍嘴角带着无情的笑意,“朕还等着彭卿,来与韩卿一起祭祀呢,这可如何是好。彭卿可还能动?”
    “臣……勉强能动。”彭侍郎压抑着痛,作势招了招手,又怕皇帝想不开,真让他拖着伤上祭台,又续道:“只是……走动不得。”
    李衍似颇为惋惜,“噫,如此啊,那只有请彭卿先回府诊治了,还不来人?”
    几名侍卫出现,将满脸苦色的彭侍郎抬离。
    宁王侧身让着,瞥见纪延德望着彭侍郎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心下不禁为皇兄比了个大拇指。
    李衍眸光阴霾褪去,抬手示意祭祀继续,打眼望去,脚下的广袤祭场,犹如南皖万里江山,尽在掌中。
    就在这江山里,十里宫廊处,那抹身影直直撞入眼中,他微阖眼仔细看去。
    新司仪被皇帝浩瀚的气势震住,他形容不出,只想这大概就是俗人们说言的,君临天下吧!
    脚上传来熟悉的痛楚,新司仪呲啦一下,忙唱通礼。
    韩明轩奉上灌鬯酒,李衍回身接过,圭璋为柄的勺,蕴出他玉般莹润的手。
    李衍抬手,将其浇灌于主祭祀地中,郁香草调和的鬯酒,顷刻散出浓郁香气,似通达黄泉。
    与此同时,燔祭开始,烟气升腾,直达高空。
    场中百名群臣,高呼恩泽千载,顶礼膜拜。
    李衍放下灌鬯酒,韩明轩对他作揖后,开始着手血祭。
    李衍旁观了会,心中的牵思一点点扩大。
    片刻后,在韩明轩肩上拍了两下,示意接下来的次序交予他,便阔步下了祭台。
    韩明轩的肩膀在皇帝触及时,无可避免抖了抖,回首时,皇帝拾阶而下的身影,已渐渐消失在了丹墀那端。
    皇上竟然丢下他,让他自个应付?
    灌鬯酒时,他就是个帮拿勺的;血祭礼,原来才是他的重头戏。
    这项差事哪里有宁王说的那样好!
    韩明轩生无可恋回头,望着还冒热气的禽血,心里发怵,嘴里发苦。
    他,他其实很怕血。
    那夜中毒醒来,得知自己失血过多,足有一盆时,他便又立时晕了过去……
    因离了很远的距离,喻晓夏到时,恰好遇见彭侍郎为排位发声。
    她先前心血气涌,根本无暇顾及这样找皇帝,妥不妥当。
    只想着即便他在批奏折,也要问个清楚,却着实没有想到,今天竟是祭地神的日子。
    昨夜她睡的那间暖阁,乃皇帝斋戒时的寝宫,皇帝极有可能也是宿在那儿。
    若是这样……
    喻晓夏心中一阵恍惚,闪过许多念头,却都抓不住头绪。
    侍卫抬着哀嚎的人经过,对这位面容扭曲的大头官员,她没有细看,只觉胆寒。
    这位官员摔下时,她并未见到有人出手,却看见皇帝的手微动,那是差遣暗卫的手势。
    震耳发聩的呼声起,喻晓夏望过去,便见那抹明黄的身影,自天光云端,一步步,拾阶而下,步入两旁跪首百名官员的直道。
    然而吸引她的,却是自状元郎手中倾倒的血柱,鲜血淋漓,触目惊心,令她感到神秘而恐惧。
    注入地端时,她脑中一阵强烈波荡,周遭似被血引打开了通往酆都的灵道。
    她心神俱震,想抓住身边人,身体却完全不受控制。
    她感觉自己身子时重时轻,时而有触地的重感,时而又是飘空的轻晃。
    她惊骇又恐慌,感到自己额上冷汗涔涔,双手却不听使唤。
    五月的日光里,她生出痛苦的呐喊,却无人听见。
    无边地狱在召唤她,铺天盖地的黑暗要将她吞噬……
    忽然,天地间走来一人,所有的阴骘诡雾纷纷退散,天光乍现。
    有手掌覆上她的额头,温度恰好。
    眼前人影幢幢,喻晓夏晃了晃头,顿感七窍俱通,三魂五魄都归了位。
    皇帝的声音带着寒意,“她身子还未好,带她过来做什么。”
    杨喜来忙躬身回道:“回圣上,是喻姑娘有事,要急着见您……”
    李衍无意识回了声噢,听到她急着见他,不由升腾出一丝愉悦。只是望见她惨白的脸色,蹙了蹙眉,又将手掌翻来覆去探视。
    喻晓夏的眉眼隐在他的手掌下,她忽略额上带着男人温度的触碰,轻声道:
    “昨夜可是你一手安排?”
    李衍的手顿在她额上,俯首望着她,微微怔住,良久才道:“不是,我哪里操控得了你那位阿嬷。”
    他只是顺势而为,若说操控,只有皇帝不愿的,哪有为之不了的?
    这话有丝怪异,李衍眼神倒真染了异色。
    若是日后,她知晓引发昨夜的人真正是谁,会作何反应?
    喻晓夏的心忽而又跳了起来,却还是继续问道:“宣徽院的御医,也不是你调走的?”
    “不是。”
    她睡一觉,便能发现端倪,比他想象中要聪明许多,李衍扬了扬眉,接着道:
    “是杨总管,不过我大不清楚,他如何将那些人引走的。”
    喻晓夏听见这话后,似乎在他的手掌中轻轻颤栗了下。
    杨喜来见自家主子轻易将自己推出,面色憋得通红,身子俯得更低了。
    “那位要为晴衣引路的太监呢?”
    不顾身份地位,这样直来直往的对话,李衍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回道:
    “我若猜的没错,应是杨总管的义子,是吧?”
    是吧?
    这问是对着杨喜来发的,杨喜来心里叫苦,却立刻道:“圣上英明。”
    果然都是皇帝的指示,就是为了让她求他!
    喻晓夏手脚冰凉,猛然将皇帝的手推开,气得浑身发抖,
    “人命关天,耽搁一刻或许就是天人永隔。昨夜阿嬷病危,你竟无耻谋划这样一出,你大可直接惩罚我,何必如此卑劣,对不相干的人下手?人命在你眼里便这样轻贱么?!”
    “喻姑娘,你……”
    杨喜来被她的出言不逊,吓得大惊失色,正要斥责,却被皇帝制止了。
    李衍望着喻晓夏,一言不发。
    无耻?卑劣?
    他眼神暗了暗,唇抿出凉薄的弧度。
    她说对了,旁人的性命哪里轻贱,简直入不得他的眼。但是她情绪如此激动,他知晓如实告之,实乃不明智之举。
    他心里想的,却是她。
    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骂他卑劣无耻呢。
    除了第一时间的不悦,他竟意外的平静,甚至觉得很好听。
    她说得很对,虽然他一向自诩有风度,但他心中自有沟壑。
    权谋里来去的人,哪个的心,是干净坦荡的?
    何况他位于权利之巅,卑劣无耻都是轻的,简直不止一提。
    他其实有些诧异,他知晓她回过味来或许会生气,却不知道她会这样愤怒。
    竟敢胆大妄为到来质问他。
    谁给她的勇气?
    那个嬉皮笑脸、插科打诨奉承他的人去哪了?
    然而看着义愤填膺,为了在乎的人,不惧皇权的她,似乎有种别样的美丽,很入他的眼。
    他忽然生出个幼稚的问题来,若将他与那阿嬷掉个位,她会如此紧张担忧,甚至以命博命么?
    不过,她说的惩罚又指什么?
    他竟被她弄得有些模糊,他所作所为是为了惩罚她?
    手陡然被人捏住,力气大得不像凡人。
    喻晓夏回握住晴衣,猛吸了口气,慢慢冷静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