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又疑惑不解的说:“那些胡杨木柱有多棱形、圆形、船桨形,多棱的从6棱到20棱,这些形状、数字有什么深意?”因为他也有幸上过小飞开讲的数学课,所以受益匪浅,知道的还比较多。大家都莫衷一是的摇着头,根本回答不出来。
王公子也无比好奇的说:“这里荒原百里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为什么单单这里出现了一个墓地?这些大量的木柱从哪里来?那些把木柱加工成多棱体的工具是什么?在哪儿?而且这么大的墓地按常理周围应该有人类生活的遗址,但为什么在墓地方圆五公里都找不到这样的遗址、孤零零的只有坟墓?真是令人费解呀。”
我们都摇摇头,回答不出来,也许那些自以为是的考古学家也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也很难解答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吧。因为这是世界上一处出土干尸最多的墓葬,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而究竟还有多少目前仍不清楚。这种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是小河墓地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国内外考古所罕见,对它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是新疆史前时代的重大考古课题,还会对新疆周边广大区域的史前考古产生较大冲击和深远影响。
小飞若有所思的对我窃窃私语的说:“这种墓葬在我们国内可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就算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任何墓葬与之类似。因为这种墓葬形式真是太奇怪了,太独特了,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墓葬方式。所以我们要想准确的解答出小河墓葬的全部秘密,仅仅依靠那些片面的考古和历史学的知识是不能完全解释的,应该将各学科的一流专家请到发掘现场,置身于真实环境中具体研究,包括考古、环境、人类学、植物学、动物学、原始宗教学等多学科专家参与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胡娇娇又疑惑不解的问起大家来:“这些木柱有的被涂成红色,这又是为什么?木柱上刻着的横向装饰纹又代表什么呢?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呀。”
曾吕醍醐灌顶的说:“莫不是这些先民膜拜太阳,所以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他们非常喜欢红色,就像我们以黄色为尊一样,而木柱上刻着的横向装饰纹,是不是在记录他们死亡时候的年龄的刻度记数呢。”小飞赞不绝口的说:“小曾姑娘大胆猜测很是不错,不过还是需要严谨的小心求证,至于答案到底怎么回事,估计那些专业的考古学家都不太清楚了,只有去问死去的那些先民了。”
“对呀,我们都忙着说话去了,得赶紧把这些船型的棺材打开看看呀,一睹为快,一探究竟才是。”胡娇娇嘘唏不已的说,是呀,是呀,小飞也点头称道,于是我们大家赶紧七手八脚,团结一致的挖起厚重的沙土来,才恍然大悟的发现露在沙丘表面的仅仅是立柱的一部分,它们的大部分都埋在沙土的深处。每一个粗大的立柱下面通常都有一具棺木。棺木前部的胡杨立柱粗大,棺木脚部的红柳棍细小一些。从一个巨大的立柱向下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就会发现下一层的棺木,而更下一层棺木立柱的顶端已经和上一层的棺木、立柱交错在一起。每根立柱和船棺是对应的,这些先民真是不怕麻烦,用心良苦呀。
我们随意打开其中一具船型棺材,揭开层层叠叠,包扎严严实实的厚重牛皮,只见那浅黄色如同黄沙颜色的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鲜如初,完好如初,这些巨大的船形棺椁内甚至没有一颗沙粒进入其中,真是旷古少见,墓主人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面容祥和,保存完好,就安睡在像船一样的棺木中。这种原始但安全的设计风格得以让我们窥豹一斑,窥见他千年前的入睡时刻。死者躺在沙地上永远地睡去,时空在这里静止了一般,没有生,也没有死,只有永恒的林静与安详,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栩栩如生,如同活着一般,只是在像沉睡的睡美人那样安安静静睡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