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万民叩拜!感谢林仙人! 阅读至0%

第23章 万民叩拜!感谢林仙人!

书名: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作者:北北北方方方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26 14:21
    宣统看到这,恨得牙根直痒痒。
    不过李世民看到这就有发言权了。
    “倭国,在朕的贞观年间,不就是一个刚兴起的小国吗?”
    “没有任何文化底蕴。”
    “当时倭国有些不自量力了,跟我们大唐打了一仗,结果惨败,到后来,就跪地称臣,开始讨好大唐了。”
    “朕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然也就接受了,还为他们送去了很多文化、习俗、金钱、建筑等等让他们模仿。”
    “在我们大唐时期,倭国还是很乖的,没事怼他们干什么?”
    说到这,大清末期的几位皇帝真是牙龈都快咬出血了!
    同治:“@李世民,原来是你!兄弟们,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光绪:“@李世民,要不是帮助那倭国发展技术,传承习俗,壮大国力,就不会有我们的半天!”
    宣统:“@李世民,罪魁祸首就是你啊!现在有这么一句话,大唐文化在霓虹。”
    王莽听到这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李世民,你知不知道,霓虹都将你们大唐文化抄了个底朝天,然后否认传承大唐,全都说成是自己本国原创的文化???”
    “甚至还有国人,把大唐建筑都认成了是倭风,骨子里根本就不认识大唐文化,反而对霓虹文化轻车熟路,情有独钟?”
    祖龙:“@王莽,你为什么会知道得那么多?”
    汉武帝:“@王莽,你为什么会知道得那么多?”
    刘秀:“@手下败将(备注),你为什么会知道得那么多?”
    杨坚:“@王莽,你为什么知道的那么多?”
    朱元璋:“@王莽,你到底是什么人?”
    ……
    李世民瞪大眼睛:“什么?朕大唐的文化,被抄了个底朝天???”
    李治也不敢相信:“他们原来都是挺乖的一个国家,怎么会干出这种龌龊的事情?”
    武则天:“之前诸位皇帝说话,小女子本不愿多插嘴。”
    “但说到倭国,朕不得不说,霓虹他们的名字,还是朕给起的!”
    “在这之前,霓虹一直都被叫做倭国。”
    “经过几百年发展,他们自从学习到了更多的中原文化,才明白‘倭’这个字,其实就是形容他们国人身材矮小,带有非常大的贬义。”
    “因此到了朕登基之后,倭国三番四次哭着闹着求着朕,想要将他们的名字改过来。”
    “起初朕一点都不在意,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还需要朕亲自主导?”
    “根本没有自己国内的政事重要,所以朕就一直拖着。”
    “直到后来,倭国那边上下真是跪地恸哭,一个劲地哀嚎,苦苦求着朕要换名。”
    “朕觉得他们太烦人了,也就随便起了个‘霓虹’的名字,赐给了他们。”
    “这下那群倭国的使臣高兴了,跪地磕头,万分喜悦,这才屁颠屁颠回国去了。”
    “没有想到,这个名字竟然一直沿用了千年?”
    祖龙:“……”
    刘邦:“……”
    汉文帝:“……”
    汉武帝:“……”
    刘秀:“……”
    赵匡胤:“……”
    朱元璋:“没有想到,霓虹的名字,竟然是你给起的!”
    李世民回过神来:“不是,朕现在还有些难以接受,朕的才人,怎么成了皇帝?”
    “莫非是你害死了朕!”
    李世民登基可是不走寻常路,才坐上了龙椅。
    所以他打那以后,就有些时时刻刻提防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害他或者是造反。
    眼下,离谱的事情来了。
    自己的一个才人,竟然成了皇帝。
    这上哪说理去?
    小说都不敢这么编?!
    然而李治却站出来说道:“@李世民,父皇消消气,人家做武才人的时候,您又没有临幸过她,眼下她成了皇帝,其实儿也有些奇怪。”
    李世民:“你又为什么站出来替她说话?”
    李治:“嘿嘿,这个……嗯……怎么说呢……媚娘她后来跟了朕了。”
    这一下,万界更是无语!
    曹操:“卧槽,大唐真会玩儿!”
    西门庆:“跟你一比,我那流传于世的典故又算得了什么?!”
    被天罚折磨得体无完肤的赵构,此刻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大唐真会玩!朕要有你们那点本事,也不知道站不起来,今生无后!”
    宋徽宗:“什么???@赵构,你再说一遍,你没有子嗣???”
    赵构:“父皇,那也不能怪儿臣啊,就是……你知道的,不顶用啊!”
    宋徽宗:“好你个逆子,本来以为你建立了南宋,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没有想到你没有给朕生下个一个孙子孙女!”
    “不孝!不孝逆子!!!”
    宋钦宗赵桓:“谁来先救救朕!朕被那天罚折磨的,膝盖都要磨没了!!!”
    本来以为被上天责骂的杨广,此刻也是一句话没有说,硬着头皮捂着耳朵,他真害怕什么刺耳扎心的话,被上天一顿骂。
    然而,没有!
    浅尝辄止!
    虽然也提出了他的缺点,但是跟其他那些昏君相比,他这盘点词,算是和风细雨了!
    于是杨广也逐渐壮起了胆子,眼看着弹幕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歪,这时连忙纠正道:“好了好了!”
    “到底是谁的盘点!”
    “安安静静看老子怼倭寇!”
    ……
    杨广一席话,也确实将众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众皇帝闲聊一顿,但基本逻辑,还是倭国的那点事!
    眼下,还有一些皇帝对倭国,也就是霓虹一概不知。
    此次也是第一次挺到倭国,因此不少皇帝都认真观看起来。
    ……
    【倭国,即霓虹,在隋朝时期,曾多次派使臣来华通好。】
    【从古至今,霓虹多次向中原王朝进贡,与华夏中原王朝,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地,倭国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相当文明的国家】
    【开皇二十年,倭国带着数十名僧侣,前老隋朝,学习佛法。】
    【大业三年,倭国派遣隋使前往华夏,遣使朝贡。】
    【然而,在遣隋使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却一改先前以华夏王朝藩属国自居的说法。】
    【不仅请求册封,还开始自称“天子”!】
    【并且把他们自己的国家称为“日出处天子”。】
    【而将中原王朝,比做“日没出天子”!】
    【其含义也就是,倭国在中原的东边,所以日出的时候,是先从东边升起,照耀到整个倭国上下。】
    【而太阳到了西边,也就是到了中原的时候,也是时候该落下。】
    【所以把中原王朝的天子,比作是“日没处天子”】
    ……
    祖龙听到后,当场气炸!
    “一个小小蛮荒岛国,有朝一日,想和朕的大秦平起平坐?!”
    汉武帝也是怒气横生!
    “把自己也比做天子,这是想要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
    刘秀:“真不愧被朕嘲讽是倭国,身材不仅矮小,用心还十分险恶!”
    曹操:“他把我们称作是‘日没处天子’,其用心不纯啊!”
    赵匡胤:“是的!他们就是在嘲讽我们是日没之过,没落了!”
    朱元璋:“倭国这名字咱不晓得,咱只知道他们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
    “倭寇!”
    李世民完全不敢相信:“到现在朕还有些难以接受,怎么昔日里那卑躬屈膝的族人,忽然态度怎会转变得如此之大?!”
    皇帝们义愤填膺,而这时盘点继续播放!
    ……
    【隋炀帝听后当场气坏了!】
    【被天下万族称为“圣人可汗”、傲视一切的隋炀帝,怎么可能让一个夷王与他平起平坐?】
    【隋炀帝便连接见都不曾接见,直接就对属下负责的臣子道:“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即如果有蛮夷不识礼数,再说这些大逆不道话的蛮夷,都挡在外面,不需要再向朕说明!】
    【“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此回复着实把当时的倭国上下给吓坏了!】
    【毕竟在隋炀帝的眼中,那倭国,就是一片蛮夷之地。】
    【想要平起平坐,真是狼子野心!】
    【因此在此后倭国再次派使臣到来之后,这回的国书就比较低调了。】
    【写的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但这也让隋炀帝非常不悦。】
    【可念在人家天皇是一任女子,隋炀帝便这次没有直言。】
    【而是将倭国来访的使臣,与其他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臣安排在一起。】
    【目的就是告诉你,小小倭使,看到没有,你们的待遇是一样的,永远都是华夏中原王朝的臣属国!】
    【其他的,休要痴心妄想!】
    【再不听话,巡幸你!】
    【巡幸,也就是拿着鞭子要修理他们的意思。】
    【可见大隋家底气十足!】
    【“什么你是日出的天子,朕是日落的天子?”】
    【“这天下,只有朕一个大隋天子!”】
    【隋炀帝不论是当面怒怼,还是靠实际行动,都着实将倭国那一点邪恶的念头,给扼杀在了摇篮里。】
    【倭国从此老实一些,再没有敢称“天子”之行为!】
    ……
    看到这,祖龙不甚点头。
    “好!就要这么干!”
    “一群小小蛮夷,还想称王称霸?”
    汉武帝:“让他们称国就已经是朕华夏中原的宽容。”
    “换作是其他侵略性、占有强的国家,早就将你小小倭国给吞并了!”
    刘秀:“祖宗说得没有错!让他们以倭国的名字活着,就已经是我们的仁慈,还想要跟我们华夏中原掰手腕?”
    “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世民看到这,同样深受震撼,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一个卑躬屈膝,很有礼貌的小国,怎么会突然变了一副嘴脸?”
    “当时他们要什么,我们大唐就给是什么。”
    “从来没有藏着掖着,难道是朕做错了?”
    同治:“错得离谱!”
    光绪:“让他们发展快了好些年!”
    宣统:“不然一个蛮夷小国,怎么会发动对我们战争?!”
    其他皇帝一众惊骇!
    祖龙:“@宣统,怎么回事?你说那些小国发动了对我们中原的战争?!”
    汉武帝:“@宣统,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广:“看吧!我就说他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世民:“好了伤疤忘了疼?!”
    赵匡胤:“倭寇这么不自量力?@大清全体皇帝,到底怎么回事?”
    皇太极:“那个霓虹小国,一共才多少人?@宣统,孙子,你说话要负责任。”
    康熙:“见过不怕死的,还没有见过这么不怕死的!”
    雍正:“是不是到最后他们又兵败了?”
    乾隆:“不对!你们签订了一个个什么屈辱的条约,难道是跟霓虹签约的?”
    咸丰:“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
    被老祖们这么一问,顿时几位清末皇帝不敢开口了!
    宣统也是一时口快,竟然把“天机”,也就是剧本提前透露了!
    此刻害怕天罚,也不敢再多说话了。
    毕竟从古至今,一向有一种说法,叫天机不可泄露!
    而其他清朝末代皇帝也是缄口不言,他们还是害怕引火烧身!
    之前在被盘点大清昏君的时候,几个皇帝已经被各大皇帝骂得狗血淋头了。
    所以这个时候再被骂,那真是得不偿失!
    因此不论其他皇帝们怎么问,几个清末皇帝就像是约好了一同下线了一般。
    查无此人。
    其他皇帝们也就只好作罢。
    但是这个事情,却只是暂时搁置。
    毕竟它已经成了众皇帝心中的一个结、一个疙瘩。
    不解决,不弄清这事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彻夜难眠!
    而把目光聚焦到现在,好在是杨广开了一个好头。
    对付这种野心勃勃、狼心狗肺的国家,就该这么怼!
    不能留着!
    因此杨广跟其他昏君不一样,反而是在众皇帝心中,留下了一点好印象。
    ……
    【总评!】
    【杨广急功近利,但为民之心却始终不移】
    【无论是灭四夷,降万邦,还是兴建大运河,其功绩都是功不在当代,却利在千秋!】
    【后世都承其恩泽。】
    【因此称明君,谈不上,劳民伤财。】
    【称昏君,又不格,远没有其他昏君那般昏庸。】
    【但其大业盛世,开凿运河,营建洛阳,再通丝绸之路,开创万国来朝,使隋朝国力达到鼎盛。】
    【故上榜,无可厚非。】
    ……
    看到这,杨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因为苍天说得也很明白,他这个并列,还是有些沾了父皇的光。
    也有些勉强。
    他身上也有很多毛病,但是有一点,他非常清楚。
    他对大隋民众来说,他不是一位好皇帝。
    然而抛开昏君的事实不谈,只看优点利处的话,他对万千华夏民众来说,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位好皇帝!
    其他皇帝看完第七盛世盘点,也是点头连连。
    都非常认可盘点中的话。
    而让杨广有些脸红愧疚的是,一个亡国之君,能将国力发展到这么强大,也是难得。
    换句话说,明明都已经马上再成为千秋盛世了,而且才二世,但却亡国了。
    他的那些缺点,还真是不能忽略。
    可以说,问题大了去了!
    不过苍天并没有盘点,可能也是网开一面,因此杨广现在无比虔诚感谢。
    “感谢林仙人网开一面!”
    “感谢大隋的百姓!”
    “从今天开始,一切兴建之举措延缓!”
    “凡留下兴建运河者。每人薪俸增加十倍!”
    “凡离开归乡者,每人领薪俸两倍归乡!其他相关人等,一律不得阻拦!”
    !!!!!
    杨广一番话,顿时传遍千家万户!
    不仅是传遍了隋朝的百姓耳中,同样也传到了万界各地!
    因为杨广是以弹幕发送出去的,而金幕,则是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神迹!
    这一下,隋朝的百姓们都懵了!
    运河工地周围。
    所有工人全都愣在原地,完全不敢相信弹幕中所说的话。
    然而,那金色的帝王弹幕,是只有皇帝才能发送出去的弹幕。
    也就是说,这真的是皇上说的话!
    “能……回家了吗?”工地中,一个灰头土脸的青年颤抖着声音,眼眶已经瞬间飙出了泪水!
    还有人手都已经干裂了!
    尤其是在冬天,都已经冻得手都紫了。
    但却还是不得不继续被服劳役。
    妻子,儿子,一家老小,全都永远相隔!
    每一天,都有人死在运河上,之后被抬走,就地掩埋。
    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可以说,只要被抓来兴建运河,那最终就只有死路一条!
    曾无数个夜晚,他掩面哭泣!
    换作谁,能不想念自己家乡年迈的母亲?
    不想念怀中自己老婆孩子?
    不想念家乡的一切?
    然而就为了兴建什么大运河,所有壮丁都被从各地抓来,如同奴隶一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做鬼都比在这里轻松!”
    曾经,他们看不到出路。
    看不到苍天。
    永无天日!
    而现在,比任何天罚、赏赐来得都更加及时。
    隋炀帝主动认识到了错误,相当于大赦天下!
    这下!整个大隋都轰动了!
    再也不需要永远像是犯人、像是奴隶一样被绑在运河之中了!
    有力气的,还想要干的,想要赚钱的,就可以留下!
    想要回家的,还能领双倍的薪俸离开。
    可以说,这真是极大的受益了!
    而且根据现在杨广的认错程度上来看,今后各种相应的好政策和补偿,还能继续出台!
    “老天开眼!!!”
    “感谢林仙人!!!”
    “多谢陛下!!!”
    “苍天有眼啊!仙人还没有放弃我们!!!”
    “感谢林仙人,感谢上苍!!!”
    这一刻,大隋黎民百姓,万民叩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