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虎穴 阅读至0%

第12章 虎穴

书名:锦谣 作者:十朵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23 07:14
    王宫距离王府很近,步行大概也用不了一柱香的功夫便可走一个来回。
    这日晌午,孟璋照例在后花园的玉湖边上垂钓。
    自从退休之后,他就迷上了大虞传来的这项非常流行的休闲活动,每日至少要在湖边上坐上个把时辰。
    婉婉带着仪驾,来到了王宫,得知孟璋正在玉湖苑钓鱼,便叫其余人等着,自己只带着若翎去了玉湖边上。
    孟璋垂钓喜清静,听见微弱的脚步声从身后自远而近传来,挤着眉毛回头,见是婉婉来了,眉头便舒展开来。
    这个儿媳妇,素来颇得孟璋的满意。
    “父君夏日垂钓,该找个树下庇荫的地方才是,带着斗笠坐在太阳下,仔细晒着。”婉婉说着,挽了挽裙摆坐在他身边。
    “呵呵!”他笑了两声。
    孟璋钓鱼的时候通常是穿一身素气的布衣,看起来和普通的老者没什么区别,不过虽然两鬓染上了微霜,身体也大不似从前,却还是掩不住他矍铄的气神儿,这应该就是连年征战练出来的底子。
    “端王妃不知,”他称呼小辈和其他人一样,平日称呼孟玔,也会称呼二皇子,婉婉也早已习惯了,他接着道:“父君虽是上了些年纪,但是这点日头还是无足挂齿的,人啊,身子磨耐的多了,反而不能太舒坦了!”他扬了扬眉毛,趁水面平静的空儿抬头远眺半会儿,抬手遮住直射而下的日光,半眯着眼,表情却很惬意。
    “父亲歇下来了,也是对自己这般严格,您这样做,也是给王爷、贝子他们做了个好样子,他们如今连连战捷,我们的士族也越来越壮大,这都归功于父君的明治。”婉婉看着水面,说这话,倒是从心而发的。
    这个年纪的人听两句好话自是不会洋洋自得,更何况孟璋这样的人。
    十几岁上阵带兵,披荆斩棘多年,难得是这样的经历没有单单把他练成个善战的将军,而是越来越磨炼了意志,充满了雄心,势要平定属国,拿下大虞而后一统天下。
    有这样胸怀的人,可不只是能谋善战便可以的。
    胆识和耐力他都有。
    但是。
    仅凭他一人,甚至一辈人,是完不成的。
    所以子孙的问题,可是首要的事。
    儿子常出兵在外,就算是留在余姚,有时间过问家事的时间也少。
    他现在歇下来了,整日呆在这宫里,也不再想过问前线的事,国事如今也大皇子孟瑄给他帮忙料理着,闲来无事,除了开始数算皇室血脉延展的问题以及一些皇族子嗣教养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家事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的大事了。
    有能干的儿子早早把他替下来,让他有时间操心家族的事。
    这次纳妃,也是他的主意。
    每日闲庭观花,倒也不是完全与政事绝缘的,前线的事物,隔三差五也会密报到他这里。
    眼瞅大战即将告捷,一是给孟玔一个奖励,再就是图着给孟氏皇族多添几个小黄孙。
    他这样做的意图,婉婉早就领会了其中含义。
    所以在羲谣收到婚书之前的一个月,便三百里加急快信送给了她叔叔董骞。
    董骞收到这信,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封劝和亲的信,也是一封提醒的信。
    当年,婉婉本已有了意中人,可为了骆越士族的利益,才被硬劝了这门政治姻亲。
    他这个侄女是个识大体的女子,流着眼泪嫁去,还凭着自己的聪慧登上了正王妃之位,这两年,才得保以丹丘安稳太平,上交的赋税,也比多国少得多,虽然即使如此,国库也已经捉襟见肘。
    眼下婉婉来信,告知孟璋的意思,是要提醒他,机会来了。
    他看到这封信,眼前就会浮现他皇兄当年的身影,看到这封信,他皇兄就像是在眼前看着他,用渴盼的目光盯着他一样。
    家国当前,又怎么容的他再过迟疑……
    孟璋听着婉婉说话,心下还是用上了一股成就感,虽然类似的恭迎之语,他一辈子不知道听了多少,但是从婉婉这个儿媳妇口中说出来,他就很受用。
    婉婉来了余姚这些年,勤恳恭敬,将王府后院治理的井井有条。
    对于正王妃之位,孟玔也曾向他提起,董其姝能干较得他心,又育有贝子,言下之意颇有要扶她上位的意思,还是在孟璋这里卡了壳。
    孟玔当局者迷,他这个父君可不是吃素的,他看什么大事小情明眼着呢。
    话说这后院的事,根本也不该是他这个当父亲的人该插手的。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比旁人看的明白。
    这家基就是国基的根本,若是小家都不稳定了,大家定不会经得起风吹雨淋。
    王公之家,更不能让这里面乱了章程。
    对于孟璋的意思,婉婉也是看在心里。
    她又怎么会不好好的把握住。
    “大贝子,这几日可还好?”孟璋忽地想起,便问。
    这话听起来和再寻常不过的问候,没什么两样,不过得看问的人是谁。
    提起大贝子,婉婉一阵头痛。
    她知道孟璋是问他最近是不是规矩多了。
    这十几岁的青年,性格脾气也定的差不多了,是什么样子,还能一日就改了吗?
    “大贝子这几天一直在王府呢,没怎么出去,瞧着懂事不少。”
    “哦?”孟璋露出几分悦色,“他不懂事与你冲撞,也是因着他娘亲的事过不去,话说回来,他就连冲撞起我来也没什么忌惮,如今王妃毕竟是他的嫡母,无需给他一般见识,该管的,还需多多管教才是。”
    “媳妇谨遵父君教诲,定当为贝子尽责。”她这么回答,心上却不由得钻上一股堵劲儿。
    她这个嫡子啊。
    一言难尽。
    “不仅是尽责,这小野驹需要驯服,你尽管放开手就是,不要有什么顾虑。”他眼睛盯着水面。
    婉婉嘴上应承着,心里着实没打算这样做。
    这小野驹脱了缰,俨然放飞自我了,他父君拿他没有办法,她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人都已安顿好了,也已经听了训讲,待王爷回来,正式行了册封,媳妇就带她们前来给父君和代妃娘娘请安。”觐见的事要先行汇报一番,叫人传话显得随意,她总要亲自来一趟才合适,她把话题转到来意上。
    孟璋无话。
    过了会儿,他道:“这次册封,你有何想法?”
    “自然是您和王爷定夺。”她答道。
    “我看,这次封妃,就由你来定吧。”
    “封妃的事,牵涉各族关系,媳妇不敢妄自定夺。”
    孟璋这是……又给她放了个权,巩固她的威信。
    她心下知道孟璋的用意,在他心里,有稳坐端王府正堂妻位置的也只有她有这个资格。
    但是这事儿,办好了是好,办不好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孟璋又说了一次。
    照她的行事准则,决定的事不说三遍,婉婉知道他确是有意将这事着意于她了,也便应了。
    王府里,司务处的一个小厮躬头哈脑的将新晋主子和丫鬟的名册资料簿递给了孟玉祥。
    他将册子甩在身旁的桌案上,一只手将它摊开。
    孟钏不在府里,他就乐的在府中宴客,不过这府上的丫头多少年了,也就都是那些人,别说他,就连他那些朋友,也都看的腻味了。
    听说这次来了新人,他可不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这些丫头数年如一日的,伺候一个主子。
    有什么意思?
    这回就叫她们瞧瞧新鲜。
    “她,这个,还有这个……”他侧脸对小厮道:“就这几个!”
    “这几位……可是,新晋主子的贴身丫鬟,要去请,恐怕还要王妃允准,下来批条……”
    批条还未说出口,头上已经挨了一巴掌。
    “小爷我这么重要的聚会,要她们来侍候一时半会儿的,还跟我要批条?你不说我不说,王母会知道么?”
    就算像他说的你不说,我也不说,你去要人,人家小主子总要知道,若是不放人,也不好办呀。
    小厮为难的想着,杵在原地不动。
    孟玉祥丢给他一个令牌:“就说我宴客要用人,用一日即还!”
    小厮得了令牌,脸色倒是没那么难看了,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的。
    但愿这次大贝子别作的太过火,否则要是被端王爷知道了,他十个脑袋,也不够垫底的。
    小厮将孟玉祥指出来的几人的名字用纸笔抄了一遍,吩咐了司衣房给她们准备新罗裳,就拿着名单去叫人了。
    敏罗,婉玲,流沙……清一色的都是新面孔。
    这次大贝子的晚宴,不知又要……
    流沙没在水里,靠在观清温泉边上,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说借她们去贝子院里侍奉来宾吗?
    怎么带她们先来泡起了温泉?
    婉玲和小苏她们嬉闹着,水花四溅,雾气缭绕。
    似乎一派轻松愉快的氛围。
    水岸上拖来挂衣架子,清一色上好的桃粉色罗绢裙。
    她有点隐隐不安。
    带她们去宴厅的,是一个没见过的侍卫。
    宴厅的位置曲折蜿蜒,她步履匆匆的跟着,小心翼翼的。
    和羲谣初来府上,逛园子的时候,倒没记得来过这里。
    越走越深,越深越静谧。
    直到园子那头的院里,传来嬉笑声,笙竹声。
    院厅里,四周皆是垂地的枣色帘子,避不见日。
    一个香肩半裸的女子,斜躺在孟玉祥怀中,旁边还有一个敬酒的,襟子已经褪去大半,两对半球赫然裸露,迎上他肆意游走揉捏的手。
    两侧的席地雅位上,景象比此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从侧帘处被带进去,惊下巴就要掉到地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