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训讲 阅读至0%

第7章 训讲

书名:锦谣 作者:十朵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23 07:14
    天色微亮,鸡鸣阵阵。
    流沙轻轻的掩上房门,弯腰拿起适才放在身侧的木桶,怀抱着往院外走,刚走到西厢房的时候,就见姜保微屋里的丫鬟婉玲也出来了。
    她紧走几步,赶在前面。
    婉玲没几步小跑着跟了上来。
    “这么巧呀,又遇见啦!”婉玲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一个月牙儿。
    “是啊,可不是巧嘛!”流沙看了她一眼,机械的回了个笑。
    那院里一个灶房,专供这些丫头婆子们为主子温水烧茶用。
    即使夏日早晨,天气也还是清冷的,那深井水寒凉,流沙习惯了为羲谣烧温热的水清面。
    北方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些精致的南方小女子了。
    昨日晚上,也是巧得很,整一日没见到人的院子,在灶房里遇到了同去烧水的婉玲。
    开始的时候,流沙还觉得甚为亲切。
    一个炉火一壶水,流沙先客气的道:“你先吧。”
    没想到那婉玲眯着月牙眼,也没推嚷,便开始倒水了:“唉吆,那怎么好意思的啦,还要叫你等刻把钟的!”边说着,边急急忙忙的转身走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功夫又提了一桶回来:“我呀,一桶拎不了,总是要分好几次的!”说着将桶放在灶边上,“我家主子爱干净的呀,隔一天要洗个澡的!”说着将两个桶拎着又急急忙忙出去了。
    结果她一桶接一桶的整整烧了半个时辰。
    流沙回去的时候,她家阿谣主子,早就倒头呼呼大睡了。
    丫的,你烧好几桶,就不能让姐姐先来?
    流沙想着昨晚的事儿,又加快了步子。
    今天殿下要去面见王妃,是个正式的场合,她得早些备好梳洗事宜,叫她稳稳得体的去松泰殿见堂姐还有一众妃妾。
    流沙嘴角撇上一抹笑,哼!
    你会小跑,姐姐也会!
    这回才不让你!
    边跑着,边还侧目余光扫她,却不想没注意脚下,忽然被个碎石不知什么的一个绊,摔了个五体伏地。
    头上唰的出现几道黑线。
    还说给殿下长气儿呢。
    自己怎么忽的变这么蠢了?
    石板地面,磕的她手肘那叫一阵疼,她支撑着起身,听见一阵疾步踏来的脚步声,约莫十几步就到了她跟前:“你没事吧?”一双葱嫩纤手搀住她的胳膊,将她拉起来。
    不是吧?婉玲会这么好啊!
    起来一看,原来是江南的丫鬟小莺。
    同是天涯等水人,这小姑娘倒是还讲些礼数的,昨晚等到了最后。
    婉玲嘴上不住的安慰,脸上的笑却好似写着“不是挺能跑的嘛,这回现了眼了吧”的表情。
    流沙不管,起来照旧赶着走。
    她拉着小莺,迅速的去了井边。
    管你呢,反正姐姐的目的就是不能落在你后边。
    “流沙,你怎么满身脏兮兮的!你看你的脸上?”羲谣摘下掖间的帕子,给她扑打着,问道。
    流沙愤愤的将盆置在架上,倒好水,试着温度,又转身去取锦帕。
    她不说话,羲谣更好奇,追着她问。
    “不小心跌了一跤!”流沙还是有些愤气不消,边递帕子边说道,“您先擦着,我出去换了衣服就来!”
    看着流沙比往常麻利了不少的动作,她愕然。
    跌了一跤?怎么像是换了人似的?
    “殿下,现在是辰时一刻,咱们这就过去,头一次在公开场合见面,去的太晚或者太早都不合适。”刘妈妈扶她起身,”昨天刘妈跟你说的那些,可都记下了?”
    “记下了!谣儿很聪明的!”她笑着说道,“问就说,不闻不要乱说,旁人说话要仔细听着,留意人家是怎么说的,回话要清楚,说话要得体......”
    她数着指头,背八字经似的晃着脑子说道。
    刘妈妈笑着摇摇头,“人家的姑娘十三岁,蛮有像个大人的样子,咱们家小公主,天天的还是孩子似的。”她给她整整碧簪,捋捋衣摆,“自小就没心事,马马虎虎的,这嫁人了,往后可要用点心了。”
    “记得啦!刘妈妈你都说好多遍啦!”她皱皱小鼻头,笑着扯着刘妈妈的袖子摇了摇。
    松泰殿是王府掌家大妇主持家事的地方,正厅内宽敞明亮,摆设讲究。
    堂中的落地香炉燃起了熏香,清雅的木香使人感到静气凝神。
    她来的时候,姜保微已经到了,还有两三人也已经落座。
    干什么都是抢的!流沙瞥了婉玲她们一眼,暗自嘀咕道。
    这时候还有几个位子空着,时辰也未到,坐在正位的婉婉正和姜保微说着话。
    “还住得惯吗?”婉婉微笑问道。
    “承蒙王妃关照周全,在这里住的还挺好的。”姜保微点头应道。
    “那就好,若是少了什么,有什么照顾不周的,不必客气,直接说就好。”
    “是,多谢王妃。”
    婉婉比她大十五岁,此时正是二十几岁的年纪,岁月丝毫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和她小时候印象中的她没什么两样,反而更显的淑雅端庄了。
    她这会儿正问候着姜保微,又问候适才坐下的江南,又与一位精妆细抹,坐在正侧位的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娘娘说话,她猜测这就应该是孟玔王爷的侧妃董式了,刘妈妈告诉过她的,王府的二把手呀,她暗自想。
    可是婉婉始终也没往她这儿瞄一眼。
    婉婉姐要冷落她了吗?
    除了进门时候,冲着她那个暖暖的笑之后,没下文了吗?
    “娘娘,时辰到了。”昨天去到她那里通禀的若翎,上前一步对婉婉提示道。
    “南瑾还未到,再稍等等吧。”
    “奴婢已经差人去迎了。”
    “嗯。”她点点头。
    “唉吆!不用迎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儿,还这么讲究啊,怕我不来不成?”宫南瑾摇着羽扇进来了,紫红色亮锦织绣对襟裙,摇曳生姿。
    对于这个宫式,羲谣也是初次见到,脸生的鹅蛋形,个子相比女子来说,是略显高挑的身形,自她往门口一站,就似乎是自带着几分霸气的气场。
    “呵呵,快坐吧!”婉婉没有多说什么,依然笑着示意身边的人引她入座。
    照例叮咛一番之后,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样子,婉婉请上了先生训讲。
    说是训诫,羲谣听了好半个时辰,听得也大都是女戒、四德之类的,看样子也只是些形式上的训教,无非还是那些遵夫循道的伦理纲常。
    宫南瑾手托着腮,此时又站起身来踱着小碎步出去了一趟。
    她平日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些枯燥的,老生常谈的东西,祭祀之日要讲,逢上个寿辰前几日也讲,就连府里来一次新人也要讲上一次,抓狂的是次次内容换汤不换药,都是那么些东西,亢长繁琐,一坐要好几个时辰,新人没听过听听也就罢了,她们这些听得耳朵长茧的,也要一起在这里靠着,不是纯粹浪费时间么。
    奈何府上传承的规矩,她也不敢轻易不遵。
    所以每次这种时候,王爷若是不在,她便就没事儿借口去喝水或是什么的,出门溜达一时半会儿的再进来,左右也不算是离开,也算是能守到结束,婉婉也不会与她计较。
    好不容易到了午时,训讲该结束了。
    宫南瑾笑意盎然:“几位妹妹远道而来,用过午膳便可去逛逛王府,咱们端王府不比大虞王府。”说着,她瞟向江南,依然笑着道:“但在这些属国里面,还算是好景致的。”
    江南笑颜舒展,道:“自是!自是!”连连表态,给人的感觉是,这里比她的母国好了不知多少去了,事实上她生在南疆,长在南疆,连大虞王府的影子也是见不到的。
    “她们既然来了,又受了训讲,也应当及时入宫觐见才是,哪有时间逛园子。”董其姝开口道。
    “唉吆,姐姐想得周到啊,妹妹我竟将这等大事都忘了,这府里大事小情的要是没有姐姐的安排呀,怕是月亮都不知该是不是该白天出来了呢。”宫式话里话外透着股酸腐。
    “好了,她们现下也不是进宫的时候,要入宫觐见,也得是王爷回来,行了正式的册封礼才可,眼下我看,就照南瑾的意思,去熟悉熟悉以后要生活的府园也好,正好你们也可以相互熟悉熟悉。”婉婉道。
    本来婉婉这话没有什么意思,也是照实就说了。
    叫董其姝和宫南瑾可就听出了第二层意思。
    宫南瑾掩鼻而笑。
    “是啊,咱们这些小妹,虽说年纪小,初来乍到的,但也算是明媒正封的王府妾侍,凡事啊,照着规矩来才是正道。”宫南瑾起身,照旧摇起了扇子,迈着宫腰抬脚便要走了。
    董其姝被这一番话激的脸是红一阵白一阵。
    在场的人里面,除了婉婉听得出来宫南瑾的意思,董其姝更是知道宫式话里话外影射的是什么。
    她青着脸,甩袖而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