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家里世代史官,在前朝时也在朝中任职,当时是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叛军直接打到了宫里”,他也没什么避讳地直说那些人是叛军,毕竟老徐家那时候还缩着可没出头的意思呢!
“宫中大乱,宫女太监携款潜逃,主子们也什么都顾不上,能保命就不错了”,他话音一转,“但我家先祖带着他记录的所有史册逃了出去,保了一条命,后宫中被那些人付之一炬,许多文字记载都没留下来,我家祖上带走的那些也算是唯一的记录了。”
知道王朝末年肯定是乱的,但是火烧皇宫,他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四周,好像也没有被火烧的痕迹啊!
像是看出了他是什么意思,余浦云接着解释,“当时皇宫是在金陵,后来咱们大晋跟在北方起兵,都城也就落在了这儿。”
徐永琚虽这件事完全没印象,不过历史上王朝更迭变更都城的太多了,就连正常发展中的王朝都会出现迁都的情况呢!
他也没再问别的只是道,“那马铃薯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年这马铃薯是有人出海后带回来的,因其产量确实远远高于水稻、小麦,所以前朝曾大力推广马铃薯,想要借机一举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前两年倒无碍,但是第三年种子多,基本上一国十之五六的耕地里都种了这马铃薯。本想着能大丰收,但谁也没想到快要收成的时候马铃薯的茎块儿上突然出现了霉斑,逐渐叶子上也长了。”
余浦云的声音沉重了起来,“一株感染一片,一片感染一村,那年马铃薯歉收了一半。”
要知道那一年全国至少一半的耕地都在种马铃薯,这造成的后果就是饥荒冒头了。
“当时前朝末年各地都有叛军,统治岌岌可危,这马铃薯就是当时皇帝的救命稻草,他不愿信也不敢信这东西会歉收。但为了稳定只能安排第二年改种别的作物。”
“但一方面因为良种少,另一方面因为基层官员人心不稳,政策也没落实下去,就这样第二年还有十之三四的耕地在继续种马铃薯。”也是没办法,百姓本就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在确定还要种马铃薯的情况下,谁会专门还留下良种?肯定都吃了啊!这样各地的种子还需要朝廷去富余的地方协调,所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一年南方本来种水稻的地方收成也不好,饥荒愈演愈烈,叛军迅速壮大,没几年哀帝自缢,前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