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军民一家亲 阅读至0%

第148章 军民一家亲

书名: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作者:馅饼大叔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5-01-02 11:46
    春节前后,刘弘毅忙得冒烟。
    赶在开学之前要完成的工作可不少。
    艾高峰和刘楚安提拔之后的第三天,谭德喜就带着576厂的技术团队,赶到了楚新县。
    他们是过来帮忙解决轻型摩托车制造技术难题的。
    原本可以不用这么急,但艾高峰和刘楚安都希望趁着边至诚还在楚州的时候,把这事当面谈妥。
    是的,沈贤同志确实有把楚州地区建成“试验田”的想法,边至诚也亲自来了楚州,并且大幅度调整了楚州的人事格局,帮艾高峰和刘楚安扫清障碍。
    但目前这个大环境,无论怎样谨慎小心都不算过分。
    军地合作搞民用产品开发,这种事,最好还是请省委第一书记做个见证人比较稳妥。
    不过刘弘毅比他俩多了个心眼子。
    他倒并不担心会犯方向性错误,改革开放的大势,是无可阻拦的。
    他主要是有些话想要提醒一下谭德喜和宋安华厂长。
    79年的南线战争以及之后的两山轮战,是刘弘毅记忆中,我国参与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热武器战争。2024年之后会不会打大仗他不清楚,最少到2024年时,是这样的。
    等战争结束后,许多修建在大山深处的军工企业,将面临着严重订单不足的局面。
    改革开放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军工企业在内。
    许多军工企业在转型生产民用产品时,都遇到过很大的难题。
    最著名的一个事例:某东北大型飞机制造公司,一度要靠生产缝纫机配件度日。他们的业务员出去推销那个小小的缝纫机配件时,遭到对方的无情嘲讽——你们搞飞机的大工厂,就只能生产这种破玩意?
    刘弘毅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境内的几个军工企业的转型工作,是他关注的重点。
    他也是因此才和谭德喜以及宋安华成为莫逆之交。
    当时他们三个为了576厂的转型,可是绞尽了脑汁,想过无数的办法,效果还都不是很理想。
    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起步晚了,在民用产品方面的技术积累不足。
    而那个时候的576厂,又正好面临着老技术人员大部退休,新生代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最困难局面,在民用产品的研发方面,先天不足。
    现在重来一次,刘弘毅怎能让自己的老师再为这个事情忧心如焚?
    和楚州地区合作研发轻便摩托车生产,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虽然在今后的数年之内,576厂会有比较充足的军工订单,这些民用产品的生产技术一时半会用不上,但这都是技术积累。
    只要形成了民用产品的研发体系,培养出一批相应的科研人才,576厂将来在转型的时候,就会比另一个时空轻松得多。
    “老师,宋厂长,明年我们576厂的生产任务,应该确定了吧?”
    “确定了。全力以赴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