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史鼐养娃记 阅读至0%

第168章 史鼐养娃记

书名: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作者:一盘肉炒茄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12-31 07:04
    保龄侯府,在如今的京城,堪称最为得意的家族。
    想当年太祖册封的四王八公十二侯,经百年得沧桑,大多已失其昔日辉煌,唯余空门楣,其爵位亦一降再降。
    且看贾家,堂堂国公府,如今仅两个一等将军撑持门面,且无半分实权,尽显衰败之态,令人唏嘘。
    然史家则大不同,非但牢牢保住祖上保龄侯的爵位,更出一忠靖侯,权势较往昔竟更盛几分。
    这忠靖侯的由来,亦有一番曲折。
    史湘云之父早逝,保龄侯的爵位遂落于二叔史鼐身上。
    至于三叔史鼎的忠靖侯爵位,细究起来,实乃于特殊境遇中所得。
    昔日太上皇在位,朝中风气奢靡至极,官员们为维持那奢华表象,纷纷向户部借银。
    此风日盛,几成公开之秘。
    太子为笼络人心,对官员借银之举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于背后助力,致借银于户部竟成向太子表忠心之途。
    史家于这波浊流中,亦未能独善其身,深陷复杂债务之困。
    彼时,为官者尽享荣华,肥得流油,可怜那底层士兵,因常年不得饷银,怨声载道。
    二皇子遂得良机。
    后风云变幻,太子殒命,太上皇禅位,二皇子登基为帝。
    新皇初登基,便立志整治朝纲,清查户部亏空之事乃首要之举。
    奈何借银者众且势大,新皇又需稳固朝堂,此事终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幸于这乱局之中,亦有史家这般忠厚之人。
    史家积极变卖家产,偿清债务,此举动令皇帝大悦,遂封白身的史鼎为忠靖侯。
    只是新皇初立,囊中羞涩,除爵位与些许象征的赏赐外,并无实在财物。
    如此一来,史鼎需自筹资金,以保新爵位的体面与排场。
    在此情形下,让本就不富裕的史家雪上加霜。
    幸而南安郡王有心与史家交好,将女儿许配于史鼎,嫁妆便是一座合乎规制的忠靖侯府,方解史鼎燃眉之急。
    史鼐、史鼎二人,本无望承袭爵位,却因命运眷顾,成此幸运之人。
    然福兮祸之所伏,烦恼亦随之而来。
    大户人家,向来精心培育嫡长子,其余子女多为散养。
    今史家情形特殊,兄弟二人皆需应对新局面,如何培育家族子弟,便成一大难题。
    尤以史鼐为甚,其兄亡故之时,他尚未成婚,面对尚在襁褓中的史湘云,一时竟不知所措。
    无奈之下,只得厚着脸皮将湘云送至贾府,求贾母代为照料。
    数年后,史鼐成婚,亦育有子嗣。
    夫妻二人于养育亲子过程中积累经验,方将湘云接回自家抚养。
    二人对兄长遗孤极为疼爱,只是因无育女之法,将湘云当作小子养育,竟养成她豁达、活泼好动、不拘小节的性情,真真是个有英气的大小姐。
    一日,南安太妃至史家做客,见湖中船上正与兄弟们嬉闹的湘云,笑着对史鼐言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