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蝗虫天灾,亦不过是陈牧棋 阅读至0%

第35章 蝗虫天灾,亦不过是陈牧棋

书名:三国:布衣谋士,开局被刘备出卖 作者:辉下神纹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7-24 17:37
    东阿。
    以雷厉手段,斩杀了五十个东阿名仕的陈牧,彻底令东阿士民胆寒。
    而在之后,陈牧又接连下达了几个严令。
    “令,各亭各乡,巡视境内,如遇蝗虫初生,设法扑捕,勿要尽绝,如是坐视致使滋漫为患者罪之,巡视不严者亦罪之!”
    “令,各亭各乡,每户圈养鸡鸭不得低于十数,违令者,不论贵贱,不论士民庶民,皆连坐问罪!”
    “令,各亭各乡,掘土除卵.....”
    “令,....”
    政令一出。
    有人认为陈牧小题大做,有人认为陈牧劳民伤财。
    尤其是士民之家,更是怨声不小。
    因为陈牧的连坐令,实际是在劫富济贫!
    普通人家,别说鸡鸭不得低于十数了,能养得起一只鸡或一只鸭,都算厉害的了。
    这个法令,是在让士民之家,主动将鸡鸭,分给周邻!
    不分?
    可以,连坐吧!
    至于不满政令,煽动闹事?
    陈牧刚杀了五十个名仕,磨刀霍霍向猪羊,谁敢在这个时候找不痛快?
    但东阿县内,亦有觉察到危机的。
    如今正值夏秋之际。
    天气干旱,蝗虫容易滋生。
    这要是真的出现蝗灾,那对东阿就是一场灾难了!
    蝗灾之下,不论士民庶民,不论尊卑贵贱,一视同仁!
    “先生,难道真的会有蝗灾吗?”
    曹昂对陈牧的政令,亦是不理解。
    陈牧目光微凛。
    过目不忘的记忆,脑中真书万卷藏。
    陈牧对兖州之战的各类文献记载,都很清晰。
    曹操跟吕布在濮阳大战,相聚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各自退兵。
    陈牧来东阿的时候,又遣人实地考察,判断蝗灾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从一开始。
    陈牧就在多手准备,不单单是在应对兖州士民的叛乱。
    这军政事务,亦不可能只有征战。
    天灾和人祸,往往是并存的!
    陈牧斩杀东阿名仕,的确坏了在士民之间的名声。
    但预知蝗灾,并提前预防,又会让陈牧再次扬名。
    陈牧向来都不会无的放矢。即便当初在平原郡得罪了一大批的世家豪族,亦是有保命之策的。
    只不过当时。
    陈牧没想到,竟然会动用管亥劫死牢营救这种最下策的策略。
    既然敢变法。
    陈牧自然有保命的算计。
    否则那就跟憨批没什么区别了,早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子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且不论蝗灾是否会真的出现,及时应对,亦是有好处的。”
    “我只是东阿守备,只能在东阿下达政令。”
    “你是明公嫡长子,我会以你的名义,传檄兖州各郡,应对可能出现的蝗灾!”
    陈牧思路很清晰。
    蝗灾是天灾,但天灾以是可以替曹营谋利的。
    曹昂疑惑道:“先生,且不说我名望不足,如今兖州各郡皆反,即便是父亲传檄,亦不可能相信檄文的。”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陈牧笃信而道:“他们可以不信檄文,但我们不能不传檄!”
    “明公趋兵斗吕布,这是以武力来剪除兖州反叛势力的私兵武装。”
    “而我让子脩你传檄各郡,这是以才智来力压各郡不服!”
    “试想,当蝗灾真的来临,只有鄄城、范县和东阿三郡,采取了应对措施,而兖州其余各郡,却都狂妄自大。”
    “这些士民之间,定然会滋生矛盾。”
    “所谓的士民联合,不战自溃,自行分化!”
    “这才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昂顿时醒悟,但很快又有了新的疑问:“先生,蝗灾自古以来,都是很难治理的;先生这治理蝗灾的方式,真的有效吗?万一无效,又该如何?”
    陈牧哈哈大笑:“仅凭东阿一县之地,又怎么可能真的治理这蝗灾?”
    “想治理蝗灾,必须是兖州各郡,同心协力,才有可能!”
    “倘若我早来兖州几个月,在冬晴未经雨雪之时,让明公下令各郡县搜寻虫卵,务必实力搜挖,并于挖尽处设一标志,以便交春寻看。春间看过无子,初夏仍当再看一次,以防遗漏。”
    “如此一来,才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蝗灾的出现。”
    “但如今时机太晚,我亦只能采取一些紧急措施。”
    “此举的目的,不是要治理蝗灾,而是要让兖州之民相信,唯有明公担任这兖州牧,各郡效力,才可以避免蝗灾的出现!”
    曹昂钦佩地道:“原来如此!先生之才,神鬼莫测!”
    陈牧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兖州士民皆反?
    呵呵!
    一群土鸡瓦犬罢了!
    蝗虫天灾,亦不过是我陈牧棋局一子!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