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景略这柄刀,我曹孟德会妥 阅读至0%

第32章 景略这柄刀,我曹孟德会妥

书名:三国:布衣谋士,开局被刘备出卖 作者:辉下神纹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7-24 17:37
    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都知道兖州士人会反。
    但谁也不曾料到,竟然会是张邈!
    “明公。”
    “兖州士人反叛,会涉及吕布,这让人始料未及。”
    “吕布是鸠虎,如不早破,后患无穷。”
    “张孟卓或许有苦衷,待明公击溃陈宫和吕布,可再寻张孟卓问个明白!”
    郭嘉凝声劝谏。
    即便是郭嘉。
    都未曾料到,兖州士人的反叛,会跟吕布扯关系。
    曹操兵精将猛,即便兖州士人真的反叛,其实危害也不大。
    但再加吕布,那就不一样了!
    对曹操而言。
    兖州士人即便反叛,麾下也多是一些乌合之众。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论是勇将、猛将、悍将、良将还是智将,都会影响征战胜负。
    兵马作战,不是街头斗殴。
    只要兵精就可以赢。
    如果没有将来率领,再厉害的兵,也只是一盘散沙。
    而如今。
    吕布加入了兖州士人的反叛,如同乌合之众有了主心骨,直接变成狼王和狼群了!
    荀攸亦劝道:“明公,势不可逆!如奉孝所言,待明公击破吕布,再寻张孟卓问个明白!”
    在郭嘉和荀攸的劝说下,曹操这才渐渐平复了情绪。
    “景略所言的引蛇出洞,我一直都以为,陈留和东郡,至少不会有人会反叛我。”
    “引的只是他郡县的蛇。”
    “但我没想到,竟然会是张孟卓!”
    “哎!”
    “看来是我设计杀边让,让陈留和东郡的士人都害怕了!”
    “景略定然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在之前对我的自信笑而不语。”
    “这引蛇出洞的计划,一开始针对的,就是陈留和东郡!”
    “只是不知,景略是否猜到了吕布。”
    “吕布这个变数,很可能会让这次引蛇出洞的计划,功亏一篑!”
    郭嘉凝声道:“明公,妄加猜测,于世无益,先按原定计划,回兖州平叛吧!”
    曹操点头:“那郯城的陶谦,如何处置?”
    郭嘉轻笑:“陶谦自有刘备收拾,明公别忘了,景略可是给刘备制定了整套图谋徐州的布计的。”
    “虽然刘备执行频频失误,但对于整个图谋徐州的计划而言,尚未真正伤筋动骨。”
    “我料刘备一定还有办法,图谋徐州。”
    “但陶谦经营徐州多年,都不是明公对手,刘备何德何能,又能在徐州翻云覆雨呢?”
    “没有景略,刘备在徐州,不过是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明公翻手之间,就能击败刘备!”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提议,当即不再迟疑,拔寨起行,挥师返回兖州。
    在途中。
    曹操又得到了来自于东阿的情报,又喜又忧。
    “景略在东阿设计,斩杀了想要奇袭东阿的薛兰和李封。”
    “但景略又趁机杀了东阿五十个名仕,罪名是私通叛贼。”
    这一下。
    郭嘉和荀攸都麻了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
    五十个东阿名仕,说杀就杀?
    这陈牧今后在士人之中,还会有什么好名声?
    “景略虽然行事果断,但斩杀五十个东阿名仕,过于偏激了。”
    “虽然这些名仕,大抵只是闻名东阿,但这定然会让景略背负害贤之名。”
    “这势必会让明公在平叛之后的安抚,遭遇阻碍。”
    “恐怕连文若都会指责陈牧了!”
    郭嘉长叹一声。
    不由自主的响起了平原郡世家豪族联合施压刘备的场景。
    陈牧,真够狠的啊!
    但曹操虽然忧,但却对陈牧没有责怪的意思。
    名仕又如何?
    既然通敌,按律就该问罪斩杀。
    律法,陈牧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差池。
    至于名声。
    曹操就更不在意了。
    位置不同,曹操想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景略虽然名声臭了,但如此一来,就不会结党营私。”
    “我虽然也对那些空谈的名仕不怎么喜欢,但又不得不重用这些名仕。”
    “否则文若等人,亦会寒心。”
    “但有景略这柄刀,只要妥善使用,足以除掉那一部分既想要窃据高位、又心怀二心的士人。”
    “不过,景略这柄刀,又不能磨得太锋利,否则太容易折断!”
    曹操心中思索,渐渐有了应对之策。
    另一边。
    陶谦听闻刘备战败,田楷和孔融又畏惧不敢跟曹操决战,心中本来是挺无助的。
    忽然间。
    探子回报,曹操不知道什么时候撤军了,惊得陶谦一愣一愣。
    “曹贼退兵了?”
    “莫非有诈?”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