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陈牧的毒计,把荀彧给吓坏了! 阅读至0%

第17章 陈牧的毒计,把荀彧给吓坏了!

书名:三国:布衣谋士,开局被刘备出卖 作者:辉下神纹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7-24 17:36
    “名仕空谈,大抵是皓首穷经之辈。”
    “若是盛世,尚可用学问,来安抚民生。”
    “但如今乱世,盗匪横行,明公以兵威,尚且不能震慑群贼!”
    “些许士民,如应劭之流,又何须在意呢?”
    “明公志在扫清寰宇,岂能受士民掣肘?”
    “陶谦劫杀老太公,触碰明公逆鳞,当此之时,若不趋兵攻打徐州,以报血仇,岂非让宵小之辈,都以为明公软弱可欺?”
    “此战,不仅要打,还得狠狠的打!”
    “杀鸡儆猴,震慑群雄!”
    陈牧言辞犀利。
    态度亦是非常的强硬。
    言语之间,对士民更是不屑一顾。
    同样是民,但士民跟庶民是不一样的。
    荀彧更是蹙眉:“陈牧,你初来乍到,我本不想驳斥你的言论,以免寒了贤士之心,让人误以为我荀彧嫉贤妒能。”
    “但你言语之间,对名仕、士民,都颇有嘲讽之意,我不得不多说一句。”
    “若无名仕、若无士民,这天下州郡,如何能稳定?”
    “明公虽然是兖州牧,但不是朝廷册封,而是兖州的名仕一致推举的。”
    “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名仕和士民,就如同水一般,可以推举明公担任兖州牧,亦可以推举他人,担任兖州牧。”
    “明公又岂能不在意?”
    陈牧哈哈大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什么时候这大汉的州牧,需要名仕来推举了?”
    “天子尚在长安,这大汉尚未消亡,莫非荀君以为,天子之令,已然无用了吗?”
    “倘若名仕就能随意推举和罢黜州牧,那这名仕,于天子而言,就是乱臣贼子!”
    “明公志在匡扶汉室,论迹不论心。”
    “今日东征陶谦,是报家仇,这是为人子,尽孝道。”
    “他人兖州若有名仕、士民趁机生乱,明公诛灭乱贼,这是为人臣,尽忠事!”
    “尽忠!尽孝!人臣人子本分,乱臣贼子的想法,明公又何须在意?”
    “倘若这些名仕,如蚊蝇缠绕,不耐其烦,明公再挥师长安,驱逐李傕、郭汜,迎奉天子,天下名仕,谁敢妄言?”
    陈牧一阵反驳。
    顿时满堂皆静。
    荀彧欲言又止,因为不论怎么辩驳,荀彧都反驳不了陈牧的核心观点。忠和孝!
    曹操东征徐州,是尽孝。
    诛杀妄言名仕,是尽忠。
    虽然有些诡辩的意思,但所谓的师出有名,本来就有诡辩的意思。
    陈牧不是在跟荀彧寻章摘句,讨论学问,而是在辩论曹操东征徐州之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名仕之乱危机!
    “迎奉天子,以令不臣!”
    “景略此策,令人茅塞顿开啊!”
    郭嘉抚掌大笑,化解荀彧的尴尬:“既然明公这兖州牧,不是天子册封,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天子册封!”
    “但我有一事不解,还请景略解惑!”
    “为何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我们不直接西进长安,迎奉天子呢?”
    陈牧看向曹操,得到曹操的眼神示意后,话锋一转:“高祖以关中为根据地,光武帝以河内为根据地,只有守住根本之地,才能进图天下,进退两便。”
    “兖州在黄河、济水、淮河和泗水之间,北有泰山之巅,西有蒙山之险。”
    “北接冀州,东北接壤青州,东接徐州,南接豫州,西接司隶。”
    “四战之地,又易守难攻,这是明公的关中和河内,是立业的根本!”
    “所以,兖州不能有太多的不安稳因素存在!”
    “西进长安,迎奉天子,这是一定要执行的,但不是现在要执行的!”
    陈牧扫了一眼紧蹙眉头的荀彧,道出了最关键的目的:
    “东征徐州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报明公私仇,更重要的目的,是引蛇出洞!”
    “让兖州不服明公的士民,集结在一起,反叛明公!”
    “明公以平叛之名,剪除兖州郡县的私兵武装,一战定兖州!”
    荀彧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完陈牧的计划,荀彧终于明白,为何平原郡世族豪强,会联合施压刘备,要刘备杀陈牧以明志了!
    陈牧当初,一定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要助刘备剪除平原郡不服刘备的士民,才替刘备招来祸事!
    荀彧吓了一跳,厉声喝道:
    “明公,断然不可冒险行计!”
    “陈牧,你是布衣出身,你根本不明白,激怒整个兖州士民的后果!”
    “那是会让整个兖州,都反叛明公的!”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