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心锚效应 阅读至0%

第66章 心锚效应

书名:康熙四十年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7-03 12:00
    康熙一时被问的有点蒙了,原来当皇帝竟然是一件这么辛苦的差事,我自己竟身在其中而不得知。
    胤禵见康熙的反应,发现事情有门儿,继续道:“皇阿玛,您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虽然物质条件相对要好一些,但是这些真的是您想要追求的吗?”
    从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康熙登基之前并没有被专门作为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在八岁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被推上了皇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小男孩一边开始要经历青春期的发育阶段,一遍跟着自己的奶奶学习怎么当皇帝。
    这个成长的历程可以说是非常畸形的,来自父母双方的亲情教育缺失,和奶奶的岁数差距又那么大,简单粗暴一点判断,康熙存在着严重的性格缺陷。
    这么多年的训练,使得康熙的许多行为演变成一种习惯。
    在孝庄文皇后的约数与教育下,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
    然后靠着朝局的发展,以及外部战争的推进,又往前推进了十四年。
    来到四十八岁这个年纪,即将步入青壮年的最后阶段,早就过了应该有逆反心理的时期。
    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是会顺着这股惯性,晃晃悠悠混到康熙六十一年,完美谢幕。
    而胤禵显然就是这个意外。
    一个对皇权没有太多敬畏的人,显然会给康熙带来不小的冲击。
    无需刻意,日常言谈之中自然会出现许多直指本心表达。
    当然,处在这个位置上,一般也没人会问,你当皇帝是不是出自本心这种问题。
    胤禵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康熙的内心深处,建立一个稳定持久的心锚。
    以后但凡涉及到自己做的事情,康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又不想当皇帝,有些事情就随他去吧。
    紧接着就会意识到,这小子不想当皇帝就是因为这是个苦差事。
    建立了这种标准的条件反射之后,对胤禵而言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作出这样的选择,胤禵的内心也是经历过一段挣扎的。
    你要说不用吧,这么直接有效的办法,确实太可惜了,而且对于康熙本人而言没什么坏处。
    要说用吧,有点过意不去自己心里的关键点。
    这样上不了台面的手段,难免会有心理负担。
    就好像虽然你知道眼前要处决的是一名罪大恶极的死刑犯,但是真要到了需要你下手结束他生命的时候,依旧会给自己的心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现在的死刑,一般都取消了之前常用的枪毙,而是改用动静较小的注射死刑。
    在推药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三人同时执行。
    其中一人注射的药物是真正的死刑用药,另外两人注射的是安慰剂。
    至于真正的死刑用药和安慰剂的具体分布,向行刑三人保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三人的心理负担,给每个人一个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合理的推诿空间。
    最后咬咬牙,胤禵还是用了这个法子。建立心锚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被重复的过程,并且要把握对心理冲击的认知。
    一般情绪波动大,重复次数多,有效性和持续性就会更有保证。
    注意到康熙还在沉思,胤禵见好就收,这次的效果已经达到了,过犹不及。
    立刻转移话题道:“儿臣的目标就是想多赚点银子,孝敬皇阿玛和母妃,其他别无所求。”
    “这次赚到的银子,儿臣准备一部分投入轨道建设中,一部分投入四大恒筹建一家能够汇通天下的票号。”
    “以后所有的生意,儿臣准备都以内务府的名义分四成孝敬皇阿玛。”
    康熙一听有银子分,一时间也先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果然喜欢银子这种事情,即使没有通过基因遗传来表达,也会很快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虽然作为皇帝,康熙也不太好意思计较到底有多少银子,但是还是没忍住好奇,问了一句:“这四成大概有多少银子?”
    胤禵答道:“目前的现银是一千二百万两左右,当然这里面还有些细账没有来得及清算。”
    康熙故作平静道:“这么大笔银子拿出来就不心疼?”
    胤禵微笑道:“这有什么心疼的,银子嘛,就是用来花的。孝敬一下长辈也是应该的。”
    随后继续补充道:“不过皇阿玛,现在只能给您股份,银子一时还有用,等再赚了银子才能给您分红。”
    康熙开怀的点了点头,道:“你有这份儿孝心就好,银子拿去用,不够的话再从内务府支点。”
    这次的事情还是让康熙感到十分惊喜的,一方面是没想到之前不过给出了百八十万两银子,拿来给自己这个儿子练练手,没想到还有回头钱,而且投资回报率这么高。
    另一方面是,自己其他几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每次更多的是惦记着从自己这划拉点什么,但是一到需要表现的时候,功利性就异常明显。
    这人就怕对比。
    当然胤禵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噼里啪啦的。
    只不过是心底无私,也就占据了上风。
    这部分股份肯定是要送给康熙的,拿不到皇帝的支持许多事情确实没法开展。
    如果康熙只是名义上收下,对于胤禵自然没有什么损失。
    即便是从实质上收下,这部分的股份肯定还是要挂在内务府,胤禵本人在内务府兼职,相当于实质上也没什么损失。
    不过就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在合作上,胤禵始终坚信,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是最坚固的同盟。
    满蒙八旗选择了将自己的核心利益和爱新觉罗家族捆绑,清朝建立之后,开始逐笔收到投资回报。
    文武百官选择了,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开始获得了官职和特权。
    胤禵的选择是,推动更多的人,占据了人口比例最大的那部分人,形成一个新的阶级,并与之深刻绑定。
    建立一个最大的同盟,浩浩荡荡,一往无前。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