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比赛喝酒 阅读至0%

第18章 比赛喝酒

书名:二码头惊魂 作者:西山宅客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6-04 08:41
    邱玥单位,来了一位新同事。
    光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聂玉如。
    聂玉如也是泾河市一中毕业的。是邱玥和程雯雯的学妹,比两人低一届。
    看到笑脸如花的聂玉如,邱玥不由得想起程雯雯。
    因为,当年程雯雯报考的,也是光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可惜落榜了。
    聂玉如尚未正式分配,只是实习。等七月份,办理就职手续。
    教科所总共八九个人。
    年纪都比较大了,邱玥是最年轻的一个。
    现在,聂玉如来了。替代邱玥,理应成为最年轻的一个。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聂玉如居然与邱玥同岁,比邱玥还大两个月。邱玥仍然是教科所年纪最小的小妹妹。
    邱玥不解,问:“这是为什么?”
    聂玉如解释:“因为,我高三没考上,复读了一年。”
    原来,聂玉如和邱玥、程雯雯,高中同届,同校,不同班。
    当年,在泾河市一中校园里,邱玥与聂玉如有过照面。但是,不清楚她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
    聂玉如性格开朗,老少和三班。
    很快与邱玥打成一片,成了邱玥死党,跟屁虫。
    邱玥下乡调研,聂玉如是百分之百的黄金搭档。
    走到哪,跟到哪。
    即便没分到同一组,聂玉如也会央求着,调剂到邱玥这一组。
    邱玥打量着聂玉如的身形背影,忍不住,愕然失神了几秒钟。
    聂玉如和程雯雯一样,身材矮小。身高不到一米五五。
    不同的是,程雯雯长发飘飘,聂玉如短发齐耳。
    看得聂玉如恐惧起来:“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盯着我啊?”
    “不是。”
    邱玥解释:“你的脸型,身材,很像我同学程雯雯。”
    “我知道。你和程雯雯是同班同学。”
    “你对程雯雯有印象?”
    “不认识!哪天介绍我认识认识?”
    “她失踪了。”
    邱玥眯起伤感的眼神,继续收拾调研材料,想要拂去心中的沉重。
    “我听说了,她是塑料厂职工。”
    邱玥惊奇地再次盯着聂玉如。你这话说的,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聂玉如开始八卦:“听说,她是在回二码头的路上,失踪的?”
    “不知道,不能确定。”
    邱玥问:“你还听说了些什么?”
    “说她男朋友脚踩两只船,喜新厌旧,将程雯雯给害了。”
    说这句话时,聂玉如眼睛,勇敢地迎着邱玥犀利如刀的眼神。
    邱玥索性替她把话说完整。
    “与闺蜜合谋,将女同事给害了。是不是?”
    聂玉如赶紧辩解:“这话不是我说的!很多人在议论。我可没有怀疑你!”
    “我发誓!我绝对相信你。你绝对不是那样恶毒的女人。”
    过了一天,教科所正式开展暑假前最后一次调研。
    每两个人一组。
    邱玥与聂如玉分在同一组,负责板门、洞下、石坡三个片区。
    冯玉如是个话唠。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非常活跃,挺会说笑话,十足的开心果。邱玥也乐意带着她。
    午饭安排在洞下县。
    席间,聂玉如与县教研室主任,比赛说笑话。
    谁输了,罚谁的酒。
    在座的其他人是评委。必须原创,必须是没有听过的新段子。
    从主任开始,说了第一个。
    不料,副主任嚷嚷起来:“这个不算!这个是柴美丽的原创。”
    邱玥一听到“柴美丽”三个字,立刻来了兴趣。
    “你们认识柴美丽?”
    席上所有人,不约而同,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说的,可是泾河市塑料厂的柴美丽?”
    “是的,就是她。”
    “哈哈哈哈!”
    “有什么好笑的吗?”
    有人接过话茬:“柴美丽是我们县笑话界名人。”
    柴美丽娘家在洞下县。几年前,柴美丽是乡中心小学代课老师。
    邱玥不解:“看你们神情,笑得这么暧昧。给人感觉,好像是个笑话啊!”
    “也不是笑话,柴美丽比较会说荤段子。”
    “酒席上聊天,无论什么事,什么人,她都能往钻洞那方面扯。”
    最有名的一次,市里领导下乡检查工作。乡里将波涛汹涌的柴美丽安排上桌,陪领导喝酒。
    柴美丽在酒桌上,与领导斗口才,比赛说段子。
    结果,柴美丽超常发挥,将领导整醉了,一战成名。
    “所以,就在全县出名了。”
    说话的人,一脸不屑。还有点酸不溜秋。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柴美丽进了泾河市塑料厂,当了中层管理。
    端上了铁饭碗。
    但是,据邱玥观察,除了波涛汹涌,令人格外印象深刻之外,柴美丽的嘴上功夫,似乎并没有那么损。
    “那个车祸,出的有点蹊跷。”
    这句无头无尾的话,在座众人,只有邱玥和聂玉如,听不懂。
    邱玥好奇地问:“谁出车祸了?”
    “柴美丽老公。”
    “听说,是刹车失灵。”
    邱玥问:“她老公在哪里出了车祸?”
    “回我们县的路上。”
    “怎么回事?”
    坐在邱玥对面的一个女的,主动介绍起柴美丽。
    柴美丽刚进塑料厂那年,回乡看望父母,坐着厂里的车来的。
    邱玥惊呼:“是不是那台老掉牙的黄包车?”
    “正是!”
    当时,黄包车上,除了柴美丽,还有她老公。
    她老公是乡政府干部,到市里办事。坐老婆单位的顺路车,一并回乡里。
    途中,在一个缓坡边,停了一次车。
    柴美丽和司机都下车方便。她老公坐在后排,没下去。
    柴美丽也是坐在后排。下车时,没关车门,敞着的。
    不知怎么搞的,车子突然不受控制,往坡下移动。因道路坑坑洼洼,两边摇摆。
    柴美丽老公胆子小。犹豫之际,错过了跳车良机。
    坡道不陡,稍微有点倾斜而已。车却越走越快,非常颠簸。
    结果,黄包车被两棵树,堵住了。
    柴美丽老公被甩出车门,掉进了沟里。沟里全是石头。
    车没啥大事。柴美丽老公的脑袋,砸在一块大石头上。
    复又被滚落下去的另一块石头,二次砸中脑袋。
    死了。
    死相很惨。
    “很多人觉得,其中有蹊跷。”
    听到这里,主任忙出言制止:“这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没有证据,不要乱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