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帖木儿帝国 阅读至0%

第133章 帖木儿帝国

书名:我在大明签到的日子 作者:焱森殇璃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30 03:33
    秦方书写的书籍中,明确的记载着这些动物的存在。
    但随着新入学的学子越来越多,不相信的也越来越多,但这一次郑和的到来,却是让他们相信,秦方真的是神。
    秦方申请格物学府的学子,可以入皇家动物园观看的资格。
    但朱棣却不同意,原因是人多眼杂,容易产生混乱。没办法,秦方只好给他自己的船队布置任务,让船队给自己抓一个动物园回来。
    关于长颈鹿一事,秦方不曾发声。
    他要说什么?难不成他非要告诉明朝的人,这不是麒麟,而是长颈鹿?
    这有什么用呢?能够让秦方得到实在的好处?还是说能够让他的名气更大一些?
    秦方什么都得不到,故而秦方什么话也不说。
    任由郑和吹嘘这头麒麟是如何的神勇,为了捕捉这一头麒麟耗费了多大的力气云云。
    秦方孤身一人,寻找姚光孝喝酒。
    “大师,你的寿元还剩下三年,好好珍惜。”
    这是秦方见到姚光孝的第一句话。
    姚光孝也不恼怒,而是面带微笑,双手合十。
    “感谢秦相士告知!看样子,你已经将袁珙的相士一道,摸索的七七八八。”
    秦方给姚光孝倒了一杯酒,却又担忧他不能喝,无奈只能温一杯茶。
    姚光孝也不制止。茶与酒,他都能喝。
    “大师,以茶代酒。”
    秦方端起酒杯,一杯一杯的喝着。
    恍惚间,一瓶酒下肚,一壶茶下腹。
    “大师,您留步。”
    秦方走了。
    他跟姚光孝什么都不曾说,但却感觉什么都说了。
    姚光孝望着秦方离去的背影,叹息一声。
    这大明,他看不懂。
    他相信,朱棣也看不懂了。
    朱高炽?更是看不懂。
    这大明的未来,好像只有秦方能够把握住。
    姚光孝返回屋内,开始禅定。
    秦方远远的望着神机营。这昔日里大明最强大的部队,被拆解的仅剩下三千人。但这三千人,每日里却不曾懈怠,而是更加努力的训练。
    国家好战则亡,但忘战必危。
    国公府可训练常备的守卫,但秦方的忠国公府内,却无任何的守卫。最起码明面上无任何的守卫。但如若有人想要强入国公府的话,即会知道忠国公府是多么的可怕。
    这座黑暗的忠国公府,如同是无底深渊,会吞噬掉任何的生命。
    秦方想要去新大明,跟朱高煦好好的喝一顿,好好的帮他规划一番新大明。
    秦方奏折递上去,但却被朱棣驳回。
    朱棣不允许。哪怕是秦方的家人都留在大明,朱棣也不允许。
    郑和拜访忠国公,跟秦方喝了一顿大酒。
    秦方的观点是打下海外的土地,开始移民,控制住马六甲海峡,扩大大明的土地;但郑和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要做的,仅仅是宣扬大明的强大。
    这顿酒!喝的很不开心。
    郑和离去,秦方推翻了桌案。
    这是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对外界传递而出的消息。
    但谁也不知,郑和带走了忠国公府足足三船的琉璃,九船的轻工业用品;而郑和呢,也留下了百万黄金。
    这是做样子给朱棣看,免得朱棣起了疑心。
    随着禁海条令的解除,朱棣隐隐有些不安,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他的心中又一次萌生出禁海的想法。
    这也是情有可原,老年的帝王,总会做一些昏庸的决定。
    全天下的权利!掌握在一人手中,这在秦方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
    秦方最近在未雨绸缪,他在思考帖木儿帝国的事情。
    帖木儿帝国十分的强大,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个中、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
    从1380年开始,帖木儿帝国先后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
    1389~1395年,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伯克尔等城市,统治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
    1398年进攻图格鲁克王朝首都德里,屠杀战俘约10万人,统治北印度。曾经打败蒙古帝国西征大军的埃及马布留克王朝因为拒绝与帖木儿帝国结盟,
    1400年帖木儿率兵进攻叙利亚。苏丹法赖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的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帖木儿的目的是想把分封的蒙古各汗国再度统一起来,为此还北上攻打金帐汗国。
    不料撒马尔罕爆发了异族的叛乱,把他的算盘打破了。
    这时候帖木儿意识到蒙古各汗国对他的威胁不如其他异族大,因此他掉转矛头往其他国家去,首先自然是把叛乱镇压下去,撒马尔罕又遭受了一遍彻底屠杀,以后在进攻印度的时候他也保持了屠杀的政策,打下德里,他的军队所过之处和以前的蒙古军队并无二致。
    1368年明朝建立后把元廷赶出了中原,对西亚的帖木儿帝国要求按元例进贡。
    帖木儿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到1388年起才开始遣使进贡。
    虽然在官方信件中帖木儿自称是“臣“,但他想的绝对不是奉中土为宗主,相反,通过使节他在不断了解明朝的情况和国力。
    1396年,帖木儿撕下脸皮,把外国使节给扣了,这其中包括中国和土耳其两个大国的。1398年他攻打印度,占领北部一些地区。
    1399年开始远征小亚细亚。他决定先把背后的土耳其给击败,然后腾出手去进攻明国。
    土耳其被打败之后帖木儿从探子那里不断了解明国的情况,大体得到的信息是明国的军队动员能力在110万,而且战斗力不低,城市众多,但有完善的城墙防御体系保护,不易强攻。
    帖木儿帝国要打这样的国家确实不太容易,像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细做准备,开始动员顷国之兵准备东征。
    史书载其动用的军队达130万,实际上真正的主力战斗部队也就70到100万左右,其他为后勤,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以帖木儿帝国尚不太稳定的经济供应看风险比以往的冒险要高。
    如果不能立刻击溃明军主力获得大量补给,持久战是有问题的。
    明朝方面,虽然内乱导致国力有所损失,但军队因战乱战斗力得以保持,仍然不失为军事强国。1404年11月帖木儿挥军往东,时明朱棣夺取帝位不久,内部反对者相当多。
    但是,1405年2月18日帖木儿在行军途中病亡,大军未与明军发生大规模交战即停止了东征。
    帖木儿帝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的阶段,这种时候,最适合横插一脚,浑水摸鱼。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