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偶遇李景隆 阅读至0%

第94章 偶遇李景隆

书名: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 作者:砂糖橘无敌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8 21:47
    王度与吴风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如实禀报,主要是北平这里闹得太大了。
    李老三十月入京,王度与吴风接到圣旨,到达北平的时候,已是十一月底。
    今年的冬天,十月份都会有几百人被冻死,更何况是现在。
    吴风与王度到达北平时,路边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具具冰冻的死尸。
    保守估计这些灾民的死亡数量高达两千人。
    这件事闹得实在太大,王度和吴风两人都应付不过来,所以只能让上级处理了。
    黄子澄的死活,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唯一让他们担心的,就是皇太孙日后的报复。
    他们夹在朱元璋,朱棣,朱允炆三个人中间,他们唯一能做的,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好在现在北平府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燕王府的财产也被归还给了燕王府,由燕王府的大和尚来处理。
    而西山村的那些幸存的村民,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四山村居住,开始了他们的挖矿工作。
    在燕王府的帮助下,村民们的性命已经得到了保证,不需要多久应该就可以继续开采煤炭
    。吴风、王度等人将这边发生的事情都写进奏折之后,然后快马送往京师。
    燕王府。
    老僧与一位少年对坐。
    不是别人,正是朱棣的三儿子朱高燧。
    由于朱元璋把燕王妃和世子都召回了京城,所以朱棣就把朱高燧留下了,以防万一。
    朱高燧脸庞稚嫩,但是眼神却是有着超出同龄人的稳重,只见他轻声问道
    “大师,黄子澄的人在北平,他的人都已经被杀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要把铁矿也给收回来?”
    高燧啊,此时不急,矿石太显眼了,留着只会害了我们。
    老和尚眼帘低垂,脸上有着许多皱纹。
    这段时间,朱棣被朱元璋软禁,燕王府在北平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如果不是老和尚苦苦支撑,北平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好在燕王府大部分基业,都是完好无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
    这一切,都是这位老僧一手策划的。
    “还好白先生的高炉效率很高,我们海外的铁料还够用,不用担心没有材料打造兵器了,李三的儿子安顿好了么”
    朱高燧应了一声。
    已经在村子里找到了一户人家,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了他们。
    “大师,李老三真的回不来了吗?“
    很显然,李老三告御状,并不是巧合,实际上是老和尚在后面安排的。
    为此,甚至害死了西山村近两千名村民。
    可这一切,都是老和尚一手策划的,他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就连燕王都不知道,因为,老和尚的目的,就是在人群中散播一个告御状的消息。
    于是,西山村的村民们开始自发地推举李老三入京。毕竟,李老三是唯一一个去过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京中的人,还见过圣上。
    老和尚没有再做任何事情,只是看着事态的发展,确保李老三能平安回京。
    一切都顺理成章,老和尚运筹帷幄,只是代价就是付出了两千五百条人命。
    做大事的人,从来都不会斤斤计较!
    老和尚默念了一声佛号,而后将目光看向南方,嘴中喃喃道: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秋风。
    “王爷,您该回来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棣就醒了过来。
    从这一天开始,朱棣每天都要在京中执勤,虽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朱棣也不敢违抗。
    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京营的军士们便让朱棣进入了军营,看来朱元璋早就让人通知了京城的军营。
    否则的话,别说是朱棣,就连朱允炆也不能擅闯京城大营。
    朱棣跟着一位将士,迅速的朝着京营的演武场走去。
    这是一座巨大的校场,朱棣也被这座校场上的士兵数量吓了一跳。
    这是一个占地极为广阔,无比庞大的校场,因为在这里聚集着整个大明最为精锐的士卒,原营丑军。京城大营是朱元璋聚集了大明最为精锐的士卒,纳入京城,拱卫京师。
    京城内外加起来周围边缘地区,足足有五十万精锐,隶属于五大军团管辖。
    朱棣看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飞沙走石,气势如虹。
    朱棣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人生,征战沙场,所向披靡,而不是在泉林中虚度光阴。
    正当朱棣忆着往日辉煌的时候,朱棣的耳畔,却是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燕王,您来此,所为何事?“……”
    朱棣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仪容俊朗,气宇轩昂的青年,当真是翩翩佳公子,君子世无双,
    “景隆,你怎么在这里?”“……”
    朱棣惊呼一声,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个人,正是李景隆,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靖难战神。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容貌当真是俊美到了极点,任谁看了都会为之着迷。
    李景隆听了朱棣的问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开口道:
    在下乃曹国公,京营左都督,每日自然要来这里。
    你呢,皇上不是把你关起来了么?怎么会在这里?“……”
    朱棣和李景隆从小一起长大,李景隆的辈分虽然比朱棣要小一些,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感情。
    李景隆之父李文忠,曹国公,李文忠,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十三岁来投奔朱元璋,十九岁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攻打城池之时,李文忠更是有先登之功。于是朱元璋非常器重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不但收养为义子,还在开国之初,就册封了李文忠为曹国公。
    朱元璋的第一人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李文忠,曹国公,统领天下兵马,由此可见,李文忠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李文忠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立下了大功,至徐达之后,辅佐朱元璋打下了半个天下。
    李文忠和朱元璋关系很好,李景隆从小就经常出入皇宫,久而久之,李景隆就和朱棣成为了至交好友。
    不过后来,朱棣去了北平,成为了燕王,李景隆也子承父业,继承了曹国公之位,成为了京营的左都督。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