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同意老四出海 阅读至0%

第44章 同意老四出海

书名: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 作者:砂糖橘无敌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8 21:46
    不过,正当朱元璋准备下圣旨回绝朱棣时,朱允炆急了,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朱允炆连忙道:
    “孙儿认为,皇爷爷应该支持四叔出海。”
    “现在运河被堵了,想要从南到北都很难。”
    “如果不能打通南北,那孙儿以后就得招兵买马,开凿水渠了。”
    朱允炆没有说太多,不过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南北的通道,必须要解决。
    要是朱元璋那个年代不能解决,等朱允炆自己当皇帝了,就自己来处理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百姓干活,然后开凿水渠,这样就可以从北到南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怒目而视,死死的瞪着朱允炆。
    朱允炆目光坦然,毫不掩饰地与朱元璋对视。
    事实上,朝中的几位大臣,都对朱元璋说,这条运河是要整修的。
    不过,就像前朝那些建议修筑黄河的大臣们,他们未必是好心,也有可能是别有用心。
    朱元璋二话不说,直接发配他去云南,永世不见。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说什么运河的事了。
    不过当着朱元璋的面,却不能当着朱允炆的面说出来。
    黄子澄早就跟朱允炆商量好了,他当上皇帝后,就有一条运河要修。
    所以,朱允炆对运河的修复,格外的重视。
    这一次,他借着这个机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显得很自然,这也是朱允炆一直以来的想法。
    朱元璋观察了一阵,朱允炆神色如常,心中了然,朱允炆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事实上,这条运河是他为朱标立下的功劳,可惜朱标死得太快了。
    但是他的年纪也大了,没有能力继续修建运河了。
    如果在运河修建的过程中,他突然去世,那么,他招募的数十万人,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朱元璋可不想这样。
    可朱允炆一说,这条运河到底是好是坏,朱元璋心里也没底。
    朱允炆比起朱标来,还是太小了,朱元璋可不想让朱允炆这么快就完成他的大业。
    不过,朱元璋看着朱允炆那张固执的脸,也明白,如果没有正当的借口,他是不可能阻止朱允炆建运河的。
    思来想去,朱元璋又想起了朱棣的航海计划。
    朱元璋仔细回想了一下朱棣的奏章,朱棣似乎对这次出海很有信心。
    这倒是让朱元璋有点意外,要知道朱棣一生征战沙场,何时对水战这么有自信了?
    难道说,朱棣的手下,还有一个精通水战的高手?
    朱元璋回忆着锦衣卫的折子,又回忆了一下朱棣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朱元璋想到了白先生。
    会不会是白先生搞的鬼?
    朱元璋想起了白先生跟朱棣在一起之后,朱棣就一直在找他的麻烦。
    思来想去,朱元璋还是决定试探一下这位白先生。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朱允炆,见他依旧是那副恭敬而固执的样子,便淡淡一笑,道:
    “行了,别掘了。”
    “那就让你四叔试试吧。”
    朱允炆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真的吗?”
    朱元璋只当朱允炆是在为天下苍生着想,朱元璋见他一心为民,也就放心了。
    不管怎么说,有这样一个为天下苍生着想的接班人,大明的子民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有让百姓生活的更好,才不会有什么动乱,老朱家的江山才会永远昌盛。
    朱元璋对朱允炆说了一句:
    “让你四叔出海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一点,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您尽管开口,不要说一个,就算是十个,一百个,孙儿也愿意。”
    朱允炆很是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了却一桩心事了,这让他如何不喜?
    “我们要说的,可是关系到我们朱家江山的大事,你一定要记住!”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一脸无所谓的模样,不由得提高了声音。
    果不其然,朱允炆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
    “皇爷爷但说无妨,孙儿一定谨记在心。”
    “日后你登基,十年之内,不能削藩,不能修运河,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记住,知道吗?”
    “是!”
    这番谈话,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允炆,都是比较满意的。
    朱元璋又一次告诫朱允炆,不要徐不躁,这样才能国泰民安,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做法还是很满意的。
    朱允炆此时正得意于自己坑了朱棣一把,根本就没有想过朱棣会想不开,想要出海。
    二人欢天喜地的分开了,却不知道,朱棣此时的心情,却是无比的愉悦!
    密云的北平。
    “白先生真是太厉害了!”
    密云之中,一座无人的大山之下,朱棣哈哈大笑。
    朱高煦,老僧,白初三人,都站在朱棣的身边。
    这才过年没多久,一行人便按照白初的指示,前往密云县。
    当然,他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走的很低调,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秘密的旅行。
    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铁矿石,两天后,所有的铁矿石都被消耗一空。
    如果铁的问题还得不到解决,那铁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白初没办法,只好和朱棣一起去了密云。
    他们去密云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那里有大量的铁矿石,是一种品质极佳的铁矿石。
    朱棣听说这附近有一座铁矿,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然后,经过专门的勘测队伍,仅仅一天时间,就已经发现了那座铁矿。
    即便是粗略的估计,朱棣也被吓了一跳。
    根据探察队的说法,这片区域内蕴藏着大量的铁矿石,足有数千万斤之多。
    但他也只是观察了一天,根据矿脉的面积,做出了一个大概的判断,并不准确。
    至于真正的矿藏,估计还不止于此。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旁边的老僧、朱高煦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毕竟,这么一座巨大的矿脉,如果用来锻造铠甲和武器,足以装备数十万大军。
    只有白初神色平静,他还记得这里曾经有过上亿吨的铁矿石,而且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上好的铁矿石。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