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万人马?! 阅读至0%

第38章 一万人马?!

书名:大明:从蛇进化到护国神兽 作者:砂糖橘无敌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8 21:46
    朱允炆跟朱元璋一起用过晚膳,便离开了皇宫,回到了东宫。
    等到朱允炆走后,朱元璋将朱棣的奏折取了出来,看了一遍,然后在奏折上写道:
    皇家炭业。
    这句话,就意味着从此定下了煤炭的名字,也定下了煤炭的归属。
    既然是皇室,那就说明,这些煤炭,并不属于朱棣或者朝廷,而是属于朱元璋,甚至以后也是属于自己的孙儿朱允炆。
    虽说朱允炆说要把一半留给朱棣,但朱元璋哪会真把这么多钱留给朱棣?
    朱元璋虽然疼子孙,但也要看对谁。
    朱元璋对朱标视如己出,尽心尽力地栽培他,就是想让自己的长子,在自己死后,将大明发扬光大。
    然后,就轮到了朱允炆。
    俗话说“爱屋及乌”,朱允炆是朱标的大儿子,又是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朱允炆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接下来,才轮到了另外几个儿子。
    朱棣虽然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但藩王毕竟是老朱家的旁系,主脉永远是朱标一脉。
    主次要分清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这一点,朱元璋也是雄才大略之辈,很清楚这点。
    因此,适时的压制,也是为了让燕王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免他生出什么非分之想,如此,才能防止皇族内斗。
    朱元璋留下了七成的煤炭利润,然后安排人去了一趟北平,管理煤矿的账目,防止朱棣贪污。
    当然,这一次朱元璋让朱高熙,也一起返回了北平。
    朱棣主动上交了七成的煤炭收入,这让朱元璋很是感动,也让朱元璋对朱棣刮目相看,觉得他是个好孩子。
    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
    这一天,不管是平民,还是文武百官,都在翘首以盼,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每年的春节,都是华夏人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他们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买菜,吃东西,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北平的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老有少,有小孩,都在这一日走到街上,用攒下的钱,去买年货。
    稍微富裕一点的,都会添置一些新衣,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作为新年的礼物。
    这一年,穷苦人家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光是烧炭的费用,就省下了不少的银两。
    更何况,燕王府还许诺,今后的煤价,最多也不过五文钱一斤,弄得北平府的百姓,都对燕王感激万分。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块燕王的牌位,还有一尊龙神的神像。
    百姓们都在期待着新年的到来,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而白初等人,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北平府。
    除夕之夜,朱棣将所有人都叫了过来,准备开一次年终大会。
    能有资格参加年终总结的,自然是寥寥无几。
    朱棣的三个儿子,一个是白初,一个是老和尚,一个是尚燕王妃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
    不过,三子朱高燧毕竟年幼,所以朱棣也就没让他参加。
    在朱棣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一间密室中,所有人都在进行着这场叛乱后的第一次年终总结。
    “年关将至,辛苦一年,各位辛苦了。”
    “这一届最大的改变,就是白先生加入我们,让我们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白先生来了以后,我们的生活就好多了,特别是煤的销售,这一年,我们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一年了。”
    “王妃,你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年赚了多少银子?让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燕王妃狠狠的瞪了朱棣一眼,然后拿出一本册子,开始清点账目。
    “这半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土地上的赋税,一共有八万石,也就是四万两银子。”
    “再加上藩王的俸禄,一共有五万两银子。”
    “但这些银子,都被他用在了赈灾和王府的开销上,一分都没剩下。”
    “还有一些,是卖煤的钱,从十月开始卖,到现在,已经赚了四十万两。”
    “可是,我们已经用掉了十万两银子,来支付雇工和伙计们的工钱。”
    “另外,再加上买马、骡马,还有招兵买马,做生意,总共花费了二十五万两。”
    “只有不到五万两银子,还得买更多的铁器,用来做炉子。”
    “过了年,若要将七成的税收上交朝廷,恐怕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王爷还是省着点用吧,否则,我们一家人又要挨饿了。”
    徐妙云清点完之后,大家都是一脸懵逼。
    今年的煤市,明显是一片红火,可最后却只有不到五万两的银两,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朱棣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徐妙云,不可置信的问道:
    “郡主,你确定?这银子怎么花的这么快呢?”
    徐妙云对着朱棣翻了个白眼,然后瞪着老和尚,一脸不爽地说道:
    “这件事情得问问这位老和尚才知道。”
    “他说这些钱,全都是他给花没的,还说全都是为了王爷的大业!”
    朱棣顿时瞪大眼睛,想听听他的解释。
    可是,当这位老僧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的时候,朱棣却是浑身一震。
    王府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这位老僧身上。
    而那老僧,则是一脸的平静,仿佛在沉睡,闭着眼睛,不为外物所动。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什么高僧呢。
    朱棣大吼一声:
    “老和尚,别装了,我知道你也听见了。”
    “快告诉我,你花了那么多银子到底什么用的?”
    老僧停下了手中的念珠,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赫然。
    “王爷,我只是想要完成您的大计,所以,我动用了那么多的钱。”
    “老衲不过是替王爷购置了数千匹马、骡,安置在西山,又征召了一万兵马,为王爷运煤,一路往北。”
    说着,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
    “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的事情,就交给贫僧了。”
    朱棣一听,顿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两只眼睛都直了。
    几千匹马?一万人?
    这些人都是朱棣的私兵,但是明面上,朱棣已经有自己的亲卫了,足足有上万人。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