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朱元璋:真正勤政的还得是老章! 阅读至0%

第92章 朱元璋:真正勤政的还得是老章!

书名: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作者:枫渡清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8 12:16
    朱元璋因而颇有失落之感,他没想到这些文士幕僚这么快就要抛弃他,攀高枝而去。
    李梦庚在看见朱元璋后,倒是主动上前,向朱元璋拱手一拜:“总管!”
    这一声“总管”,让朱元璋更是一愣。
    但朱元璋随后还是也回了一礼。
    任知恭这里,也向朱元璋抱拳,笑道:
    “大帅正等着公子呢,要与公子商议称王的事呢。”
    “称王?”
    朱元璋听后不由得一惊,面色一沉,急忙放下内心里的失落,疾步上了台阶。
    朱元璋这里走后,李梦庚才对任知恭低声说:
    “公昔日来信不是说,这位郭大帅见识浅陋,急功近利吗?”
    “怎么,今日会识透郭景祥此人,劝他等待招安的真正心思?害的我,也差点性命不保,不得不改变说法,也不敢再劝阻他郭子兴停止清丈,停止收奢侈税。”
    “这个怪我,我实在是没来得及提醒你们,也怪你们,你们来的太急!”
    任知恭无奈叹气说了起来。
    李梦庚瞅了一眼等着见郭子兴的许多文臣幕僚,说道:“这不是怕来晚了,让章诚、李善长他们抢了先嘛。”
    “咦!”
    “这两人倒是没在,难道他们都这么不积极吗?”
    李梦庚颇为惊讶。
    “章诚早就婉拒了,没有伱们表现的那么急。”
    “至于李善长,根本就还没来,估计是在等郭子兴主动上门去请。”
    任知恭说道。
    李梦庚点了点头,道:“且不提他们,说说眼下,他郭子兴怎么就跟你之前信里说的不一样?”
    “那是因为,他郭子兴来滁州时,与朱元璋单独聊了很久!”
    任知恭神色凝重地回道。
    李梦庚听后一惊:“很久?”
    “没错!”
    “不过,我也没想到,他朱元璋真的会出来迎接郭子兴,以至于,他朱元璋让郭子兴对他好感大增,在他面前说话的分量也大增,我往日在其左右毁言之功白用了!”
    任知恭说着就有些沮丧起来,说:“还害得郭公因此没了脑袋。”
    “这个朱元璋的确不简单!”
    “我们都轻视他了!”
    李梦庚听后也说了一句。
    “而且此人肯定有更大的志向,他求的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王位,否则,他不会主动出城,主动请郭子兴来!”
    李梦庚接着又说了起来。
    任知恭点首:“所以,他才听了那个章先生的,清丈田亩,凌迟忠良之臣,还把我任家也抄家分田了是吧?”
    李梦庚颔首:“正是,无论怎样讲,此人都不能留着!”
    “我知道!”
    “只是现在没有机会,郭子兴此人虽器量狭小,但素来也重情重义,起兵前就好结交天下豪杰的他,也颇有识人之能!”
    “何况,他朱元璋这一招以退为进,让郭子兴对他朱元璋的猜疑又大减,我们要想除掉他,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还得再想办法。”
    任知恭说到这里切齿起来:“一想到此人给咱送信来说,有勾结胡元的奸贼冒认咱亲戚,而故杀之,保全咱声名,而相信咱不可能跟胡元之奸贼有勾结的话,我就恨不能生食此人!”
    “他这分明是装傻,故意不成熟,任谦德真是咱族亲!”
    李梦庚听后点首。
    接着,李梦庚就安慰起任知恭来:“放心,我观郭子兴此人颇有野心,故还是有可为的。”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不愁他郭子兴不欲除他朱元璋!”
    “何况,素来这一山就不能容二虎,他郭子兴想称王,那总得除掉威胁他王位的人吧。”
    李梦庚笑着了起来,且又道:“我们要利用郭子兴想称王这个心思!我去准备些宜称王的祥瑞,到时候,你抽机会让他知道这些祥瑞!”
    任知恭点头:“此计高明!让他郭子兴以及郭家其他人都相信,他们郭氏称王,是得天命的!”
    李梦庚阴笑道:“不只如此,到时候,制造出天命在郭的祥瑞,就算朱元璋自己的人也好收买些!”
    “说的没错!”
    且说朱元璋这里,在来见郭子兴时,先见到了郭天叙和郭天爵二人。
    郭天叙和郭天爵等见到朱元璋也没有多冷待,也还是向朱元璋打了打招呼,而笑着说:“父帅在里面呢。”
    毕竟作为都见过世面的人,郭子兴的儿子们都不会直接把矛盾表现在明面处,即便看在其父亲的面子上,也得在明面上与朱元璋和睦相处。
    何况,朱元璋素来对郭家人也很礼敬,他二人也犯不着在明面上跟朱元璋摆脸色。
    而朱元璋这里也笑着对两位说道:“今日有事急着父帅,改日再请两位兄弟吃酒?”
    郭天叙和郭天爵皆笑着点头。
    然后,朱元璋就见到了郭子兴:“父帅!”
    “元璋来啦!”
    “正好,为父要给你商量称王的事,还有征辟章先生的事。”
    “那位章先生说你跟他有什么聘书,要你跟他解聘后,才能说聘他的事。”
    郭子兴见朱元璋出现后就笑着说了起来。
    朱元璋听后颇为意外,随后笑道:“这个章先生,果然是跟别人不一样!”
    接着,朱元璋就道:“父帅,章先生那里,咱会去说,但这称王的事,还请父帅暂缓一缓?”
    “缓一缓?”
    郭子兴听后面色肃然。
    朱元璋注意到了郭子兴脸上的不快,但还是咬牙忙道:
    “父帅容禀,这个时候称王,会让滁州成为众矢之的的,也会成为元兵着重围剿的对象!”
    “因为对于元廷官僚而言,灭一贼王,可以报的功劳也能更大,再则,只怕其他想称王的义军也会不再容忍我们存在!”
    “你这么怕元兵,还造什么反?!”
    郭子兴则突然厉声问了朱元璋这么一句。
    朱元璋忙拱手道:“父帅,元璋不是怕,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元璋是为父帅的千秋大业着想啊!”
    郭子兴听到“千秋大业”四字,神色从容了些。
    郭子兴能成为义军豪杰,也是其原因的,至少,他不是刚愎自用之辈,对别人的提议也能分得清利弊,没有那么糊涂。
    而朱元璋这里又道:“如章先生所言,这个时候就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强,广积粮,缓称王。”
    郭子兴嘟囔了一句,就问道:“你的意思是,现在我们实力不强,还不宜称王?”
    “是的,父帅!”
    朱元璋回道。
    郭子兴沉吟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郭子兴才说道:“这个章先生倒是跟别人不同,见地也跟别人不同,虽然没那么恭顺。”
    “父帅!或许不是章先生更优秀,而是章先生待我们更赤诚!”
    朱元璋这时提醒了郭子兴一句。
    郭子兴听朱元璋这么说,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而不禁颔首:“有理!那个姓李的还是不老实啊!”
    说着。
    郭子兴就对朱元璋笑说道:“到底是你元璋啊,我没看错你,你在识人方面是有几分本事的,比我那几个亲生的儿子强!”
    “父帅过奖!”
    “论识人,谁能及父帅您呢。”
    朱元璋回答道。
    郭子兴听后颇为受用,便道:“你先下去和那位章先生谈一谈,这称王的事,父帅就听他章先生,暂时不称王,咱先去看看你在滁州练的兵马。”
    “是,父帅!”
    朱元璋接下来就来找章诚了。
    而一想到章诚没有直接答应郭子兴的招徕,入郭子兴的幕,而是让郭子兴来问自己,朱元璋心里莫名的感觉很高兴。
    他是故意把章诚很有才干的事,告知给郭子兴的。
    因为,朱元璋知道章诚的才干是瞒不住的。
    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还不如把什么都告知给郭子兴,这样既能让郭子兴对自己去疑,也能看看郭子兴会不会急于抢走自己身边的人,更能避免章诚对自己不满,怪自己没在郭子兴面前肯定他,又能试探章诚是不是见高枝就想攀枝的人。
    总之。
    一举四得。
    朱元璋从家人大部分饿死,自己被迫去皇觉寺后,就为了生存不得不养成了察言观色、试探他人认识他人的习惯。
    他总是会,本能地想去了解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无论是比他尊的人还是比他卑的人。
    所以,朱元璋也很想进一步了解章诚。
    何况,真正了解一个人是成功对付和控制一个人的前提。
    虽然朱元璋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他的经验告诉他,他需要时刻去揣摩每一个人。
    而章诚没有急于投向郭子兴,让朱元璋心里本能的对章诚更加高看了些,甚至还有些感动和愧疚。
    感动的是,章诚没有像李梦庚那些人一样,立即弃自己而去。
    愧疚的是,他出城迎接郭子兴连章诚都没告诉,也没跟他商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俨然也有在逼迫章诚接受自己要让出滁州城给郭子兴决定的意思。
    可讲道理,滁州城能打下来,章诚是有大功的,而滁州城能变成兴盛起来,章诚也是出了大力的,另外,章诚还是他的第一幕僚。
    所以,朱元璋让出滁州城,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连章诚也瞒着,而跟章诚也不商量,这或多或少,的确是有些不尊重自己谋臣的意思,也有独断专行的意思。
    章诚即便因此投了郭子兴,朱元璋甚至都没有任何理由埋怨。
    因为章诚完全可以说是朱元璋非明主,处事不谨慎,待士不礼。
    所以,这让朱元璋怎么能没有些愧意。
    但朱元璋就是这么个果决的人,他一旦拿定了某个主意,是会果断去做的,而不会顾虑太多。
    只是现在事后,朱元璋才会有些愧意。
    不过,也因为如此,朱元璋其实对李梦庚等投靠郭子兴也没有多怨恨,只是有些失落。
    所以,历史上李梦庚等在转投郭子兴后,他后面还是依旧重用了李梦庚。
    另外,历史上,郭子兴要招李善长,朱元璋也没有阻止,甚至还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对于章诚没有直接转投郭子兴,是感动的,且愧意也更浓烈了些。
    所以,朱元璋在打听得章诚在知州衙门,而来到知州衙门时,竟有些不敢见到章诚。
    而当朱元璋见到章诚还在认真写文书时,更是不好意思起来,也就踟蹰在门外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才一咬牙走了进来,故意批评道:
    “这一个个怎么回事,大早上的,都偷懒了不成,就只章先生一人早早的来办公,其他人都死哪儿去了?!”
    “平时,咱见他们挺勤勉的,敢情都是装的?!”
    “善长、国用兄弟他们怎么也是这样!”
    朱元璋说后就笑嘻嘻地对章诚说:“真就还只是章先生勤政,遇再大的变动,也不废公务!”
    大佬们除夕夜吃好喝好啊!看完,有票的记得赏一张月票啊!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