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分封诸人 阅读至0%

第60章 分封诸人

书名: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作者:骑了个猪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3 11:56
    待程昱回来后,王山又和程昱商量了一会儿。
    怎么也要尊重一下自己大管家的意见。
    待二人商议完毕,众人也纷纷到来,依次坐下。
    王山便开始开口任命。
    程昱为王山副手,兼辽东太守。
    田畴为辽东郡郡丞。
    裴元绍为辽东郡都尉。
    戏志才为真番郡太守,督高句丽诸事,继续向南扩张。
    公孙度为临屯郡太守。
    阳仪为乐浪郡太守。
    柳毅为玄菟郡太守。
    金正月为高句丽都督,统兵三万,守戏志才节制,统领高句丽军事。
    于禁为金正月副手。
    另在安东将军下面设几营,由王山直接管理。
    金正月、高顺、赵云、太史慈、裴元绍都升为杂号校尉。
    辽东骑兵营,统率赵云,副手田畴,一万人。
    陷阵营,统率高顺,副手周仓,五千人。
    步兵营,统率太史慈,副手管亥,一万五千人。
    神机营,统率马钧,三千人。
    亲卫队,统率金正星,二百人。
    王山说定了军队的计划,一共六万人。
    相当于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
    这负担虽然比后面三国时期负担轻一点,但是现在来说还是比较重的。
    但是王山还得为了两年以后做准备。
    王山颁布命令后,让程昱写表给朝廷呈上去。
    诸人纷纷大惊,这下子又有事忙了。
    待众人退下后。
    刘可无事可做,便约田畴一起巡察东阳。
    田畴领命,到了外面,他直接请罪道:“主公,属下无能,未能劝说叔父加入辽东!”
    这还是王山后来才知道的,原来田氏在冀州还有一支,最优秀的那个人竟然叫田丰!
    这个是袁绍手下知名的谋士,与程昱也不逞多让!
    此人正是田畴的远房叔父,于是王山便让田畴写信试试,看看能不能招揽过来。
    王山理了理,此人现在应该还没出仕,兴许是辽东太艰苦了。
    “他去了哪里?”
    “叔父如今还在巨鹿闲置,他说我们家有两个在辽东的了,不需要他了。”
    田畴道。
    这是世家子弟一贯的作风,他们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但是一定要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兴盛。
    举个典型的例子吧。
    诸葛亮大家都认识吧,蜀汉丞相,他有一个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上班,又有一个小弟诸葛诞在曹操那里打卡。
    就是这么神奇。
    诸葛家族一分为三,不管谁输谁赢,朝堂上都会有诸葛家族的身影。
    有才就是这么任性。
    现在田丰也要走这条路了。
    “人各有志。”
    王山道。
    “请主公责罚!”
    田畴道。
    看来他还是不放心啊,也对,这个坎过不去,他担心自己永远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子泰,你太小看我了。
    天下英才这么多,在哪任职都是为大汉效力。”
    王山道。
    田畴也放下心来,陪着王山游览。
    程昱特地通知了身在军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营的金正星,让他保护好王山。
    所以王山带着田畴一边走一边闲聊,金正星带着几十个好手分散开暗中保护。
    现在的襄平县,给王山的印象就是狭窄!甚至有些肮脏。
    可以肯定的是,程昱之前肯定安排了清扫,这些是应对上面检查的小套路。
    “吩咐下去,城内的卫生一定要注意,起了瘟疫没人能够负责!”
    有专门记录的文官点头称是。
    附近的商业很繁荣,但是很多商家没有店铺,只能摆摊。
    如此一来,襄平更拥堵了。
    这还不是赶集日。
    程昱设定五天一次的赶集日,更是人山人海。
    王山打算成立城池管理了。
    第三点就是“水荒”,每个井口都排满了长队。
    明明襄平靠近大河!
    水利工程跟不上人口的发展了。
    ……
    王山一路点出不足,记录官都满头大汗了。
    田畴则是钦佩地看着王山,没想到主公对政务的认知也这么高。
    到了城外,王山终于能透一口气了,还是漫山遍野的庄稼看得比较舒心。
    “这才是百姓的根本啊!”
    王山感叹。
    “主公言之有理。”
    田畴道。
    一路上田畴都很少说话,全都是附和,王山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问道:“子泰有何教我?”
    田畴犹豫了一下,知道躲不过去,道:“辽东虽好,但是格局太小了。
    主公现为安东将军,何不请朝廷换一块地盘?”
    这是大实话。
    王山回到襄平后,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来。
    程昱或许明白,但是辽东是他的心血,他舍不得离开。
    说句不好听的话,离开了辽东,程昱的功绩将大打折扣。
    赵云也明白,不过他跟着王山的时间比较长,知道他比较重情义,轻易不会离开,也就懒得说。
    不管怎么说,辽东到底还是偏安一偶,哪有在中原呼风唤雨痛快。
    田畴对辽东没什么感情,所以提出了最符合王山利益的建议。
    “中原虽好,不是吾乡啊。
    而且,我就是要把辽东发展好!这就是一个试点。
    把一个小郡发展成为天下大城,这代表了什么?
    子泰有考虑过吗?”
    王山反问道。
    治理天下的能力!
    田畴心神一震。
    没人要的流民,我要了!然后流民都活了下来,有了田地!
    流民肯定会感激,各地的百姓也会羡慕,
    这就是民心所向。
    不给好处,人家为什么投靠你?
    田畴终于明白:
    辽东,正好是主公的起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自己竟然建议主公离开辽东放弃这个梦想,真是可笑。
    王山到城外溜达了很久,拜访了很多村庄,他们对于现在的生活都非常满意。
    到了中午,他们也只是吃了一点包子就继续前行。
    刘可这是要在一天之内就把襄平转完,而田畴也没有喊累,一路陪伴。
    当田畴看到百姓的热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主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叔父,你错了!
    为什么你就不能到东阳来看看再做决定呢?
    二人正转着,只听得后面有马蹄声。
    只见裴元绍领着几人到了王山近前。
    “主公,属下想起一事,特向主公禀告。”
    王山不禁有些好奇,赶紧问道:“何事?”
    “属下王山青州与辽东之间运人时,因船中杂乱,生了瘟疫,幸亏遇到一位神医。”
    “哦?”
    王山顿时大喜。
    “此人叫什么名字,现在何处?”
    “此人说名叫华佗,属下苦苦相求才来辽东,现在在北丰县坐诊。”
    “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赶紧请来,不,你先派人看住了,明天我亲自去请,不,咱们现在就出发!”
    王山使劲拍着裴元绍的肩膀说道。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