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大明百姓的震撼,宋大人终于当王爷了 阅读至0%

第1377章 大明百姓的震撼,宋大人终于当王爷了

书名: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0:52
    宋隐知道贺晓和宋城等人,也算是依附自己。
    忍不住替他们谋划,当即告诫,“我说的那些西红柿等作物,你们多费心思,不能怠慢。”
    “如果能把西红柿引进大明,又是大功一件。”
    “虽然不可能再晋升,但有此大功,也能给皇上长脸,关键是造福百姓。”
    “那时,皇上赏赐肯定少不了。”
    闻言,贺晓眼睛一亮,不停点头。
    “王爷放心,我回去后,就加派人手寻找。”
    “只要海外真的有西红柿,就一定能找到。”
    “嗯!”
    宋隐淡淡点头,“因为玉米功劳,你们能够封爵,我也封王。”
    “如此一来,大明勋爵和官员,肯定更加关注海外粮食作物。”
    “如果那些作物被他人先一步找到,那就跟你们没关系了。”
    听此,贺晓心头一惊,连忙应下。
    “多谢王爷提醒。”
    “你明白个中利弊就好。”
    宋隐没有多说什么。
    至于宋城等四人,虽然很是好奇西红柿为何物,倒也没有贺晓那么上心。
    这是匠人的底气。
    无论是谁找到新型作物,基本上都需要由他们来培育。
    该有的功劳,少不了他们。
    随后,他们又跟宋隐聊了一会,才告辞离开。
    虽说他们已经是大明勋爵,可是在宋隐面前,仍然觉得拘谨。
    第二日。
    永乐王府牌匾制作好了,在黄春光带领下,仔细小心地挂了上去。
    同时,宋府左右两座宅院地契,也由亦失哈亲自带来,给了宋隐。
    对于拨给宋隐的两卫,宋隐仔细跟黄春光交代。
    “皇上拨了两卫给永乐王府,一卫镇守宋岛,另一卫以你现有兵力为基础,进行补充。”
    “我升你为王府千户,你可愿意?”
    “多谢王爷,末将当然愿意。”
    黄春光真心感谢。
    “至于你手下那些人,你看着有能力者都给升一级。”
    “日后,我再找机会,让你们再往上升。”
    “多谢王爷!”
    黄春光更加惊喜。
    看着之前一起的那些燕卫,在神机营或是别的卫所,几乎都升官了,他怎么不急。
    想不到,他没有战功,也晋升了。
    随后,宋隐召集府里忠心的老人过来。
    他可以一直不开府,可是王府的规矩,总得有所上升。
    不出几日,宋府改头换面。
    另外一封封信函,以及新的报刊,传遍大明。
    现在,整个大明无人不知,宋隐因为引进玉米之社稷大功,封为异姓王。
    而且就连带回玉米的商贾贺晓,也被封为子爵。
    至于培育玉米有功的四名匠人,也晋封子爵。
    皇上和朝廷,竟然如此的看重玉米?!
    想着,大明百姓震惊的同时,忍不住蠢蠢欲动。
    “如果我们也能从海外引进新的福瑞粮食,是不是也能封王,或者是封侯?”
    “想得美,宋大人是何许人,你又是何许人?”
    “说得也是。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
    “只要给我一个子爵,我就美死了。”
    “得了吧,一条小河都能呛死你,还想去海外找福瑞之粮?”
    “这种福瑞之物,只能是勋爵和商贾才有机会发现。”
    “这啥世道?”
    “你有粮没饿死,还得感激皇上和永乐郡王,你就知足吧!”
    与此同时。
    宋隐原身的祖籍白沙县,一片欢天喜地。
    宋隐这一脉仅存他一人,但不影响宋氏族人笑得合不拢嘴。
    无论如何,宋氏子弟,有人已是大明郡王。
    整个白沙县,都是永乐王府的封地。
    宋氏家族,简直一飞冲天。
    他们这些宋氏族人,甚至亲戚,都跟着鸡犬升天,一跃成为大明勋爵之家。
    “陈知府到!”
    “黄县令到!”
    “戴指挥使到!”
    “洪家到!”
    “……”
    当地甚至周边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带着礼物前来贺喜。
    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走个场子,至少是无人敢明面上打宋家麻烦。
    与此同时。
    贺家祖籍,也同样热闹非凡。
    贺家竟然从商贾之家,直接飞跃到大明勋爵。
    祖坟冒青烟了啊!
    就在大明子弟都在关注大明新晋升的异姓王和子爵,各种嫉妒羡慕恨时。
    进京的一众藩王,带着他们年终奖,开始返回各自封地。
    气候,也渐渐暖和起来。
    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溪水,水位渐渐上涨。
    大明百姓见状,都很高兴。
    “看这光景,今年不会再干旱了。”
    “去年干旱,指不定今年雨水多。”
    “如果现在,就能种上玉米,那就好了。”
    “今年,肯定是丰收年。”
    “别啰唆了,赶紧多捡些干柴回来,今年早点春耕。”
    “黄老伯恨不得现在就春耕啊!”
    “哈哈!”
    “你们这些小子,少胡说八道,常言道,大灾后,就是大疫。”
    “虽说不知道今年如何,可谁知老天爷心思,谁又知道今年会如何?”
    “村子里那些青壮年小伙子跟着太子修马路,去年有粮过冬,终于捱过来了。”
    “可那是皇上和太子殿下,对北方百姓的照顾。”
    “今年没有大旱,南方小伙子自然也争抢着给太子殿下修马路,好事不能全轮到我们北方人。”
    “这个……”
    这话令村里老少,都沉默下来。
    他们虽说很不愿意接受现实。
    可是,必定会如此。
    突然,有人听到数声咔嚓声响。
    随即顺着声源方向,一旁的溪流看了过去。
    顿时,人人瞪大眼睛,高声尖叫起来。
    “哪来那么多冰块?”
    “这么大冰块哪来的?”
    村里老小都直觉溪流不对劲。
    “怪哉,溪流里哪来如此多冰块?”
    一名村民惊骇地询问。
    却见平素里极其淡定的黄老伯,此刻神色大变,眸中闪过惊恐之色。
    “黄老伯?”
    “不好,发水灾了!”
    黄老伯突然大急,朝着身边男丁狂喊,“你们速速通知村民,特别是小孩,全都远离水面,不得靠近。”
    “黄老伯,发生何事了?”
    一位名叫二牛的男人,满脸惊讶地询问。
    黄老伯神色凝重,“以咱的经验来看,这么早出现大冰块,今年或许会有水灾。”
    “即便没有成灾,水位也肯定猛涨。”
    “水灾?可是今年就下了场雨量不大的春雨,而且都过去一个月了,怎么还会有水灾?”
    一些村民,都满脸困惑!
    “你们懂什么?”
    黄老伯瞪着那些年轻人一眼,气得吹胡子瞪眼。
    “咱骗你们干什么?”
    “黄老伯别气,咱这就去通知村民。”
    几名年轻人连忙向村里跑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