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朱棣:好大孙再忍忍,以后都有的吃 阅读至0%

第1358章 朱棣:好大孙再忍忍,以后都有的吃

书名: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0:51
    宋隐带着徐妙云和朵颜塔娜一家子,迎接这队专门为吃玉米而来的皇室家眷。
    见礼后,皇后就目光如炬地看着宋隐。
    她早就想尝尝,让朱棣和朱高炽念念不忘的玉米,到底是如何美味?
    自然,也想瞧瞧,宋隐让人远渡海外带回的玉米,长什么样子?
    宋隐自然得先把他们带去后花园,见识一下。
    “这就是玉米?”
    看到玉米,皇后一脸惊奇。
    朱瞻基同样一脸惊讶。
    “没错。”
    不等宋隐介绍,朱棣已经开口,“妹子,你瞧这些玉米都长进植株里,还如此大个,产量定然不低。”
    “只需要用热水把玉米煮上一盏茶即可食用。”
    “煮出来的玉米非常香甜。”
    朱棣说着,向宋隐看了过去。
    “宋师,能不能给咱妹子和大孙等,也尝尝玉米?”
    “那是自然。”
    宋隐带着黄春光,走进玉米地里。
    这段时间,成熟的玉米更多了。
    因而,片刻黄春光怀里就抱满了玉米。
    “宋师果然豪爽。”
    朱棣很是满意。
    皇后见了轻声笑了笑,“劳烦宋大人了。”
    “娘娘别客气,我寻找玉米,就是为了吃,你们稍等片刻,我让厨子煮玉米。”
    “好。”
    皇后笑着点头,当下看向徐妙云,“妹子,带我去看看你们那两小子。”
    “娘娘请。”
    皇后跟徐妙云和朵颜塔娜,早就很熟悉。
    “那我们去大堂等着。”
    宋隐招呼着朱棣和朱高炽前往大堂。
    到了大堂坐下后,朱棣直接询问,“宋师,咱听闻已经有劣绅开始打压商贾?”
    宋隐微愣,很快反应过来,想来是贺晓做了什么手脚。
    当即解释,“我也只是猜测。”
    朱棣声音阴冷,“他们真敢动手,咱还省事了,正好把躲在洞里的老鼠一网打尽。”
    宋隐思忖片刻,才开口,“或许有可能,隐藏的贼子骗了一些官员。”
    “也有可能。”
    朱棣轻轻颔首,没有否决。
    “不过,他们既然敢做,就会有蛛丝马迹,抓住他们也快了。”
    “梁平这段时间,又揪出十多名贪官,抄了一百多户劣绅的家。”
    “抄出的粮食,足以缓解北方受灾灾民。”
    “还有交趾及老三他们从海外运回的粮食,北方大旱不足为虑。”
    宋隐点了点头,“国富民强是最好的状况。”
    “国富民强!”
    闻言,朱棣和朱高炽都眼睛一亮。
    “宋师所言极是。”
    “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大明才会越来越繁荣。”
    闲聊间,孙怡端着冒着热气的玉米过来了。
    清香四溢。
    让头一回闻到如此香味的朱高炽,顿时食指大动。
    好在。
    朱高炽完成不需要有所尴尬。
    因为,宋隐和朱棣两人,都抓起一根玉米,还不忘给了朱瞻基一根,就啃了起来。
    见状,朱高炽直接把矜持抛到脑后。
    抓起一根玉米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直接上嘴。
    香甜!
    细嫩!
    朱高炽越吃,眼睛越亮。
    片刻。
    几人手中玉米,就啃食一空。
    “皇爷爷,我还要吃。”
    朱瞻基目光盯着啃得一粒一剩下的玉米棒子,一脸不舍。
    朱棣连忙安慰,“好大孙再忍忍,半年后,咱让你每日都有得吃。”
    “多谢皇爷爷。”
    朱瞻基顿时大喜。
    他甚至还不知道半年有多久。
    同一时间,后院。
    皇后吃完玉米后,也是连连赞叹。
    “宋大人真不愧是大明贤臣,如此美味之物,宋大人竟然都找得到。”
    徐妙云听了满心欢喜,“皇后娘娘过奖了,等会儿娘娘回宫时,我让人给娘娘准备一些玉米带回宫。”
    “不用。”
    皇后直接摇头,“宫中人员众多,玉米不多,带回宫反而有麻烦。”
    “那么,请皇后常上府来品尝。”
    徐妙云没有执意劝说。
    ……
    随着迎来初雪,大明入冬了。
    被朱棣派往各州府办案的梁平,终于回京。
    大明官员,终于感觉能正常呼吸了。
    锦衣卫那些鹰犬,终于消停了。
    可是,此刻南昌府,却有几个大的士绅,一脸忧郁。
    他们行事如此小心谨慎,怎么锦衣卫还能找到蛛丝马迹。
    “符公,您之前跟宋大人有旧,当年还起了心思差点成为亲家。”
    “虽说,最终没有没成。”
    “可是,现在我们都面临着抄家危险,或许宋大人还能救上一救。”
    “是啊,符公,我们几人虽说朝中也有些人脉。”
    “可这时,人人都避之不及,都生怕被我们连累。”
    “现在皇上正宠信宋大人,海商会也听他的。”
    “符公,我们几家从前元繁衍至今,如此殷实农业,不能毁于一旦啊!”
    “否则,我们百年后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他们都满头银发,却脸色红润。
    一位老者不停地恳求坐在主位的一位锦衣老者。
    那人,正是南昌府现任符家家主,也是南方士林里有名的大儒。
    南昌府符家和顺德陈家以及柯家,在前元时关系极好。
    进入洪武年,担心被连累,渐渐减少联系。
    直到洪武末期,他们见朱元璋没有要清算前元大士绅的意思,才渐渐恢复联系。
    当年宋隐还是县令时,符家跟着宋隐做过许多生意。
    那时,宋隐对符家女儿有些好感。
    只是,符家见宋隐不过一个县令,最终也没看上宋隐。
    渐渐地,后来跟宋隐也就疏远起来。
    直接断了宋隐当符家女婿机会。
    这些年更是几乎没有走动。
    不过,随着宋隐后来闯出名堂。
    符家是越看越眼红。
    又因是自己主动错过攀附宋隐大腿机会。
    所以,宋隐反而成为符家的禁忌,无人愿意主动说。
    可现在,符家麻烦大了。
    只有去京城,找当年没被他们看上的宋隐求情。
    乞求那个当初没入他们眼,有机会成为符家女婿的宋隐,保全符家家业。
    忆起往事,向来要面子的符斋,脸上都发烫。
    符斋皱眉,“你们多思量一下,或许还有更好法子。”
    一名老者眉头深皱,一脸无奈。
    “符公,我们能想的办法全想了,否则也不会出此下策啊!”
    “是啊符公,我们都想了几日,如果还有法子,也不会来打扰你。”
    “唉!”
    符斋忍不住重叹,一脸愁绪。
    这事,他自然知道。
    可是让他进京,去找宋隐求救,他真拉不下这张老脸。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