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 阅读至0%

第137章 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

书名:兽医:谢医生救我狗命 作者:金樨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05 10:39
    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
    人类长在海豚的审美点上,就像猫猫长在人类审美点上一样。
    海豚会觉得,人类是很可爱的物种。
    所以它们很喜欢接近人类。
    之前谢厚朴还不相信这个说法,觉得是人类太自恋了。
    没想到这次,竟然印证了这种说法。
    那只粉色的中华白海豚看到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兴奋极了。
    嘴里一直发出电报一样的,魔性的海豚音。
    意思是:
    “好可爱的两只人人啊,好可爱呀。”
    “过来,人人,快过来!”
    这海豚的名字叫‘猪猪’,雌性。
    体长在两米五左右。
    乍一看,它是有点像一只大猪。
    它今年已经30岁了。
    中华白海豚一般在9到11岁达到成熟,差不多能活到40岁左右。
    谢厚朴也没想到,‘猪猪’正值中年,竟然就已经中风了。
    中风是指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通常发生在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
    很多海洋动物也会中风,包括海豚、鲸鱼和鲨鱼等。
    中风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年龄、疾病或损伤有关。
    以海豚为例,在毒素、感染或物理创伤引起的脑部病变中,已经观察到中风。
    ‘猪猪’中风的具体症状表现为,游泳障碍。
    它游起来摇摇晃晃,游不了一条直线。
    而且也游不远,游不久。
    ……
    然而就算‘猪猪’中风了,还不忘逗逗它喜欢的人类。
    它一直冲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叫,要他们过去跟它玩。
    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兴冲冲地过去水池边。
    想检查‘猪猪’的身体情况。
    ‘猪猪’看到人类朝着自己走来,心都要被萌化了。
    它将自己的喙,凑到水池边。
    表示:
    “可爱的人人,过来给我亲一下,亲一下,么么。”
    蓝河大叔狐疑地看着猪猪,没有搞清楚它想干什么。
    谢厚朴过去,蹲在水池边,把自己的脸凑上去。
    猪猪很兴奋地用喙碰了一下谢厚朴的脸颊。
    “木哇~”
    猪猪的力度刚好。
    谢厚朴顿时感觉脸颊一凉,他还没来得及擦脸上的水。
    那‘猪猪’又激动地发出海豚音,意思是:
    “哇,你真可爱,来,另一边,也给我亲一下。“
    谢厚朴感受到海豚的喜爱,很新奇。
    于是乖乖把另一边脸凑也过去。
    ‘猪猪’又“木哇”一下,用喙碰了下谢厚朴的另一边脸颊。
    然后它观察着谢厚朴,激动地花痴道:
    “太可爱了,太可爱了!”
    “人人,你能听懂我说话对不对?”
    谢厚朴温柔回应:
    “是的。”
    他忍不住忍受摸摸这只粉色海豚的脑袋。
    觉得它也可爱极了。
    海豚摸起来十分光滑,是有弹性,而且冰凉的。
    手感接近水中的茄子。
    据说,如果用力搓海豚的皮肤,是可以搓出泥来的。
    ‘猪猪‘也感受到谢厚朴的亲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近,很激动地想要游动几下。
    然而它行动不太能受控制,两米多的身体,歪斜着杵在水池里。
    谢厚朴连忙提醒‘猪猪’
    “你别激动,小心一点。”
    同时,蓝河大叔在观察‘猪猪’的中风症状。
    确认它是轻度中风,通过针灸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猪猪稳定好情绪后,似乎感应到什么。
    它突然很开心地告诉谢厚朴:
    “快看,那一只救我的人人来了。”
    ‘猪猪’又很兴奋地朝着远处打招呼。
    意思是:
    “嘿,人人,我在这里,快过来!”
    谢厚朴抬头一看。
    是一個年纪约30岁,肤色黝黑,戴着渔夫帽的男子,朝着水池走来。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带着鸭舌帽的女生。
    鸭舌帽底下的脸肉嘟嘟的,有些婴儿肥。
    那女生皮肤白皙,嘴唇丰满,很有气色。
    她的脖子上挂着记者证。
    那一男一女走过来,跟谢厚朴和蓝河大叔自我介绍道:
    “我叫孟鲁,是‘猪猪’的救护员。”
    “我是听雨。是动物星球栏目的记者。”
    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微笑着点点头。
    随后,谢厚朴也礼节性地介绍着:
    “我是西京动物医院的实习生,谢厚朴。”
    “这位是中兽医部门的主任,蓝河大叔。”
    听雨朝着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展示自己的记者证。
    态度尊重地表示:
    “我想拍下这次针灸过程,可以吗?”
    蓝河大叔看了看谢厚朴,谢厚朴耸耸肩,无所谓的样子。
    于是蓝河大叔笑着回应道:
    “可以可以,正好宣传宣传咱们中兽医。”“那个,厚朴,那咱可不能搞砸了啊,砸了传出去就不好了。”
    谢厚朴知道蓝河大叔在开玩笑,配合笑着,说:
    “知道了,我尽量不搞砸。”
    然而孟鲁和听雨却脸色一变,他们不知道这两人是真的拿不准。
    还是在开玩笑。
    听雨心里是这样打算的:
    如果这两个所谓的‘中兽医’,是拿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的话。
    那么她肯定会曝光他们。
    让他们以后都骗不了人。
    而孟鲁是真的有些担心了。
    他用警告的语气告诉谢厚朴和蓝河大叔:
    “你们可千万不能搞砸啊,猪猪是保护动物……”
    “如果你们认为,针灸搞不定的话,最好现在就告诉我。”
    谢厚朴和蓝河大叔相视一笑。
    蓝河大叔立刻解释:
    “我们开玩笑的。”
    孟鲁和听雨夜对视一眼,还是有些不放心。
    生怕这俩是庸医,把如此珍贵的中华白海豚治坏了。
    谢厚朴见状,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
    动物针灸最早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已出现。
    而第一本兽医针灸书《伯乐针经》,在春秋战国时代诞生。
    它是民间兽医用针的重要依据。
    “所以,你们可以相信我们,相信针灸。”
    蓝河大叔又补充说:
    在中医中,中风被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解释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痰热腑实等导致。
    中风针灸原理,主要就是利用了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
    而且针灸也能够调和气血、协调阴阳。
    孟鲁如此一听,才感觉到谢厚朴和蓝河大叔的专业性,稍微放松下来。
    他蹲下,摸摸‘猪猪’海豚。
    很感性地跟大家说起了自己和海豚的故事。
    孟鲁的父亲是个渔民。
    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出海捕鱼。
    在孟鲁10岁左右的时候。
    一次,他在跟父亲出海捕鱼的过程中,意外坠海。
    小孟鲁当时吓坏了,拼命在水中挣扎。
    那时风浪很大,渔船上的人不敢贸然下水。
    在他们四处奔忙时,一群海豚出现了。
    那些海豚把孟鲁托出水面,直到船上的人成功将落水的孟鲁救上来。
    海豚们才离开水域。
    从那以后,孟鲁就对海豚充满好感。
    他长大以后,也一直致力于野生海豚的保护工作。
    其实,海豚救人的例子,并不罕见。
    海豚不仅喜欢亲近人类,而且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
    它们有着‘海上救生员’的称号。
    海豚科是在大约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相对现代的种类群体。
    它们是所有鲸类中种类最丰富和具有最大多样性的种群。
    海豚是非常智慧的动物,十分聪明伶俐。
    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大脑,而且沟回很多。
    在人类的研究中,大脑沟回越多,智力便越发达。
    一头成年海豚的脑均重为1.6公斤,人的脑均重约为1.5公斤。
    而猩猩的脑均重尚不足公斤。
    从绝对重量看,海豚为第一位。
    但从脑重与体重之比看,人脑占体重的2.1%,海豚%。
    猩猩只占0.7%。
    而且海豚在动物界拥有最长的记忆。
    一些海豚可以听懂多达60个单词,可以组成2000多个句子。
    它们还表现出有自我意识的迹象。
    更让人羡慕的是,海豚是世界上唯一长有两个大脑的海洋生物。
    它的左脑和右脑都是独立的,能够轮流休息和值班。
    ……
    ‘猪猪’也是被渔民救助的。
    它在海里游泳时,因为轻度中风,不小心撞上了渔民的渔船。
    当时‘猪猪’被撞得头晕眼花,差点沉入海底。
    渔民们及时把‘猪猪’打捞上来,并上报了相关部门。
    就在孟鲁述说自己和海豚的故事的时候。
    ‘猪猪’还一直在跟孟鲁撒娇。
    孟鲁温柔地跟‘猪猪’沟通。说:
    “一会儿,这两个人要给你进行针灸治疗,你一定要配合哈。”
    果然,孟鲁的话,‘猪猪’能够听懂大半。
    它询问谢厚朴:
    “针灸是什么意思?”
    谢厚朴想了想,告诉它:
    “针灸,就是扎针,可以治病。”
    “但是不会很痛的。”
    ‘猪猪’思考了一下,虽然它不明白为什么扎针能治病。
    但是它知道,这些人不会伤害它。
    于是‘猪猪’表示:
    “好吧,可爱的人人们,我会配合你们的。”
    于是,待谢厚朴和蓝河大叔做好准备。
    ‘猪猪’就在孟鲁的引导下,主动上岸。
    再乖乖躺好,等待他们的针灸治疗。
    孟鲁则负责时刻给‘猪猪’补充水分。
    听雨在一旁进行拍摄。
    蓝河大叔和谢厚朴配合非常默契,只是浅浅交流,就能明白对方要扎哪里。
    扎针的过程中,‘猪猪’尽管有些酸麻的感觉。
    但是它也尽量配合,没有乱动。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