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赶尸图卷(求推荐票投资) 阅读至0%

第1章 赶尸图卷(求推荐票投资)

书名:赶尸大道 作者:希乃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05:29
    “呱呱呱。”
    夜鸦扑腾双翼掠过高空,星月闪耀,血光隐现。
    密林中,一被三个黑衣人包围的青衫少年,坐在火堆旁瞧着星月中蕴含的血光,嘴里絮絮叨叨着,“星月显血,是为大灾?”
    言罢青衫少年陷入沉思,火光映照出秀气的五官,肤色古铜,膝盖上捧着一卷竹简,上书明月大洞真经等大字。
    “为何这道经自言为修玄之始,大道之本?”
    青衫少年颇为苦恼,从怀里掏出另一卷道书,与膝盖上文字略显新颖不同,这道书边沿早已磨损,文字也更难认知一些。
    青衫少年将腰上的环玉摘下,激发其内灵气,灵光显现,放在眼前,适才将道书上的文字转换成看得懂的大元神文。
    “奇哉怪也。”
    青衫少年仔细对比两本道书,脸上浮现出浓浓的不解,“都是修行之门,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世间仙法难寻,能得其一,便是大福缘,如让外人知晓,如这少年般,一手一本修仙入门之法,恐会引得江湖追杀。
    此人正是宋行,他本是个异界人,不知名原因来到此,从黄口到束发之年,他自小听村里老人常言,世间有神仙。
    宋行对于神仙一事也颇为好奇,束发之礼完成后便离开家乡,被人坑过,被骗过,被骗去当苦力过。
    好在万般辛苦总有回报,他拜入六诏境的罗刹门之下,又因不解其意,三年之际已至,未入炼气,不愿受那劳役之苦,故而逃脱而出。
    在这黑水诏境内沦落为方野道人,靠着替人赶尸为生。
    也得益于此,不得修真之门心灰意冷之际,胸藏有赶尸图卷,方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意。
    “唉,言传道,法不可轻传,莫非我注定是无缘仙途?”
    宋行瞧着千辛万苦寻得的二卷道书,又陷入不解其意的诡异状态中。
    分明膝上便是能令人踏入修行之门,自此餐霞饮露,成为修仙中人。
    可偏偏就是不解其内意思。
    “或可按这赶尸图卷所言,尝试炼尸入道?”宋行嘀咕着,看向四周的三具尸体,一生前乃是大善人,皮肤白净,
    一生前乃是大好人,明眸善睐,一生前乃是孝子,披麻戴孝。
    三人皆为被妖魔祸害而死的横死之人,宋行接受他们家人的委托,送回故乡,同时也是为自己做两手准备。
    原本计划着道书对比一二,或可解开心中疑惑,再回住处,尝试吞吐灵气,入那炼气之境。
    而如今这法子依旧行不通,自己依旧云里雾里,不明其意,看都不看不懂,怎么去修?
    而另一手准备,便是以胸中赶尸图卷上所言,寻三尸,以此炼化为身外三魂,可以此入道。
    虽不伦不类,颇有旁门左道的意思,万般无法门的情况下,宋行也顾不得其他。
    “旁门便旁门,好过当一浑浑噩噩的凡人要强。”
    宋行摇头叹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气,旁门左道也是入门,总比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浑浑噩噩的活一世更好。
    既这世间有仙神,说如何也要踏入这修真之门。
    枕着包裹睡了一夜。
    宋行一手洒落褐色粉末掩盖踪迹,大拇指穿过环玉,催动其内灵力,环玉是在罗刹门之时偶然从同门手中所得。
    其内注有灵力,以口诀催动,能令宋行这个门外汉使用炼气道徒才能使用的道术仙法。
    罗刹门三年,宋行虽没能入修真之门,却也不是一无所获。
    修行分五境,炼气、筑基、金丹、元婴、阳神,阳神不知其名,罗刹门的门主,传闻便是一位即将步入金丹道师的强者。
    三年中,宋行见过的,也不过是筑基道士而已,那神采,真乃是灵光必现,云雾随动,宛如谪仙般。
    炼气便是吐纳天地灵气,炼而用之以强化三宝,壮大心神体魄,为筑基打下基础。
    说来简单,吐纳人人皆会,然而精华便在于一个炼字,如何炼?如何炼而所用?
    这是一门学问,仙道学问。
    宋行知晓,以功法为基,便可行之,关键是他看不懂功法就很气,那怕曾在罗刹门下,每逢初一十五便有授业老师开坛讲道。
    他也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宋行一边带着三具尸体上山,时不时在路旁布置一些陷阱,毕竟是叛徒,罗刹门的弟子,可不会放过他这么一个行走的道功。
    需防范再防范。
    宋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山无名,也不高,只不过是山上灵气比山脚下更浓郁一些,瞧着闪烁的环玉,宋行找了一处空旷的地方便停下。
    大善人皮肤白净如美玉,大好人纵然身死,却也给他眼神明亮之感,孝子纵然死了,也有一股孝敬父母的好人气质。
    此三人都是人中善类,以赶尸图卷所言,人之内,藏五行/五晦,善类独占其一,吸食炼化,可增长三宝。
    宋行心中观想赶尸图卷,识海顿生变化,精气神三个大字雄踞天中,而旁边显化的是三具被赶来的尸体的名字。
    己身是一透明道人坐在虚空之中,人首部有精气神三宝浮现,脉络清晰,五脏蕴含五行清晰可见。
    早已看了多次,纵然再看,宋行不由得高呼神奇,仿佛透视般,将内里情况所见全部明晓。
    意识深入小人中,视角再变,己身处于赶尸图卷内,望着精气神三大字,“炼善人为精、炼好人为神,炼孝子为气,速速显灵。”
    声如洪钟大吕般撼动赶尸图卷,三大字旁的三人影急速消散,宋行只觉三股无形之力没入体内。
    意识淡出小人,再度以上帝视角观察赶尸图卷内的情况,道人体内三宝正在快速壮大,同时带动五脏内的五行。
    随着三宝五行的溢满、交融,一丝丝乳白色的光华如水银般浮现在道人经脉中,三宝逐渐停歇,唯独留下乳白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色的光华游走经脉。
    而与之前不同的是,道人身上覆盖一层淡淡光华,宛若萤火。
    玄关开窍,百脉具通。
    宋行意识离开赶尸图卷的时候,脑中浮现出曾经在罗刹门下,授业老师所言的炼气最后一重关。
    当第一缕灵力诞生,其后便可孜孜不倦,自行炼化吐纳而入的灵气,增长灵力亦是在增长三宝。
    “这便是炼气?”
    宋行睁开双目,顿感体内不同之处,全身的细胞仿佛都活了过来一般,呼吸间有种通透感,仿佛全身都伴随着口鼻呼吸而呼吸。
    玄妙的感觉。
    宋行来不及打量自己现在的情况,肺腑之间传来饥饿感,好似三天没吃饭般,要大快朵顾。
    “玄关若开,需保持灵气充足,才可稳住境界!”
    宋行后知后觉回想起授业老师的这句话,苦恼自身并无灵钱,“时也命也,能入炼气已经是多年求索,知足常乐,知足常乐。”
    自我安慰着,宋行打开包裹,靠着山上的稀薄灵气,他早晚得饿死,只得食用少许灵米搭配寻常玉米制成玉米饭填充肚皮。
    灵力运转略微生涩,无法,以道书所言,人间五谷乃蒙蔽人体玄门,阻碍道途所在。
    罗刹门中,入了炼气境的道徒,自有仆役会为其送上因灵气而生长的灵五谷,不仅没有人间五谷阻碍道途的功绩,还能助力道徒修行。
    吃饱喝足,休息片刻。
    宋行这才打量自己的情况,最显著的变化便是身轻如燕,五感大增,气力增长颇多。
    曾是仆役弟子是便听同门传言,炼气之后,纵然不学武,纵然是翻山越岭,飞檐走壁不过等闲。
    更到后期,身如鸟儿般,踏叶而行,踏波而立。
    故而大元神朝除了仙道鼎盛外,江湖也是异常的兴盛,多是无筑基法门又无道术仙法传承的修行中人组成。
    宋行自问,目前自己还不具备到那踏叶而行,踏波而立的境地,但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妙哉妙哉,待道爷再去寻三大善人,以资三宝,哈哈哈。”
    畅怀大笑,迎着落日,下山,朝着最近的集落而去。
    “砰。”
    言笑间,宋行手腕处一道白光环绕极速飞行,白光闪烁,随后便是雷鸣般的巨响传出,一击将三人粗的大树击穿,瞧着冒烟的树洞,“环刀术威力也增长不少。”
    罗刹门给仆役弟子们准备了三类道术,一为催灵术,乃是为了种植灵五谷而准备,二为猿背拳,乃是增长体魄的法门,为锻造而准备。
    三为杀伐术法,环刀术。
    三类中,催灵术宋行早已驾轻就熟,已经用环玉内的灵力进行培育灵五谷,而猿背拳更是他敢独自一人行走山中,不惧豺狼虎豹的根本。
    至于环刀术,此乃真正的道术仙法,宋行倒是也用过,不过太消耗灵力,以前用一次环玉内的灵力就会消耗殆尽,得第二天才能用。
    捡起指刀,宋行脸上笑容满面,走路三步一蹦,颇为轻快。
    行走至半夜,宋行停下脚步,只因为他走的快,身后突兀的出现脚步声,也走的很快。
    而停下来之后,脚步声又消失一空。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