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阅读至0%

第88章

书名:小宫女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4-26 19:43
    什么东西?
    谢沛微微低头,眼神认真道:“是不是我做的不好,所以你要换人帮忙。”
    苏菀一时语滞,就听他叹口气:“也是,我最近做事,总是不成的。”
    !!!
    冬祭那种一年到头来最重要的事,想想也知道圣人不会让你重点参与啊,祭祖宗也就算了,若是还祭社稷,祭天地,也只有圣人皇后跟太子才有这个殊荣。
    别看最近因为冬祭的事,姜贵妃都出来活动,但你这个身份,怎么可能做成这件事。
    若真让某一个皇子跟着主持祭祀,几乎要直接说明,他就是未来太子。
    以圣人的心思,选谁都不会选你啊。
    但谢沛这会的黯然又十分真切。
    也是,身为先皇后唯一的儿子,又是唯一皇家唯一嫡子,他原本应该能凑个边的,但现在几乎完全被排出在冬祭外面。
    连她参与的,可能都比谢沛要多。
    这不是苏菀猜的,而是她在忙什么自己心里有数,不由得多听了谢沛的消息。
    或者说,听了三个皇子的消息。
    冬祭这种隆重的盛事,哪个皇子参与的多,就说明圣人心中太子人选属意谁。
    也因此,圣人当初不想让谢沛在十一月听政,推迟到明年开春也是好的,谁让十一月有冬至这种大事。
    可现在他也听政了,还那么嚣张,这冬祭就差避着谢沛做,根本不让他掺和。
    不止谢沛不能掺和,其他两个皇子也不能,顶多处理一些小事,但凡真正涉及到祭祀,反而不忙了。
    其中私心不用多说也能知道。
    无非是涉及到皇权,就不想分出去一毫。
    但谢沛这样讲,总让苏菀心里不太好受。
    以前听人说三殿下的故事,那也只是故事,可如今故事里的主角变成了眼前的人,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不管上一辈到底发生什么,谁又辜负了谁,谁又有什么阴谋诡计,谢沛总是无辜的。
    当初他衣衫破旧在关帝庙,也是没人管的,如今就算争出点什么出来,比其他人都要千难万险。
    苏菀轻咳:“主要是我姨娘那边也没什么事了,而且她每半个月都会来一次取东西,所以也不用送得那么频繁。”
    既然解释了,苏菀话也多起来:“若没有你,之前她在家中总要多吃些苦的。”
    “所以我一直感谢你。”
    这话没有一句假话,都是苏菀真心实意这样想的。
    谢沛对她的帮助,不是几句感谢就能说的。
    谢沛眼底闪过笑意,语气还是低沉:“不用,是我谢谢你的,不是你每日来送饭食,只怕我还吃不饱。”
    吃不饱?
    苏菀既疑惑,又觉得没法反驳,毕竟传闻里谢沛的处境确实不好。
    谢沛笑了笑,抬头想从荷包里拿些什么,但眉头紧皱,小声嘶了口气。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怎么了?”苏菀追问道。
    “没事,磕伤而已。”
    磕刀上,也算磕伤吧?
    谢沛从荷包里拿出一颗金灿灿的珠子,上面隐隐有梵语雕刻:“听闻你可能会跟内宫和尚有来往,若有危难,将这珠子给他们,或许可免责罚。”
    从天竺来的佛珠,天祥国没有几颗。
    但他库房里倒是有一套佛法金珠,如今虽说只取了一枚出来,但已经够让人眼热。
    主要内宫那几个僧人嚣张跋扈,他们的徒子徒孙们也差不多。
    原本以为自己还要找个借口,才能把珠子送出去,如今看来倒是不用多说。
    谢沛将苏菀不收,又道:“身为之物,与它相比,人总归更重要。”
    这句话倒是把苏菀说服。
    她不是自轻自贱的人,可一点也没觉得,什么佛珠会比自己值钱,终究只是个物件。
    谢沛又道:“及时你用不着,说不定身边的人能用得着。”
    “好,那我便收下,最好是用不上的,回头我再还你。”苏菀点头。
    别说她,身边的人也会比这颗梵语金珠值钱。
    只是苏菀看着谢沛收起荷包,这才发现,他的荷包,竟然是自己之前送的那个。
    行吧。
    反正早就是朋友了?
    即使他现在上朝听政,已经有不少人承认他是三殿下,可还是跟之前一样。
    倒像从未变过。
    谢沛点头,两人原本要走,谢沛微微看向天空,目光似乎带了些无奈。
    这眼神让苏菀下意识心软。
    谢沛现在处境原本就难,她只想着离远点,却忘了眼前的人在朝中人人都想远离。
    自己那样做,又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这个心软只有一瞬间,却被谢沛精准捕捉,嘴角带着笑道:“真好,还有你在身边。”
    苏菀叹口气:“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肯定在啊。”
    听到这句话,谢沛就知道,他这个可怜劲没有白费。
    等苏菀又安慰几句离开。
    身边暗卫表情莫名。
    三殿下怎么回事!
    您真的那么可怜吗?
    我们怎么没看到出来?
    冬祭是不让您插手,但您没插手吗?
    太庙那边已经提前给您安排好位置了啊!圣人拜完就是您拜。
    这还不行吗!
    这会圣人跟那两位皇子正在生闷气呢!
    而且这种事没传扬开,所以这位聪明的小宫女才不知道,可这位的聪明,只怕瞒不了多久。
    谢沛轻笑了声,碰碰受伤的手臂,没想到伤口还有这种用处。
    不过越跟苏菀接触,越知道她的聪明,方才她眼神根本没在梵语金珠上,而在自己的手臂,只怕她猜出这磕伤,是磕刀上。
    苏菀确实猜到了。
    主要三殿下遇刺的事不止一回,明面上是一回,但跟各处接触,却知道他那边伤药不断。
    不管他内心如何想,这伤总是挨的很无辜。
    如今想来,内宫众人去行宫时,谢沛就是因为身上有伤,从那消失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了一段时间。
    估计在养伤吧。
    这若还不可怜,那也没有可怜人了。
    从西膳房这边去尚膳监,苏菀还想起姜贵妃的事。
    因为是冬月,这种年底事多的,自然也包括内宫,礼部这边在忙,后宫同样要料理许多事。
    而掌权的楚婕妤头一次料理,难免被揪住错处,她位份又低,许多事并不得力。
    所以让姜贵妃重新出来,掌了一部分权利。
    在苏菀看来,估计圣人顺水推舟,把姜贵妃又请了出来。
    反正不管怎么样,跟尚食司有仇的掌权贵人又回来,当时尚膳监还慌了一阵。
    但有长官大人坐得稳,下面的人自然也稳住心神。
    这位会回来,那是迟早的事,她们担心也无用,还不如好好做好手头的活计。
    那位出山,若有点脑子,都不会突然跟尚食司起冲突。
    冬祭是大事。
    其他小事情闹点波澜也就罢了,但冬祭若不成,上到朝廷,下到黎明,就会有轩然大波。
    那六位大学士也会站出来。
    祭祀于国于民都是极为重要的典礼。
    也是预示明年国运,谁也不敢造次。
    姜贵妃又是刚出来,更不敢闹事。
    这让尚食司很多人松口气。
    说到底,尚食司现在不属于内宫,凡事都好办了。
    从十一月初忙到十一月二十,苏菀总算松口气,还有六天就要开始冬祭,各方面已经协调得差不多。
    临到事前,她竟然稍稍闲下来。
    跟她一起闲下来的,还有李蓉蓉跟尚膳主事咏兰姑姑。
    三人难得在官署里坐了会,咏兰姑姑道:“最近接触下来,你们也知晓了,咱们这里就是接触各个部门的。”
    “现在还是接触,等到三日冬祭,还有许多事。”
    “反正咱们礼部这边好办,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能协调出来。”
    “然后是司天监,不管怎么都会给礼部面子。”
    “可接下来的内务府不好说话,内宫那边估计有什么说法,但也不会太过分。”
    “然后是太庙,太庙的人也就是内官监,他们对谁都这个态度,所以不用计较,只是皇亲国戚,难免眼高于顶。”
    “最后一点,谁都不要惹,圣人身边的僧侣们,就算是他们的徒子徒孙也不要惹。”
    “记牢这几点,跟随冬祭队伍的时候就不会出错。”
    “臣子那边也不归我们接触,所以这些人一定要顾及到。”
    她们这些人都要跟着冬祭队伍,去的人员太多,现在咏兰姑姑说这些地方,都是她们平时最能接触到的。
    现在全都讲一遍,也是让她们心里有数。
    苏菀点头,李蓉蓉同样点头。
    眼看日子越来越近,尚食司这边已经准备的好了,只等着十一月二十六。
    当天晚上苏菀跟西右执掌,还有各宫拨过来的宫女都没回各自住所,而是收拾简单行礼到包裹处,然后直接在尚膳监住下,等着第二天就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能启程。
    如果硬要说的话,她们这里属于后勤部门,按理说不用那么早。
    但内宫贵人,乃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都在五更时候起床,她们这些宫人虽然不用进行一系列繁琐跪拜,但也要提前准备好糕点,以便有人随时取用。
    大早上的,实在折腾。
    尚食司这边准备的都是一口一个,不易掉渣又不没有太大味道的糕饼,让人吃起来很舒心。
    不一会便传来许多夸奖跟赏银。
    如此,便是个好的开始。
    苏菀看着还没亮的天,再看看手头要做的事。
    冬祭正式开始了。
    正经冬祭日子是在十一月二十九,也就是冬至当天。
    现在二十七出发,天都没亮,外面礼乐声已经响起,鼓声震天,多是兵士们敲起,还有隐隐佛歌声。
    苏菀在后面看着,都能看到七头大象盛装而行,前面还有朱旗数十,更有各种铜锣,骑鼓等等。
    这种场面她在电视上都没见过啊。
    从最前排的朱旗铜锣骑鼓,这礼乐声都有定数,后面的盛装大象,大象上的也穿着盛装,手里依旧挥舞旗帜,他们既然是举旗,又是训象,而且都生得浓眉大眼,十足的魁梧英俊,看着便是天祥国的门面。
    训象人指挥着大象唱喏,就是给周围人作揖致敬。
    这些大象在前几日就开始如此巡游,京都百姓们都看了个遍。
    但苏菀她们一直在皇宫,今日还是头一次见。
    大象开路,后面还有五个空车马,全都是圣人各种规格的马车,只是圣人还不在此处。
    这会大象只是开路而已。
    到了天蒙蒙亮,大象已经在太庙处等候,圣人队伍才开始出行。
    圣人所乘法驾缓缓前行,从皇宫内城出发,出皇极门,也就是南门,到了皇宫外城,一直往南走,在皇宫外城西边,就是苏菀她们是西膳房,东边是尚膳监官署。
    而直直向南,便是宗庙所在。
    中轴线分割,左边为社稷坛,右边为太庙。
    两边先去太庙,向祖宗拜别,说明今年大祭流程云云,再大致说一下今年的成果,还有司天监汇报今年历法定制疏漏,明年历法已经完成等等。
    跟祖宗说完之后,就要再去社稷坛。
    这都是天祥国的祭拜流程。
    谁知道,就在太庙的时候,就出了事情。
    反正到苏菀她听来的,便是三殿下又闹幺蛾子了!
    三殿下捧着先皇后遗物,代母祭拜先祖。
    还能这样?!
    甚至是圣人说完,三殿下便已经上前。
    当时司天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着过去!
    如果自己过去了,那岂不是表明三殿下所说是在流程之内?
    若是不过去,难道还等着其他两个皇子也祭拜一番?
    可按照长幼来拜也就罢了。
    三殿下又是最小的皇子,他先拜,其他两位皇子再拜,岂不是在祖宗面前说明,他们要矮三殿下一头?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这也行?
    司天监头都要秃了啊!
    好在六位大学士中的东阁大学士推了他一把,让他不要坏了流程,继续禀告天文历法之事。
    可该尴尬还是尴尬的。
    反正太庙里尴尬的气氛让他们话都说不好,反而三殿下气定神闲,嘴角还带着微微笑意。
    苏菀听着,都觉得尴尬好吗!
    但只要谢沛不尴尬,那难受的就是别人。
    比如皇帝。
    但他又能怎么样呢,斥责谢沛?
    先不说那是在太庙,如今正冬祭,就说谢沛代母祭拜先祖,这借口都不好说什么。
    难道不让先皇后祭拜?
    不想想先皇后的母族为天祥国出过多少力气,就算她已经走了多年,但凭着余荫都能引来口舌之争。
    若圣人想要这次顺顺利利,自然不要闹大才行。
    说白了,光脚不怕穿鞋的。
    谢沛明晃晃地阳谋,倒是利落很多。
    反正几个大学士一个字都不提,能多说两句的姜贵妃等人却没资格进到太庙当中。
    等出了太庙去社稷坛,估计那位姜贵妃就要开始冷嘲热讽。
    果然,等冬祭队伍启程终于要出皇城,前面八卦传来,姜贵妃责备三殿下不懂礼数,却被三殿下冷冷看了一眼,问她一个贵妃,为何要去拜社稷坛。
    只能说前面的热闹可太多了。
    她们这些后勤人员在后面也就吃个二手瓜。
    李蓉蓉忍不住小声道:“三殿下这么做事,难道就不怕被记恨吗?”
    记恨?
    苏菀想到谢沛身上的伤,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今天这一刀,明天那一剑,他才是整个皇宫里最不怕的人。
    再说了,想要夺位,想要权利,既怕这个,又怕那个,还做什么事,不如早早退出的好。
    但想想谢沛的处境。
    他怎么能退得了。
    他的身世,他的身份,以及他身上丁家的血脉,就不容他后退一步。
    听说他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如今十四,这六年时间里,只怕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也不知道到底怎么过的。
    所以这种人有点小心眼爱装可怜太正常了。
    她都不想计较,甚至还觉得真的有点可怜兮兮。
    自己好歹有个姨娘,还跟她上辈子的母亲长得一样,还同样温柔。
    但他没娘,爹又是这个样子。
    兄弟间恨不得对方立刻去死。
    好惨一小可怜。
    等等,不能这么说,她只是个小宫女,干嘛觉得皇子可怜,还是老老实实吃瓜吧。
    只是看看手里的暖炉,再摸到荷包里的梵语金珠。
    算了,还是个小可怜,谁说都不能改。
    她就是这么双标。
    好在从社稷坛出来,后面的路也就顺畅了,大象则留在都城继续游街,谁家给了赏钱,还能过去唱喏祝贺。
    也引得小朋友们欢呼雀跃。
    隐隐有点过年的感觉了。
    苏菀确实不喜欢动物表演,但这也是宗教祭祀的一部分。
    再说古代人权都得不了保障,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更遑论动物。
    时代不同,也不能多加苛责。
    彻底从皇城里出来,苏菀竟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自从穿到这个世界,四月到皇宫,现在十一月底,除了去灵台门附近的灵台司见家人不算,这是她头一次走出皇城,走到都城御街上。
    这条御街笔直宽阔,依旧是南北走向,他们这个冬祭队伍一路往南走,出京都城门,去南郊的山川坛跟天坛祭拜。
    最后的天坛,才是最重要的祭祀地点。
    御街两侧站满围观百姓,两侧有兵士护卫,让这个五六千人的冬祭队伍缓缓向前。
    最前面是开路兵士,侧前方为圣人,后面是皇子车辆,再往后则是六位大学士,三位大将军。接着便是后宫嫔妃,文武大臣等等。
    尚食司的人则礼部队伍当中,周围看着也是浩浩荡荡。
    苏菀在队伍里走着,穿了较为正式的宫女服饰,更显得柔美可爱。
    她身量小,礼部的人也多加照顾。
    好在是冬祭队伍,行走也不会太快,前边的鼓乐声也会拖慢队伍进程,苏菀倒还跟得上。
    苏菀看看围观的百姓们,再看看御街附近的店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什么时候她也能随意出来走动,看看天祥国的都城。
    长长的队伍缓缓前行,直到中午时分,这才走到其中一个休息点。
    苏菀往前一看,下意识乐了。
    这休息点竟然是关帝庙?
    不过这是谁选的地方,不知道圣人信佛吗?
    果然没歇片刻,队伍继续启程,过了会前面传来八卦,圣人果然勃然大怒,身边的僧人们更是面带不善。
    若在内宫,他们肯定早发火了,也就是六个大学士在,只好暂时闭嘴不言。
    但这火,还是要发出来的。
    苏菀吃着瓜,没想到吃到自己人头上。
    前面慢慢过来的内侍找了礼部队伍,看着尚食司的人便倒:“都说你们尚食司饭食做的好,可会做素斋?”
    果然。
    该来的还是要来。
    苏菀看看尚食司长官,就听长官道:“此行准备了几样清粥小菜,不知道合不合法师们胃口。”
    “这?清粥小菜?”内侍迟疑,“我回去问问!”
    问问?
    问也没用啊,这么说只是降低你们的期待而已。
    一会该做素斋还是要做的!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