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四十五) 阅读至0%

第46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四十五)

书名: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4-10 00:24
    心急些的,跑到江县几家规模最大的酒楼推销预售。
    东问西打听。
    因为江县宾馆的带起的生吃樱桃萝卜风,几家高档餐厅也是有采购这个品类。
    可惜他们采购的是普通樱桃萝卜,生吃不够甜。
    各家大厨拿出了看家本领,用了秘制调料腌制后。
    酸酸甜甜,也算是一道不错的开胃菜。
    既然本县有人种,他们挺愿意就近采购的。
    比不上开春的时候尝鲜价,秋天蔬果本来可选择的就多。
    几家餐馆里,出价最高的一家,也只给了一块钱一斤的采购价。
    消息打听明白后,村民们扎堆热议,再次印证了他们对尤语家的猜测。
    一亩地,一季能赚了一千五,大棚加持,一年可种四季,貌似也还行。
    财帛动人心。
    前头的步子还是迈小了。
    某海市亲友,又接到了来自尤沟扁村的种子代购订单,数量九十斤。
    风,已经跟了起来
    村里人的这些动作,尤语怎会知道?
    就是知道了,她只会高兴得拍掌大笑。
    送上门的好处一般人不会领情,你越掖着藏着,别人越想要。
    几天后,三苏酒楼的贾经理终于打听清楚了。
    他家死对头的樱桃萝卜采购来源。
    尤语在第二波萝卜开拔的当天,接到了贾经理的电话。
    “小妹儿啊,咱都是老交情了,你啷个只给江县宾馆供货,不卖给我们三苏酒楼嘞?”
    四十多岁的人,叫我小妹合适么?
    “贾经理,是我的错,我的错!怪我家地实在太少了,产量跟不上呐。”
    “一天一千斤的量还少?”
    “不少么?姜主管几天就给我拔完了!”
    “哼,那个女人就是喜欢吃独食!妹儿,你看能不能匀点给我呢?三五百斤不嫌多,一两百斤也不嫌少!”
    “呃,姜主管就在我旁边,要不,您和她商量商量?”
    姜文美心情很不美。
    和贾经理在电话里,你来我往,好一阵唇枪舌战。
    不知道最后,贾经理分享了什么好食材渠道给她。
    勉强同意了,叶舅舅家间的所有苗,和成熟后的萝卜分三分之一给他。
    接完尤语的电话,叶舅舅百感交集:选对了种子,连间下来的萝卜苗,外甥女都能帮他高价推销出去了。
    还是人酒楼的采购自己上山来拉!
    联合村信任他的老辈人还有些,质疑他的中青年更多。
    从他家轰轰烈烈的翻地,一车一车的施底肥,听到他要种水果萝卜后,都以为他疯了呢。
    好在,山大的压力,也就顶了一个多月。
    他要用两块钱一斤的萝卜缨子,狠狠地打他们的脸!
    果不其然,四五百一天的间苗钱,馋坏了联合村的村民。
    说起来不少,可比尤语家差远了。
    卖萝卜,一天最少卖三千,持续了半个月。
    留了两分地自己家吃,卖完后拢账,竟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然营收了四万七千块。
    分了爷奶五千,尤语的银行卡身价倍增至八万。
    心情飞扬,就想分享。
    自留的萝卜,两位嬢嬢家一家送了二十斤。
    远在成都上班的姜大哥也不能落下。
    尤其村里交好的,一家送一斤。
    也不管正在卖普通樱桃萝卜的人家,吃了她家甜萝卜是啥心情。
    就是傻子也明白了,豌豆公主家种的这个,它真不是一块钱的价位。
    尤爷爷从村头还没走到村尾,就被一群人给拉住了。
    “老辈子,就请你帮帮忙嘛,代买一斤种子,我们给你五十块钱的辛苦费。”
    “叔公,我是您同族的侄孙呐!”
    “是尤慈在京市给您家搞的特殊品种么?还是您老有本事!”
    老爷子的衣裳都快被人扯坏了,勉强还记着孙女的叮嘱:
    “我家是帮种子公司试验种的新品类,只留了几亩明年用来留种”
    明年有种可买?也行啊!
    为明年的樱桃萝卜种子打了一波广告。
    这才九月底呢,难道今年的农活儿就煞阁啦?
    在家闲得发毛,无聊的她又来网吧泡论坛了。
    逛着逛着,捕捉到了一条同行的新闻:
    鄂省江市洪山区政府,将石牌岭西路上的80亩洪山菜薹原产地,纳入保护“红线”。
    严令:只许种菜,不许开发。
    什么样的菜薹,能被划入红线保护范围?
    好奇,强烈的好奇,尤语点开了洪山菜薹的相关介绍。
    十分钟后,流下了羡慕嫉妒的口水。
    啥年代?人家内八十亩地的菜薹,在本地就能卖到五十块一斤!
    而她?
    竟然还在为三、四块一斤的萝卜、番茄,沾沾自喜!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马上在QQ上敲老杨。
    豌豆公主:【老杨,老杨,你VIP客户赶来啦。】
    老杨就赚个寂寞:【尤老板今儿想买点啥?】
    豌豆公主:【给你看一条新闻,上链接。】
    十五分钟后
    老杨就赚个寂寞:【八十亩原产地的种子咱真搞不来,宝通寺钟声范围内的种子要不要?】
    豌豆公主:【能保证是同一个祖宗吗?】
    老杨就赚个寂寞:【同一片天空,同一个区的泥巴,不是同宗也是近亲嘛!关键是,人家的灰潮土红黄壤,川省有没有?】
    豌豆公主:【原产地了不起哦,再说我要背口袋去偷他们的泥巴了。】
    老杨就赚个寂寞:【.】
    不顾人杨老板的劝阻,尤语豪横的下了1000g种子的订单。
    只一个诉求:快递的动作要快!
    老杨:一亩地也才栽不到三千株苗,不知道她哪儿来的信心,能种出如此大量且同品质的菜薹来?
    尤语:今年最后一波菜啦,再不薅羊毛,她的年薪十万目标就达不成了!
    按照人家正宗洪山菜薹的种植时间,育好的苗现在都移栽一个月了。
    她呢?育苗需要二十来天,移栽后生长期还需要八九十天。
    整整晚了两个月!
    抓耳挠腮,回家翻了日历。
    咦?好饭不怕晚!
    二月份正赶上过年那个月呐。
    春节期间,谁家不是大鱼大肉?
    宾馆酒楼宴客,整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脆甜口贡菜薹,倍有面儿!
    有了新项目,尤语最先想到的还是她舅。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