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真金 阅读至0%

第354章 真金

书名:双傀记 作者:沧泽霖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4-07 04:12
    现在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看电影,看小说,玩游戏。。
    也可以通过手机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
    但除了这种被动的接收之外,还有主动的搜索。
    而这个主动的搜索就可以理解成为主观的意图!
    这也正是吴泑之前在回答兔子问题时所强调的观点!
    那如果加上这个主观的独立意志,那么,我是个什么?
    一个拥有主观认知的见解机制?
    不同于之前的人,此时的吴泑竟然把自己定义为了一个机制。
    这种想法还得是。。
    但就在他把自己的说法出来以后。
    丁先生却又举了一个例子。
    “一只母狗正在给小狗喂奶,可这只母狗却突然死了,小狗们对此浑然不知,仍在进食,可过了一会后,小狗们就全都跑开了。。”
    吴泑抬眼看了一眼无比正经的丁先生。
    他的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什么呢?
    是小狗们不知道死亡的概念么?
    还是说小狗们只要吃饱喝足了就可以,对于除了自己吃喝之外的事根本就不在意?
    丁先生注意到了吴泑的困惑,随即又补充了一句。
    “你觉得那只狗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这?吴泑呆了一下,不是你在说它已经死了那个时候,那狗不就已经死了么?
    不过吴泑也知道在谈论这种形而上的问题时候,就不能纠缠字眼上的东西。
    按照丁先生的思路,他也是顺势延申了一下。
    “应该是在小狗们吃完之后吧。”
    “哦,为什么呢?”
    吴泑的想法也很简单,形体的死亡只是生理上的死亡,而在生理死亡后,应该还有一小段的“生机”。
    这个生机也就是他理解的炁。
    而当这个炁彻底消失的时候,所谓的生命也就转化成了另一种状态。
    “那照你这么说,现在的你又是什么?”
    “我的一部分。”
    关于这个问题,吴泑回答的很快,毕竟之前已经有了经验不是。
    可丁先生显然对这个有点耍滑头的答案不甚满意。
    “你连这个所谓的我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现在的你是这个我的一部分呢?”
    吴泑顿时沉默不语。
    “你刚才说的那个关于张三的论证挺有意思的。被李四解读出来的张三不一定是真的张三,经典张三也不一定真的就代表是真的张三。那经典张三和真实张三是什么关系?”
    似乎感觉到自己所说的内容过于深奥,丁先生就把吴泑之前说的观点拿了出来。
    毕竟想要弄懂一件事,还得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
    否则即便说的在头头是道,当事人理解不上去也是白费功夫。
    “分支,映射对照。。”
    吴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投射的说法。
    “映射么?”丁先生似乎对这个词颇感兴趣,看他的表情,似乎这个词汇也是有着一段故事。
    “对,真实张三把自己经历和感悟总结提炼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后,写到了经典里,从而映射成了经典张三。所以经典张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真实张三。”
    吴泑的语速很快,他越发觉的自己所解读地,应该就是正确的。
    可丁先生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里面的东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先不谈张三的问题,我现在问你,如果树木在高温燃烧后,会剩下什么?”
    “什么都没有了啊。”
    吴泑没有多做考虑,直接出声回复道。
    丁先生却摇了摇头,“你记住,话这种东西永远不要说的太绝对,有些树木在燃烧过后,不是还会剩下木炭么?”
    呃,吴泑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可有时候,真的会下意识的忽略这一点。
    但经过丁先生的提醒,他决定把这个要把这个道理好好记在心里。
    可让他有点搞不懂的是,丁先生所举的这个例子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那木炭再燃烧之后,会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倒是没有那多弯弯绕绕的说头,吴泑想了一下,便直接说剩下的就是灰烬。
    当然,将这个灰烬,说成是草木灰也不算是错。
    “那好,如果是金矿石在高温燃烧后,会留下什么。”
    “金子,和废渣。”
    “那金子在燃烧后,会留下什么?”
    吴泑有点犹豫的说道,“还是金子?”
    “那你现在明白了么?”
    明白什么了就明白啊。
    吴泑知道丁先生举得例子必有深意,于是便开始思考起这其中的联系。
    树木,变成木炭,木炭变灰烬。
    金矿,变成金子,金子仍旧是金子。
    木,金?
    难道丁先生是想说五行么?
    木生火?
    火克金?
    金克木?
    不对,应该不是这样。
    回想一下,之前举例的时候,丁先生都是特意在说树木和金矿都是在高温燃烧下。
    难道他想说的应该是这两者在同一因素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么?
    树木被焚烧了,即便留下木炭,可在经历一次焚烧之后,却只能变成飞灰。
    而金矿则全然不同,在被焚烧之后,金矿却产出了金子,而金子在被焚烧后,它依旧是金子。
    因为在经过第一次焚烧之后,它的性质已经变了。
    这一刻,吴泑心中突然涌出了一道莫名的感悟。
    其实他现在所想的也很简单。
    经历了一件事之后,就会有一种东西出现,若是在经历类似的事情后,就不会在是最初那样。
    这个东西可以被叫做经验。
    当然也可以是别的东西。
    举个浅显一点的例子。
    有人遭遇电信诈骗,损失了一大笔钱,那如果还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就连说辞套话什么的都和当初丝毫不差,那这个人还会上当受骗么?
    答案也很显然,大概率是不会在去上当受骗了。
    毕竟人不能两次都栽在同一个坑里,可正如丁先生之前所讲,凡事总会有例外的。
    总有人会以实际行动来验证人可以连续踩进同一个坑里。。
    而吴泑此刻所想的却不是这个。
    关于丁先生的这个问题,他之前好像看过。
    但当时并没有太过留意。
    现在回想起来,丁先生所问的那些问题不就是在帮他去除一些杂物,从而找到“真金”么?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