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爆!头版头条! 阅读至0%

第174章 爆!头版头条!

书名:穿书八零闪婚高岭之花 作者:向生活低头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4-01 09:43
    首都。
    张清继续和刘耀国保持着接触。
    宋静芝对儿子的情况一无所知。
    此时正一门心思准备回娘家的东西。
    周末刘振兴就要起程去东临。
    回娘家,礼数不能少。
    宋静芝准备了满满两大包的东西。
    烟酒糖果糕点。
    还有给侄女们带的首都商场的新款服饰。
    别看她在外长于算计,心眼子比莲藕还多,
    可是人就有弱点。
    宋静芝的弱点就是娘家。
    跟扶弟魔类似,她是扶哥魔,抚侄女魔。
    自从她嫁进刘家,实现阶级飞升之后。
    宋家人就打开思路,走起卖女求荣的路线。
    正好宋老爷子两儿一女,两个儿子又都生有女儿。
    以后全都高嫁,宋家还不得借势飞升?
    所以宋静芝也一直在首都帮侄女们物色合适的婆家。
    周末。
    刘振兴和宋静芝出发。
    刘宇宁得到消息,火速联系之前去宋家村采访的记者。
    他和宋春花的事,现在是极好的澄清时期。
    采访的记者和刘宇宁是同学,稿子早就写好了,就是在等一个合适时机。
    之前因为这件事牵扯到刘家和宋家,报社领导怕上面有人出面干涉,建议等一等。
    现在终于等来好时机!
    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前脚宋静芝刚走,后脚《法制日报》就刊登了一篇普法新闻。
    立意很正能量:呼吁各界重视偏远山村的普法教育。
    切入点从宋春花全家乱伦开始,吊起读者阅读兴趣。
    接着笔力集中在主角宋春花身上。
    详细描述她如何利用腹中乱伦产物,算计栽赃大学教授,借娃骗婚。
    初尝权势滋味,她嚣张跋扈,多次大闹首都大学。
    在学校师生中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她抱着侥幸心理,屡屡在法律高压线上试探。
    没想到最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欺诈罪被捕。
    目前正在西北某监狱服刑。
    报道一出,立刻在首都群众中掀起讨论热潮。
    如果这个时代有网络热搜的话,此时一定会有一个事件词条,后面紧跟着一个“爆”字。
    记者太懂怎么讲故事了。
    乡村乱伦、村妇飞上枝头、小人得势君子落寞……
    每一点都精准无误地踩到群众的g点。
    简直太好聊了!
    当然,按照孟真和刘宇宁之前制定的计划,这还只是刚开始。
    接下来,当群众把关注点放在扒皮新闻背后的人物时,那才是渐入高潮。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开始对号入座。
    首都大学的学生们看到报道,第一时间就和本校老师“刘宇宁”对上了。
    教室内,大家正在传阅最近卖到脱刊的《法制日报》。
    “你们看,这个新闻里的刘某某,是不是说的刘老师呀!”
    “啊!我看看!”
    “我也要看!”
    几个女学生立刻围上来。
    凑到一起看新闻内容。
    女生就是天生的福尔摩斯,乍一看到内容里提及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的细节,立刻对上号。
    “这就是刘老师!宋某某就是去年在学校撒泼打滚的那个孕妇吧?叫……”
    “宋春花!对!就是这个名字!”
    “我天,怪不得当时我就觉得刘老师那样的人怎么会娶她,原来是被村妇算计了!”
    “啧啧,这女的家里还乱伦,那肚子的孩子到底是爷爷的,还是伯伯的呀……”
    “脏死了,这样的女人就该枪毙!不,她们全家都该枪毙!”
    “是啊,要不是刘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在找证据,怕是一辈子都得跟这个恶毒的女人捆绑在一起了。”
    渐渐地,这件事在学生中越传越广。
    甚至首都的几所高校学生,全都听闻。
    大家深深为刘宇宁老师鸣不平。
    刘宇宁本来在学生中就人气很高。
    教学方式极有个人风格,授课时引经据点,生动风趣。
    许多学生都爱上他的课。
    现在知道曾经喜欢的老师蒙受这样的屈辱,就像现在死忠粉知道偶像受委屈一样。
    必须要为老师讨个公道!
    加上曾经被宋春花辱骂殴打过的女学生们纷纷站出来控诉。
    学校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与报社记者和东临公安局核实情况之后,又征求了刘宇宁的意见。
    主动发布了一则替刘宇宁正名的通告。
    大概内容就是支持我校刘宇宁老师,并声讨了宋春花借由怀孕在学校寻衅滋事,多次殴打辱骂学生,造成恶劣影响。
    学校下场,新闻中的“刘某某”和“宋某某”的身份立马曝光。
    首都各报社记者们闻风而动,火速跟进。
    对于同一个热点事件,记者们当然得绞尽脑汁从各个角度进行挖掘。
    保证自己报社的报道是最新鲜、最独特的。
    很快,就有人挖掘到宋春花背后之人身上。
    宋春花作为一介村妇,没钱没门路,如何能住进军区大院?
    背后是谁在帮她?
    又有怎样的目的?
    各方知情人士开始陆续跳出来爆料。
    当然,一部分是孟真和刘宇宁提前安排好的。
    另一部分则是正义使者!
    其中就有军区大院的人。
    有人找到报社记者爆料:
    “你写的时候别提我名字啊,毕竟这事儿也算人家的家务事。
    要说那两人的关系,宋春花得叫刘宇宁一声表哥!这还得从刘宇宁父亲娶的后妈说起……”
    “宋春花开始是来大院投奔远房姑姑宋静芝的,就在家里住了几天,谁能想到搞出那一档子事。”
    “宋静芝平时在大院人缘还不错,没想到侄女这么恶心……”
    “嗐,后妈就是后妈,说不定老早就打着让远房侄女嫁进来的心思……”
    宋静芝慢慢浮出水面,出现在公众面前。
    刘宇宁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夸孟真了,每个传播节点把控得十分精准。
    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料,怎么循序渐进地把宋静芝拱到台前。
    简直把舆论那套玩弄得明明白白。
    在后世,看多了热搜,自己都能总结出来。
    一个事件背后的爆点不能一次全放完。
    要一点一点有节奏的放。
    最好爆料一环扣一环,
    吃瓜群众看得爽,热度自然就上去了!
    不过后世一个热点最多维持七天。
    但感谢八十年代这该死的信息传播速度。
    就这些料,孟真觉得至少能被热议大半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