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阅读至0%

第262章

书名:我在古代当大厨 作者:阳光茶香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6-22 03:31
    徐恒生也回敬道。
    “你又是谁?同样是客,主人尚未问话,这里何时有你插话之处?懂不懂规矩?”
    元结元大儒之前就已注意到徐恒生到来,但尚未来得及过问。
    “你是何人?因何时来我府上?”
    徐恒生起身朝元大儒躬身行了一礼。
    “我叫徐恒生,是来给元大儒您...献纸的。我这几种纸,价格便宜纸张也好,应能解决大儒修书难题。”
    一听到纸和修书,元大儒整个人精神为之一震。
    “纸在哪?拿与我看。”
    徐恒生便递出自己带来的五种纸,一一给元大儒解释着。
    “这三种名为宣纸,分生宣、熟宣、半熟宣,由纯树皮制成。”
    “这两种竹子制的纸,分为毛边纸、元书纸,您觉得哪种合适,我都能生产提高。”
    看着已经呆若木鸡的崔敦礼,和整个人都很激动的元大儒。
    徐恒生有种说不上来的成就感。
    凭一己之力,就把几百上千年缓慢发展才能成熟的制纸科技树,给提前点亮了!
    “来人...来人!给我拿笔墨来,我要试纸!”
    元大儒抓着的纸,微微颤抖着,发出细微的纸声。
    “徐恒生,老夫问你,你这样的例纸还有么?老夫今日若是在这纸上写字试验,待会你还能拿出例纸么?”
    元大儒反复摸着纸张,问道。
    “嗯,您随意写,这五种纸。我都有一些。”
    听到满意的答案,元大儒放松下来。
    一言不发开始试纸。
    崔敦礼简直不能相信,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竟还能献纸?还一下子弄出五种?
    他也在旁边看。
    徐恒生其实不用看,也能猜出元大儒应该选熟宣或者元书纸。
    原因也很简单,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很强。
    就类似餐巾纸那样,滴一滴上去,能湿着扩散一大圈。
    画画不错,但用来抄书,就不如熟宣好。
    熟宣滴一滴,墨汁是凝固的。
    至于竹纸,毛边纸写书效果很不错,物美价廉,用来制书,也很合适。
    至于元书纸。
    得名于...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
    所以才叫元书纸。
    在北宋真宗时期,就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
    这是规格很高的一种纸。
    颜色白、又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
    原本在古代,就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
    用来做书籍,想来元大儒也舍不得。
    “徐恒生,这毛边纸多少钱?”
    元大儒试写了好一会,突然开口问道。
    “呃?这几种纸里,毛边纸最便宜。”
    徐恒生不太明白,为啥元大儒选这个。
    “嗯,我比较了一下,觉得以书写来说,别的纸都太好了,就这毛边纸我看就挺够用。”
    元大儒爱不释手的摸着元书纸和熟宣,说道。
    徐恒生一看就懂了。
    “您这是...担心价格贵怕用不起,所以才选毛边纸,对么?”
    徐恒生无奈笑了笑。
    “老夫问你,这毛边纸,价钱几何?”
    元大儒却不似徐恒生那样神态轻松,郑重问道。
    徐恒生沉吟几秒。
    竹纸,原料只用当年产新竹,用石灰等沤制。
    竹子不值钱,唯一值钱的,就只有人力,每人每天几文钱都觉得很高的当下。
    成本几乎趋近于零。
    “我若是正常卖,最少也要五文钱一刀(一百张),但您若是买的多,批发价两、三文钱一刀,就可以了。”
    纸这东西,薄利多销,徐恒生就算压的低,也有得赚。
    “这...这么便宜?!”
    就算活了六十多岁啥大风大浪都见过,元大儒还是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你怎么可能!能卖这么便宜!你到底是谁!”
    这么便宜的纸,让崔敦礼无法相信是真的!
    他家卖的最便宜的纸,一刀也在一两银子以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崔敦礼连连质疑。
    元大儒屡屡被打扰,显然有些不高兴了,似乎要喊人送客。
    徐恒生更是看着他都烦!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家卖的厕纸,一斤一文钱,长安百姓都买了用,你难道不知道么?!”
    徐恒生哦了一下。
    “对,你这样的世家公子。上完厕所大概都是用绢丝绸的吧?”
    徐恒生早就注意到,元大儒身上的衣服,都不是丝绸的。
    “来人,送客吧。”
    元大儒的耐心已被消耗完了。
    “原来是你小子!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怎么还没进大牢!你还在猖狂!”
    崔敦礼眼睛都红了,他们家早就看这个纸作坊不爽了,一直在催促京兆尹方面把人把作坊干掉,没想到人竟然还跑这了。
    京兆尹是干什么吃的!
    “敦礼!不得放肆!你这样成何体统!你以后不许再来找老夫了!”
    “送客!”
    生起气来的元大儒威严震慑,崔敦礼气的脸色涨红却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有你这纸,年后我便能面奏圣人,可以开始修书啦。”
    元大儒笑得脸上褶子都像菊花一样开了。
    徐恒生心中大定,拱手道,
    “那我即日便开始准备造纸...只是,需要请您帮忙,让京兆尹把我的纸作坊伙计,都放出来才能制作...”
    徐恒生将造纸作坊抓人事情的经过,详细说给了元大儒。
    元大儒认真听完了徐恒生的讲述。
    “你若造别的卖,我身为大梁朝官员,也不会管你许多。但...”
    元大儒一生以书学为伴,读书人特有的古板较真。
    徐恒生听了自然是点头的。
    “但你售卖的是纸。这是利民利国的好事。”
    元大儒脸上带笑,微微侧身,小声对徐恒生道,
    “不瞒你说,你家卖的那个厕纸,我让仆从买了几十斤。”
    徐恒生想笑没敢笑,只好使劲绷着脸,故作平静道,“您买这么多做甚?”
    难不成这老人家也学后世那些人,一遇到卫生纸降价时候,就买够一两年的量,屯家里?
    “唉,老啦,老是用竹厕筹,谷道也受不了啊,遇到这么好用的东西,我可得多买点,多屯点,备家里,万一将来买不到那可如何是好?老夫是做不出用那丝绸绢布当厕筹的事,难得遇到这么好用的东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