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阅读至0%

第254章

书名:我在古代当大厨 作者:阳光茶香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6-22 03:31
    普通学子除了互相交流,根本没法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
    为何古代世家大族子弟就是比平民弟子科考成功率要高的多。
    便也是有这个原因。
    家里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错题习题集,绝非普通农家弟子浅薄底蕴可比的。
    更何况徐恒生手里公主殿下给他的习题集。
    更是集合了整个大梁朝优秀的学儒高.官久读诗书的人,亲历的作品。
    徐恒生日夜被这些眼界高超的人熏陶开阔,早就不是这些普通学子能追赶的了。
    大家都是马上要科考的人。
    千军万马拼到长安考进士,自然都是识货的人。
    知道徐恒生这个回答的含金量,对普通人来说何等宝贵。
    深施一礼,其实对这些学子来说,已经是很矜持的行为了。
    要是私底下,恐怕他们为了学更多,哭喊着求徐恒生都有可能。
    徐恒生淡笑示意大家不必客气,都是读书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不必这样。
    他毕竟才十七岁,这些学子中有些都三四十了。
    徐恒生可不好意思接受人家这样礼节。
    与众人作别,徐恒生回到家中,依旧是每日看书学习。
    不过那林家客舍,暂时是不会去了。
    徐恒生可不想再被人抓着问了。
    徐恒生这边日子过得平淡,但对整个长安学子来说。
    却不亚于一块巨石砸入湖面的效果。
    那天客舍质问的事,短短一两天时间,就传遍了学子圈。
    一开始,大家只是当个饭资闲谈。
    但稍微深入一讨论,识货的人,立即就发现了这里面的巨大价值。
    于是众多求学心重的人,便千辛万苦找到当日客舍在场的人。
    让他们回忆复述写出徐恒生的答案。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就算大家都是读书人,也没人能瞬间就记住别人说过的全部话。
    好在长安城学子众多,最不缺的,就是那些一心想考中的人。
    这些人颇花费了一些钱财精力,倒也将徐恒生的答案,收集全了十之八九。
    然后这份回答,就以一个不算低的价格,在长安考学的学子间传播。
    没过多久,就已到达人手一份的程度了。
    据说好些文气不发达的外省学子,更是痛哭流涕激动不已。
    若是早些年知道这种思路,何以至于累年屡考不中?
    又有好事者,千方百计打听到了作者名为徐恒生。
    甚至还特地买炷香,对天点燃,感谢老天指点徐恒生帮助众多学子,积了阴德。
    这些事,徐恒生是不知道的。
    他现在除了每天晚上看书,剩下的时间,便都在造纸作坊里。
    他要为科考的事,做赚钱的准备了。
    日子已经到了十一月了。
    正常年份的情况下,这科考日,是要等来年二月,在长安礼部贡院统一考试的。
    然而今年稍有不同。
    因此事是以饥荒起的额外加试。
    所以科考日子,便打算要提前到十二月。
    眼下已经是十一月,众多科考学子,便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关于考试的一应用具了。
    虽说徐恒生不用参加科考。
    但在这样的全民谈科考的热度带动下,他也对科考有了一番很深刻的了解。
    了解的越多,徐恒生就越感慨,这女皇陛下对自己那是真的不错。
    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真的是一件让所有人读书人都羡慕的事。
    但凡是听过、或者亲自参加了科考整个流程的人,无一不是满脸感慨状。
    大梁朝的科考,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状态了。
    和历朝历代一样,科举考试,都同样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考帖经,第三场考策文。
    总共三天时间。
    也就是说,从考试开始进了贡院,学子就要在贡院里吃住三天,直到考完试,才能出来。
    贡院这个地方,徐恒生在去大官署时候,也曾进去过。
    反正都是在皇城里,徐恒生身为大官署临时官员,找个借口进去,不难。
    看了之后,他才知道。
    这三天考试,所有学子都要自带被褥、笔墨、吃食、取暖的木炭做饭的炉子,还有水。
    而且每个人带的分量都有严格限制。
    不仅严格限制,到时还会非常彻底的夹带搜查。
    比如衣服不能穿皮制,只能穿单衣,被褥也不能太厚等等要去。
    总之,这科考,是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双重的考验。
    徐恒生在感慨之余,便又想着重操旧业,赚点钱。
    他可以卖暖宝宝卖压缩饼干和风干肉干呐。
    最近徐恒生的造纸作坊,生意非常好。
    尤其是这厕纸。
    以前徐恒生上厕所,他都不想去回忆。
    就用竹子做的长条厕筹擦菊花,用完过过水,再继续用。
    这样的日子,终于在造出厕纸之后,拯救了自己的小菊花。
    这一文钱一斤的纸,听陆活他们说,凡是长安过日子能有余钱的正经人家,都买了。
    将近百万人口的长安的厕纸消费。
    徐恒生现在每天入账银子已经在二十两以上了。
    要不是这作坊的产量还没开到最大,沤的原料有限...
    徐恒生觉得哪怕他每天生产一百两的纸,也是肯定能卖完的。
    因为天冷,这纸的生产沤制,都不太高。
    陆活他们也都觉得挺闲,徐恒生便打算乘着这不忙时候,弄点副业赚一波考试钱,也满不错。
    压缩饼干的机器,徐恒生也一路波波折折,从紧水村到安益县都带来了。
    现在只要将压饼干机器直接搬到造纸作坊里,就可以直接做出来。
    至于那暖宝宝,徐恒生找不到铁粉来源,也没有铁矿啥的,挺让人头疼。
    他想来想去,便让陆活带着小伙伴,去找人打听打听。
    这长安城附近有没有废弃铁矿之类,他也特地交代,只要有铁粉存在,也都可以的。
    反正现在日日都有钱进账,只要是不违禁的东西,徐恒生都能买得到。
    焦急等待了好几日,就在徐恒生觉得不抱希望之时。
    陆活告知徐恒生一个消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