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阅读至0%

第6章

书名:走风口 作者:idlemage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4-30 21:50
    学刀,学面,
    两者,本无优劣之分。”
    “那学刀能娶得那天下第一伎么?”
    钟贰突然问阿七这个深奥的问题。
    “难!”
    “如何个难法?“
    “你已过了身体发育的黄金年龄,错过了肌体塑造的最佳时期。除非有超人的毅力,否则,难以出人头地。”
    “那学面能娶得那天下第一伎么?”
    “悬!”
    “这又是如何个悬法?”甘福瑞也忍不住问。
    “试问你自己,愿意嫁给一个抻面的大厨么?”
    好像还真不愿意,甘福瑞仔细寻思着。
    学刀,以后便是刀光剑影的日子,刀从血里来,刀入肉里去。
    学面,便要耐得住这碌碌人生,滚滚尘世。
    任何人的生命里,都没有容易二字。
    “那我学刀!”
    钟贰想了一下,突然下定主意,想想这乱世,必然需要武艺傍身。
    “二狗子,你可得想清楚了!”
    朱少作为铁兄弟,有必要再提醒他一下,“有句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个不挨刀?这刀,可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
    “学以致用咧,一旦学了那刀,便算入了江湖。所以,你这瓜娃子,可是想清楚了?”甘福瑞也在钟贰旁边郑重地说到。
    “用一把菜刀,让人吃好喝好,养家糊口,过上有滋有味的日子,未尝不比在江湖上挨刀幸福。”阿七也说到。
    钟贰心中却早已有了打算,握了握拳头,便提起了灶上的菜刀,在手掌上一划,滴血为誓。
    “富贵险中求,自己选的,哪怕什么一路荆棘!既然要出人头地,这刀,我便提了!”
    钟贰提着菜刀,走到阿七的面前,便要跪下拜师。
    阿七却只用手轻轻一拂,便将钟贰推开。
    “我只带你入门,休要这般聒噪。”阿七倒上一杯酒,继续慢慢说到:
    “这普世刀法,讲究细腻动作,需要相当的肌肉控制,孩童时期随着身体生长,肌体塑造,能形成很强的肌肉记忆,事半功倍。”
    “所以说,学刀要趁小。”甘福瑞凑过来也说道,“当世刀法重视炼体,便是要从那孩童抓起,弓步扎马,依照二龙戏珠、老汉推车、饿虎扑食、白鹤亮翅等固定招式,反复锤炼,达到肌体强化和记忆的目的。
    尔后经师父指点,配合各自的内功法门,幻化出厉害刀法、剑法等,有悟性的高手需要花上很多年,才能体会其中的功法奥妙,自成为派系。然而年岁一大,身心成形,便丢了那童子的体质与悟性。虽日夜修习,仍难以功成。
    而你,已经过了年岁。除非天赋禀异,否则,难以出人头地!”
    钟贰心里一沉,心想自己这岁数才开始练刀,恐怕是难以达到顶尖儿?
    钟贰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白吃白喝长了这么大,却没学个手艺。扪心自问,自己好像也没有个什么天赋禀异。
    “但是!”
    阿七用两指捏起酒杯,“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天赋禀异,只不过是孰能生巧而已!”
    钟贰一下听得热血沸腾:
    “是啊!考虑什么天赋禀异?一切都来于自己的努力!一个字儿,拼就完了!专心练个几十年,傻子都能练成神!现在起,我就一心一意,定要把这刀法,练到顶尖儿!”
    钟贰心里想着,手上笨拙地舞了两下菜刀,算是给了阿七一个承诺。
    “但是!”
    阿七说完微微一笑。
    阿七的“但是”两个字,又吓得钟贰心里一跳。
    “我的刀法,与那普世刀法,并不一样。”
    阿七的话总是说一半,让钟贰的心情七上八下,好不刺激!
    “哪里不一样?”钟贰赶忙问到。
    “我的刀法,重意不重形,
    百般变化,不离其宗,
    纵使八万四千法门,皆归于一心。
    炼心意,即知法。
    因此,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那我还有希望,练到那顶尖儿?”
    “只要肯下工夫,便可换得任何东西。”阿七舔了一口酒,“但是!”
    钟贰喉头一甜,被阿七的“但是”给虐了。
    “要跟我学刀,便要先学这面!”
    钟贰听后翻到在地。
    “既然都是学,那为什么还这般折腾,费尽心思地选刀选面?”
    “不一样,你要是先选面,便学不得这刀了。”
    阿七白大褂一抖,从皮裤腿子里抖落出来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绢面封皮有些脏旧。
    “用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被情绪所左右,从而失去理智,丧失判断力,你将永远止步在这刀刃之上。”
    阿七将书递给了钟贰。
    “我的刀术,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水准,但是却始终无法触摸到刀刃的边缘,无法掌握它。我便是从这本书中,悟出了三藏刀法。”
    钟贰接过书来,欣喜若狂。
    “贵人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成就,便真的只能靠你自己。”
    破天荒地说这许多话,阿七只感觉有些累,独自走开了。
    钟贰手心里捧着这薄薄的小册子,奉作至宝,不知该怎样拿着好,只是莫名地突然感觉到,自己欠阿七的,怕这一辈子也还不完。
    甘福瑞感到十分好奇,便赶紧凑过头来斜眼一看,念到:
    “《三藏法术》?”
    甘福瑞突然抬起头,目瞪口呆地望着阿七远去的背影,表情里五味陈杂。
    朱少一听,便也跑过去抢了过来,翻来翻去,拿在手里,眼睁睁地看着封面上的四个大字:《三藏法术》!
    “怎么了?你们俩怎么都这个样子?”钟贰有些迷惑。
    “《三藏法术》这本书,呵呵呵,额好像在哪里见过!”
    “哪里见过?怎么可能!”钟贰把书抢过来,吃惊地问。
    “这破书,寺庙里多得是,那些个僧人,见人就发这本小册子,还不要钱,名之曰修福报,传经颂法!”朱少补充到。
    “这本书多得是?”
    “何止多得是?还不要钱!有的人家,还会把这书挂在茅坑里!”甘福瑞瞪眼说到。
    “为什么要挂在茅坑里?”钟贰没想明白。
    “因为这种小册子白送,不要钱,也没别的用处,便有些不敬之人,把这书挂到茅坑里的墙上,一页页撕下来擦屁股!”
    甘福瑞撇着嘴,好像闻到了书上的屎味儿。
    钟贰瞪大了眼,不相信这竟是真事,手中至宝竟被人用来擦屁股!
    “阿七这汤面儿,可能算是天下第一,
    但是他这刀法?额可是从来没见过!
    能派上个用场么?
    “尘世八万四千法门,皆起于一心,出自六识。
    眼识,即见色之是。
    耳识,即闻声之是。
    鼻识,即嗅香之是。
    舌识,即尝味之是。
    身识,即感触之是。
    意识,即知法之是。
    依于眼、耳、鼻、舌、身、脑六根,
    接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所生之识有六,视、听、嗅、味、触、意,
    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
    通三藏理,断三界欲,
    得六神通,具八解脱,
    终不以胁……”
    --《三藏法术》
    钟贰打开手中阿七给的小册子,认真地读了起来,书中皆为弘扬佛教的佛学经论,凡是有艰深之理,都用浅显的词语解释明白。同时,在字里行间,有人用小楷做了阐释,不知是不是出自阿七的手笔:
    调味的技艺,烹饪的艺术,料理的个性,无不关乎色、香、味,但这仅仅是美食的标准……
    当烹饪技术升华而想做出一道完美的菜式,便要打开食者其他三识:听、触、意,接三根:耳、身、脑,三显三藏……
    食物便不仅能满足胃口,更能激起脑中的共鸣,身体的感情……
    酒肉穿肠,感天悟地……
    这哪里是刀法?这明明是美食心法嘛!
    但钟贰感恩于阿七,仍然把这本书奉为至宝,日夜潜心钻研。
    接下来的日子,阿七便把揉面这项活计,单独给了钟贰来做。
    玄微通道。
    揉面是制作汤面的基础,也是关键。
    揉面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
    其中的灰,实际上便是碱,却又不是普通的碱,是用蓬草烧制出来的,俗称蓬灰,加进面里,使面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
    而且通过揉面,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把握面团整体的态势,感知面团里的水面均匀,何处刚,何处柔,刚柔并济,拉出来的面条才能够爽滑透黄、筋道有劲。
    面摊儿也渐渐上了许多新品,汤面、抻面、手擀面,烩面、捞面、刀削面……
    钟贰日夜和面,勤练不辍,即便睡觉,梦里也把旁边的朱少给揉得死去活来。
    这日子一天一天过,银子也一天一天赚,日积月累,茅屋炕上的银钱,已经把三人给挤下土炕去了。
    这天,钟贰望着这许多银钱,突发奇想,蹦出一句话:
    “咱们是不是,也该盖个大酒楼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