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人心黑暗 阅读至0%

第22章 人心黑暗

书名:13级海啸之后 作者:14级海啸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09 03:40
    鲜有人知,海啸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一样,也有一套标准的分级体系。
    这个体系最初是由岛国科学家,也就是全球所有国家中受到海啸袭击最多的国家,岛国,由他们的国家所建立的。作出这个分级的人名叫渡边伟夫。
    这也是一个鲜有人知的名字,在中文网站的权威“XX百科”下,这是一个漫画家的名字。但是叫这个名字的人却不止一个,还有另一个同名不同姓,而且更不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渡边伟夫,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很遗憾的是,海啸这项科学事业的研究,建立在无数次灾祸之上。
    岛国由于其地理位置,是全球遭受海啸袭击最频繁的国家。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史诗级的1960年强震,也就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其引发的海啸就横跨了两万公里的太平洋,袭击了岛国。
    对于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的烈度分级,都按照指数标准增长。
    比如,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6级地震的38倍,而8级地震则是7级地震的38倍。
    换言之,地震强度+2,释放能量提高约1000倍(38*38)。
    这是一个以数字38为底的指数形式的能量增长。
    同理类比海啸。
    海啸强度+1,则能量提高四倍,也就是以数字4为底的指数增长形式。
    而最直观的海啸浪高,则是以数字2为底的指数增长形势。
    徐亮默默的坐在车中,仔细再互联网上搜索着相关的资料,现在4G网络也不太好,时断时续,然而重要的是,他越看这些数字,心里就越凉。
    他看到端寒在实验数据的报告上,写上了海啸预估等级——13。
    13级海啸?
    这是多大的海啸?
    徐亮上学的时候学习很差,除了数学。因为数钱真的是一项特别需要数学天赋的技能。所以徐亮也在这方面格外用心。
    13级海啸……他仔细的在心里面算了无数遍。
    如果1级海啸按照1米浪高计算,那么13级是多少?
    就是2的十二次方呗。
    拿出手机算了一下,他得到了一个数字——4096。
    单位是米。
    似乎不太直观。
    徐亮想了想,4000多米到底有多高?
    如果是说4000米有多长的话,那么操场跑十圈就差不多了。但是有多“高”这个问题……小时候的住宅楼是十层,不到40米。纽约的帝国大厦高,400多米,是上世纪2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
    现在的世界最高建筑是迪拜塔,800多米。
    那4000多米什么概念?
    5个迪拜塔?
    徐亮想了想,关键这他吗的是海啸啊!
    是浪!
    浪高五个迪拜塔?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4000米!
    海浪冲到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是8000多米,海啸冲到半山腰?
    徐亮越想,越觉得冒冷汗。
    对4000米他没什么概念,但是想到这些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徐亮的冷汗越来越多。
    十年前流行一部片子,叫《2012世界末日》里面好像是有大海啸,当时还号称是《阿凡达》之后3D特效做的最好的片子。最近的《星际穿越》里也有这个景象,是上千米的水墙。看着确实挺吓人的。
    但那玩意儿是电影院啊!
    毕竟还是嚼着爆米花喝着可口可乐,感觉太吓人的时候就调戏一下旁边的妹子撩一撩帅哥,就过去了。但是这一次,貌似是真的?
    徐亮揉了揉太阳穴,问端寒:“真有13级?”
    端寒坐在副驾驶上,她最开始没说话。然后,她把两份报告全部交给了徐亮。
    “你可以看一下这两份报告,一份是我做出的分析,另外一份是研究所的科学家,很可能是徐院士做出的分析,你对比着看。”
    徐亮认真的看。
    徐亮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数据分析报告。但是这一次他看的格外认真。
    端寒是直接在报告处标上了海啸等级“13”的数字。
    另一份报告则没有显示等级,而是通过全球海底可燃冰的总储量,氧化剂数量的猜测,海啸释放的能量,高度,重力,冲击力等各种因素,给出的比较综合而详尽的分析。这也是比较正规的论文写法。
    但是结论是一样的,两份报告都认为:如果全球海底可燃冰全部被引爆,那么引发的海啸的高度,将达到4000米甚至更高。
    全球将毁灭。
    徐亮认认真真的看完,然后抬头看着端寒。俩人的眼神儿终于对在一起。
    上一次老端用这么认真的眼神儿看着自己是什么时候了?是她第一次搞对象被自己搅黄的时候了吧?多少年了已经?
    徐亮在她的眼中只看到了严肃。
    徐亮想了半天,终于总结了一句:“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一直生活在火药库上?”
    端寒:“是的。”
    徐亮:“海底下藏着比世界上所有核弹的当量还大的化石燃料?”
    端寒:“是的。”
    徐亮:“只要一个火星子,即便是水里面的火星子,这些化石燃料也能全爆炸?”
    端寒:“是的。”
    徐亮:“而且只要一炸,就是几公里高的海啸!”
    端寒:“是的!”
    徐亮:“全世界玩儿完!我偷那么多东西白偷,反正也得死海啸里!”
    端寒重重点头!
    徐亮终于按捺不住,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我就纳闷了,到底这个最开始的火星子是从哪来的呢?”
    他的问题并非没有道理,其实非常关键,而且耐人寻味。
    全世界大洋底的可燃冰总储量可供全人类使用接近1000年,其形成是因为百万年来海洋中的有机物沉淀经过微生物的反应最终纯化为甲烷,并以水合物的方式聚集在海底。这个过程从海洋形成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所以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在理: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这些甲烷都不炸,就偏偏在这会儿要炸?
    “这我分析不出来。”端寒,“科学分析不是瞎猜,我必须有数据才行。但是我知道一件最基本的猜测!”
    “你说。”
    端寒:“既然这些近海处的水和甲烷富集矿全炸了,而且是不明原因的炸了,远洋深海处的甲烷富集矿就也有了炸的可能性!”
    徐亮无奈道:“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猜测,我们暂时不知道这些矿为什么会炸,但我知道人类活动是没办法同时引爆这些矿的,而且你说的很对。只要一个炸了,别的就有炸的可能,无论我们是否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端寒:“所以了,老大,你给个话儿吧,现在怎么办?”
    徐亮:“问题不是我们现在怎么办,而是先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办的,比如……那些军队。”
    端寒:“军队?”
    徐亮叹了口气:“还记得吗,我跟你说的。这些事情全部是连在一起的啊。你想到没有?”
    端寒脸上露出莫名的表情,然后她沉思一下,接着恍然大悟。
    徐亮冲她做了个无奈表情:“想明白了?”
    “明白了。”
    徐亮:“人心黑暗,是不是?”
    端寒点头,可是又有点犹豫:“我……”
    徐亮拍拍她肩膀:“别想了。咱俩分工明确,还记得不,你管技术问题,我负责其他问题,你就别想这些事了。”
    端寒:“老板,我还是觉得……”
    徐亮打断她:“我来把事情安排一下,我想到几个不错的方案。如果后面真的会发生这种级别的海啸……或许我们想些办法,也有度过的可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