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空前火爆 阅读至0%

第37章 空前火爆

书名:人生回档,开局妹妹被绑架 作者:天线嘚嘚B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4-30 06:13
    张显贵65年出生,他的名字是他爹用两斤鸡蛋求村里的老知青取得,寓意就是希望他以后能够飞黄腾达,人前显贵。
    可惜张老爹的愿望至今还未能实现。
    张显贵家是地道的三代农户,或许放在几十年前,这样的家庭成分在当时社会很吃香,但是现在不成。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民收入富裕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开放了,但是心也野了,渐生出以金钱衡量身份地位的拜金苗头。
    农民贫寒,就要挨白眼。
    沿海自近代以来都是富裕的代名词,即使是在粤省的农村里,张显贵也从小就听说了无数珠三角一夜暴富的传说,仿佛那里遍地都是黄金,弯腰就能捡到。
    等到他十五岁之后,为了以后不遭人白眼,毅然决然地怀着‘为什么下一个发达的不能是我’的信念前往深城闯荡。
    年轻人追梦是好事,但是过程中往往会遭到社会无情的毒打。
    来时雄心壮志的张显贵刚下班车,就被社会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身上带的57元6角3毛5分生活费,居然在车上被人偷了!
    站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身无分文的张显贵近乎绝望。
    好在命不该绝,80年代的深城确实是机遇遍地走,这不车站门口就有不少头人在帮各大工厂招募劳工。
    然后张显贵就糊里糊涂地成为一名光荣的打工人。
    虽说暂时有了落脚点,但是工厂打工也是真的累。
    朝九晚九是常态,更别在那个连劳动法还没出台的80年代提什么劳动保障。
    被克扣工资是常事,还得经常挨车间小组长打骂。
    张显贵咬牙坚持了两年,最后还是不堪重负,灰溜溜地跑回老家。
    只不过也不能说这两年的打工生涯毫无收获,至少他的眼界比大多数没出过县城的同龄人开阔,自觉见识过花花都市,虽然两年里他几乎没出过工厂。
    当一个人眼界开阔,自然就不安现状,道听途说了太多深城的财富神话,想再让张显贵好好务农,无疑是比杀了他还难。
    靠着两年打工的积蓄,张显贵野心勃勃地干起了水果生意,企图在县城里复制深城的成功案例。
    然而想法虽好,现实却很残酷。
    张显贵做了两年水果生意,成功从一无所有变成负债累累。
    再次遭到生活吊打的张显贵终于心灰意冷,也终于肯沉下心回老家务农了。
    当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了七八年,才终于还清了债务,期间还娶妻生子。
    每当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张显贵既欣慰,又忧愁。
    他很担心儿子将来会步他的后尘,一辈子都困在农村里。
    为了给儿子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他咬咬牙,决定再次进城创业。
    有过两次失败经验的张显贵总算学聪明了,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大生意经,脚踏实地地选择了走鬼烧烤摊生意。
    走鬼走鬼,这个词最早是港区人用来逃避城管的暗号,后来被人们专门用来形容摆地摊的流动小商贩,也是粤语里对摆地摊的一种叫法。
    不得不说这个词还是非常贴切的,每次遇到城管出巡时,张显贵感觉自己比鬼跑得还快。
    虽然小成本生意很艰难,但是好歹他还是跌跌撞撞地把儿子培养长大,兔崽子也蛮争气,从初中起就考上了县城唯一的重点中学一中,这无疑是对张显贵辛苦付出最大的肯定。
    未来可期,原本张显贵想着再熬几年,等儿子的大学三年学费有了着落,他就再次回家种地。
    那种提心吊胆的走鬼摊生活,谁爱过谁过,他不伺候了!!
    结果没想到,几天前儿子突然兴高采烈地给他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同学准备搞一个美食街,可以免费提供百货大厦的场地,每天只抽取营业额百分之一的抽成,而且还垫资帮忙搭建摊位。
    听完后张显贵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毕竟吃过太多生活的亏,让张显贵不敢再相信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
    但是儿子又说得信誓坦坦,不禁令他有些心动。
    说实在,如果能有块瓦这头,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呢?
    做了这么多年的烧烤摊生意,张显贵对自己的手艺是非常自信,也曾经幻想过存钱租个铺面,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不再受执法部门的鸟气。
    但是租金实在太贵了,以前他不舍得,现在就更不舍得了。
    为了给儿子供书教学,他只能把梦想抛弃。
    只不过当他已经准备躺平的时候,居然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让他怎么能不心动。
    再三向儿子询问确认,儿子都一再保证,并且说明这个想法是城里风头最劲的新贵袁老板的儿子提出的,张显贵顿时吃了颗定心丸,迫不及待地让儿子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讨要一个名额。
    儿子张国斌乐呵呵地答应下来,然后再让老爹去联系其他有兴趣的小摊主。
    张显贵一听还有这好事,当即拍胸口保证,肯定不会让袁公子失望,到时候绝对能拉来几十个各色摊主。
    从那以后,张显贵就开始费尽心思地准备,数着日子等美食街开业。
    当今天顺利入场,生意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时,他都仿若置身梦中。
    “嘿,老张,今晚生意怎样?”
    隔壁卖牛杂的摊主忙里偷闲,趁着歇口气的空隙喝口水,见到老张在发呆,忍不住问了句。
    张显贵回过神来,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心花怒放地说道,“那简直好得不得了!你知道吗,我为了今天开业足足准备了平时三天量的食材,才多久的功夫,食材几乎就卖完了,放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
    牛杂摊主也笑呵呵地回道,“是啊,谁能想到搞出美食街这种新奇模式,一下子就把全县城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我家的食材也快卖完了,看来明早还得去菜市场抢货了,呵呵。”
    张显贵饱经风霜的老脸几乎笑成花,一边翻着烤炉上的烧烤串,一边说道,“还得是读书人头脑聪明,打死我都想不出这么叻的主意。”
    这时候牛杂摊主突然想起什么,惊奇地问道,“老张,听说袁公子是你儿子的同学,他真的只会抽百分之一的营业额提成吗,可别见咱们生意火爆就临时提价,那样就不地道了。”
    张显贵听闻当即不悦道,“你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玩意?以袁公子的家世,至于惦记我们这仨瓜俩枣吗?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钻研点新菜式搞好生意!”
    牛杂摊主挨了训斥尴尬笑了下,赶紧将功补过拍马屁道,“瞧我这臭嘴,就是不懂说话,老张你别介意哈,我无心的。你可是生了个好儿子,能认识到袁公子这样的贵人,将来肯定出人头地。呵呵,不说了,客人催了,我得去忙了。”
    张显贵也没放在心里,乐呵呵地笑骂道,“谁还不知道你牛杂平出了名的嘴臭,忙你的去!”
    两人吹牛逼一会的功夫,摊位前又多了好几位新客人,纷纷打起精神招待客人,重新投入劳累并快乐的忙碌工作里。
    ……
    另一边的大促销卖场,一个大腹便便,戴着粗大金链子的中年胖子站在场地边缘,目光死死地盯着会场里堆积如山的打折商品快速减少,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这个充满暴发户气息的中年胖子正是秦俊的老爹秦三金。
    秦三金和张显贵不同,他的爹妈都是铁饭碗的国企员工,自小家境富裕,从未为三餐忧愁过。
    虽然两人都有过去珠三角打拼的经历,但是秦三金可是实实在在地发了财,赚了第一桶金才回县城开超市。
    比起已经被生活磨平菱角的张显贵,秦三金还保持着进取心。
    他也渴望把自家超市发展成类似沃尔玛那样的跨国零售巨头,但是还没等他完成第一步想法,成为本地零售巨头,马上就迎来了人生最严峻的考验。
    几个在外地发了大财的老板见秦三金的超市生意火爆,马上跟风入场,甚至为了抢夺客源打起无耻的价格战,顿时就杀了秦三金一个措手不及。
    没办法,玩儿超市零售,最关键的就是价格比拼,讲究赢者通吃。
    只要资金链足够坚挺,就能靠价格战赶绝对手,从而笑到最后。
    很不幸,秦三金虽然这些年赚了不少的钱,但要论资金规模,他还是比不上那几个靠灰色手段发大财的老板们。
    几年下来,他的身家已经缩水小半,显然已经处于独木难支的边缘。
    虽然明知必败无疑,但是秦三金也不怂。
    不是想赶绝我老秦吗,嫖鲁卖(本地土话,意同草泥马),那就来吧!
    不争炷香也要争口气,拼着倾家荡产,秦三金也不让对手好过。
    秦三金斗志固然可嘉,奈何却始终无法抹平实力上的差距。
    眼看自家超市客流日减,生意逐渐凋敝之际,他也接到儿子的及时来电。
    大促销?
    特么的,老子不是天天在和竞争对手搞促销么,这有什么好搞的?
    但是慢慢的,他很快就意识到不同了。
    做为商人来说,秦三金无疑是合格的,他当即就在儿子秦俊的话语间抓到重点信息。
    独家入场?
    赛道超车?
    这两个超前的概念瞬间让秦三金欣喜若狂。
    如果袁飞羽真的能按照秦俊所说的那样搞起大促销,他何愁不能反败为胜呢?
    只不过在策划没真正落实前,他还是抱着本能的怀疑态度。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谁能想到靠着送一些快到保质期的鸡蛋,居然不到一个晚上的时间,足足卖出以往一个星期的营业额,这简直就是离谱!!
    想到这里,秦三金不禁有些妒忌儿子。
    他真是交了一个不得了的好兄弟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