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我把决定告诉了谢安:“我心愿已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明日准备回钱塘县,过回自己闲人的生活。”
谢安说:“贤弟现在是吾辈之楷模,不考虑在建康建功立业吗?”
我说:“我乃一介草民,胸无大志,只想安逸的生活下去。”
谢安说:“既然贤弟心意已决,我也不必强留,他日我必经常拜访,不要弃兄烦。”
我说:“安石,乃吾挚友,欢迎还来不及。”
谢安说:“兄有一心愿,望贤弟成全。”
我说:“安石,有何事直说?”
谢安说:“兄愿与贤弟义结金兰。”
我说:“这有何难,选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可好?”
谢安说:“甚好。”
谢安马上让人拿来一炷香点上,我们俩下跪,同声说:“黄天在上,厚土在下,谢安和富君洋今天在此义结金兰,歃血为盟。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有违背,乱箭穿身,不得好死。”磕下三个小头。
我说:“我一十有六,(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应该几岁,瞎报一个小的,他大我一千多岁,我还是当弟吧!)
谢安说:“我二十有二,我就当你大哥了。”
我说:“大哥。”(这个便宜真是赚大了,我成东晋将来大名鼎鼎的谢安的小弟,好有成就感呀!)
谢安说:“贤弟,今天我们两兄弟畅所欲言,不醉不归,”
我说:“小弟一切都听大哥安排。”
谢安拿起酒杯对我说:“贤弟,大哥先干为敬。”
我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让这段时间的不痛快都让他随风而去吧!
我对谢安说:“我离开,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桓伯子,本答应其父要教导她姐弟,但真是有心无力。”
谢安说:“那小妮子,年虽少已有英名,可惜是女儿身,要不必是我大晋栋梁。”
我说:“小小年纪,已经敢与父上阵对敌,胆量胆识过人。我走之后,请把这封信给她,毕竟可以见到南郡公主要感谢她给我递话,才能圆我心愿。”
谢安说:“我必转送桓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