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年羹尧救藏战准 阅读至0%

第99章 年羹尧救藏战准

书名:大清黄昏 作者:气质阿鑫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1-28 14:43
    却说玄烨召见,关子仪领着年羹尧,直接进宫去了。
    二人走向养心殿,还没等进去,便撞见玄烨,正欲请安,被玄烨止住。
    “皇上,”关子仪看向玄烨,问道,“召臣何事?”
    玄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奏折,递给关子仪。
    关子仪伸手接过,打开奏折,只见上面写着:“臣郑克爽,有本启奏吾皇:臣之祖父,尚葬台湾,远离故土,是以祖父思乡心切,常托梦于臣。臣虽无德,却也以孝子自诩,今祖父之托,臣安忍拒绝?是以恳请皇上批准,将臣祖父之墓,迁至大陆,臣之孝心已表,虽死无憾!”
    关子仪看毕,将奏折递还给玄烨。
    玄烨接过,放入袖中:“爱卿以为如何?”
    关子仪淡淡一笑,答道:“不如准了他。”
    玄烨看向他,笑问道:“爱卿做事儿,向有章法,不知今日之事,可有说辞?”
    关子仪拱下手,随后侃侃而谈:“大陆与台湾分开许久,皆是郑氏所为,今郑克爽欲迁坟于大陆,可谓是台湾重回祖国!”略顿一下,感慨道,“此坟一迁,又可使当年多少入台百姓之心,重归大陆啊!”
    “好!”玄烨将两只手拍到一起,连拍几下,啪啪作响,“就听爱卿的。”言讫,转身看向小柱子,“令白晋等人制作地图时,将台湾划入。”
    小柱子喊声:“嗻。”,随后转身而去。
    于是乎,康熙三十八年,玄烨派御林军护灵归葬,并赐以挽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关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八年后,郑克爽病逝,年仅三十七岁。
    就在郑成功之墓迁回大陆时,孔尚任历经二十年创作的《桃花扇》终于写成。
    郑克爽已死,身后之事不足叙述。孔尚任写成《桃花扇》也无需再说,单说关子仪向玄烨举荐年羹尧一事。这玄烨认为年羹尧之才远在关子仪之上,当场任命其为四川巡抚。
    “什么?”关子仪瞪大双眼,不可思议地看向玄烨,心道,“当年我吃了多少苦头?遇到多少绊脚石?才有今天这么一个虚名,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封疆大吏,唉,果真是时也!命也!”
    年羹尧听后,直接傻了,愣在那里。
    关子仪最先反应过来,用胳膊肘碰一下年羹尧,小声说道:“还不谢恩?”
    年羹尧这才反应过来,直接跪在地上,磕头如山响:“微臣谢主隆恩。”连磕几个响头,再抬头时,额头早已是鲜血淋漓,但见地上青砖,竟被鲜血染红。
    玄烨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将他拉起:“爱卿何苦作践自己?”
    年羹尧目视玄烨,涕泪交及,哽咽道:“皇上放心,臣守四川,必拒敌军于国门外。”
    玄烨紧握其手:“有爱卿这番话,朕可高枕无忧矣!”
    关子仪望着二人,醋意横生,心中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
    次日,年羹尧前往四川赴任。路上听到了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圆寂。据说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就出自他的笔下。
    半月后,年羹尧抵达成都上任。上任后的第二天,便来了难事。
    却说当年噶尔丹兵败身亡,其侄策妄阿拉布坦继位,担任准格尔大汗,并宣布与清国议和。这几年来他休养生息,相序征服了西方的几个国家,实力大增,此次野心勃勃,准备征伐西藏。
    策妄阿拉布坦害怕玄烨干涉,便派遣两名使者,一个带着礼品送往京城去了,一个带着礼品送往成都去了。
    为何要送往成都呢?因为西藏与四川相邻,如果准军与西藏开战的话,最先来支援的便是川兵。所以策妄阿拉布坦要先安抚好年羹尧。
    也是合该准军有事儿,这消息不知被谁散播至西藏,人家提前便派遣使者来找年羹尧。
    年羹尧先是见了藏军使者,并答应出兵救援,可送走了藏使后,准军使者又来了,求他不要出兵,年羹尧也答应了。
    年羹尧的一番操作,手下很多人都没看懂,有人便直接问道:“年大人,准格尔征伐西藏,与我们并无关系,如今两国各派遣使者而来,大人若是不愿出兵,收下准军礼物便是,若是想出兵,收下藏军礼物便是,可大人却收下两国礼物,是谓自相矛盾,日后我大清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
    年羹尧看向那人,微微一笑,答道:“阁下所言甚是,可在下却不这么认为。”
    “哦?”那人奇道,“莫非大人有两全之法?”
    年羹尧想起那日听到仓央嘉措的诗句,长叹一口气:“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那人迟疑一下,随后问道,“大人以为如何?”
    “首先,”年羹尧伸出一根手指,“准格尔征伐西藏,与我们关系甚大,因为准格尔攻下拉萨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这里。”说着,又将手指移向黄胜关,并在那里画了个圈。
    “其次,”年羹尧收回手指,继续说道,“在下之所以收下准军礼物,是为了麻痹准军,好出其不意!”
    在场诸人无不瞪大双眼,看向黄胜关,看有一时,又将目光转向年羹尧,问道:“大人,这准军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年羹尧微微一笑,说道:“只怕他这次吃了颗钉子,扎得慌。”
    是夜,年羹尧点兵三万,兵分三路,一路兵出黄胜关,穿过雅鹿大峡谷,向拉萨而去,一路兵出都昌,横绝准军粮道,一路兵出山南,直奔拉萨。
    清军披星戴月,行至数里,大约三更时分,忽然听到疾风西来,再听‘嘎吱’一声,黄底青龙旗应声而折。年羹尧急忙停止行军,原地扎营,等天亮再做打算。
    比及天明,士兵正欲造饭,年羹尧将士兵阻止,令每个士兵携板一片,草一束,军士不解其意,也不反抗,一一照着。
    将近夜晚,清军行至雅鹿大峡谷,遇深沟泥泞,下令军士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大军于是畅行无阻,自此军中皆服年羹尧。
    话分两头,却说策妄阿拉布坦亲自挂帅,点骑兵三千,千里奔袭,直抵拉萨,电光火石间便攻克其都城,顺势杀死了西藏汗。
    与此同时,年羹尧也已抵达拉萨,可久战不克,便下令围而不攻,与准军对耗。
    策妄阿拉布坦本来耗得起,可是他接到一个噩耗,他在都昌的粮库被清军焚烧,粮草所剩无几,为此心急如焚。
    就在准军惶恐之际,山南之兵也已杀上来,当下两路大军一齐攻城,策妄阿拉布坦弃城而逃,年羹尧攻下拉萨。
    这个消息传至京城,玄烨非常激动,当即封年羹尧为川陕总督。
    正是:一战成名扬天下,不知此物极必反。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