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午十一点左右,太阳开始更加火辣的时候,便是碾麦子的时候,经过高温和高辐射下的作业,新一年的麦子从麦穗里被折腾出来躺在麦场上了。这是的麦子和麦子壳是混合在一起的,还需要经过扬麦子的程序才能将麦粒分离出来。这个程序从思聪当时的眼光来看,这到程序是男人们最牛逼的时候,也是最显本事的场景之一。每到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思聪的大伯来担任扬麦子的头把交椅,这把交椅并不是说你是长子长孙就可以担任,更重要的是你要有哪个手艺。这时一贯骄傲的思聪爸爸学成只能跟在后面担任二把手。扬麦子的时机也很重要,这个时机的选择当然是在一把手手里,尽管思聪的老爸学成会仗着高中气象学知识稍微显摆一下,但是每当他显摆的时候,思聪的大伯总是笑而不语,总是在他从树荫下起身的时候决定全家族总动员去扬麦子。
在扬麦子的时候,思聪的大伯根据自然风的风向决定抛洒的方位,学成跟着抛,后面是学成的母亲和学成的大伯母在用大扫帚扫麦壳,有时思聪的大伯会批评思聪父亲没有跟着扬好,还会经常骂后面两个女人没有扫好,总之为了尽快把麦子扬出来,思聪大伯的批评可谓毫不留情面,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的直爽,另一方面套用现在人常讲的一句话,对事不对人,大家都会为了工作嘛。这个时候的思聪可以说是自由的,想干啥就干啥,比如去找其他小伙伴玩,去旁边柿子树找几颗软柿子吃,都是可以的,但是要确保一点,在麦子快扬好的时候,他必须和其他孩子们赶回来,要不然会被一把手大伯骂死的。
对于麦场上的人和事,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思聪每到每年的6月中旬便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这些年思聪不知道看过多少书,竟然没有一本书具体是写麦场上的人和事,只是白鹿原里陈忠实讲到这是田小娥和黑娃野战的伤心地。从来没有人详细具体写写麦场风情和感受,今天这个任务必须由思聪这个凤凰男来带大家领略。其实对于思聪来说,这个傍晚和清晨散发清香的场地正是其友谊和男女之情的开始的最初场所。
大约是思聪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思聪那时已经因为性子野、学习成绩不错而没人感嘲笑,但是他身边的朋友却几乎没有,因为他那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只让人无可奈何的小老虎,谁已经都伤不了他,谁也无法接近他。然后就在这年的麦场上,有两个小伙伴走进了他的时间。一个是村长的儿子虎子,也就是思聪的班长,他在多次领略过思聪的天马崔蛋手之后,对思聪的态度在表面上发生了重大转变,重要的原因是他继承了他父亲八面玲珑的基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学习成绩已经被思聪给追上了,如果说村长之子的身份一方面给了他基因和骄傲,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压力。而思聪一个旁听生的学习成绩已经追上自己了,虎子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似乎又要被思聪给击溃了,这事情对一个骄傲的三杠中队长来说,不啻于再一次的万点伤害。然而这两人之间却建立起了友谊,并不是因为思聪的个人魅力或者说是二人的性格互补,而是思聪心机很深的妥协,一个十岁的男孩的心机促成了最初的妥协,酿造了日后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