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听君一席话 阅读至0%

第15章 听君一席话

书名:大明第一奸商 作者:曾逢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11-07 05:34
    见李子安这么随意,朱标蹙眉,一脸凝重。
    “李兄难道不知大明禁令?凡明商者,以三千担为限。”
    “超过三千担就是触犯律法!是要杀头的!”
    说到这里,朱标想到什么,突然脸色一变。
    似有意给李子安台阶下,又说道:“李兄你不知道不能囤积粮食?”
    他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相信李子安会如何回答。
    明令禁止,若在说自己知情,怕不是傻子!
    若李子安说不知,他会求父皇开恩,让李子安苟全性命。
    然。
    “这些,我知晓如何?不知晓又如何?这粮食,我不得不囤积!”
    李子安不卑不亢,振振有词。
    但这些话却是让朱标傻了眼!
    同时,也让隔壁房间的朱元璋脸色大变,马皇后更是大吃一惊。
    李子安竟然承认了?
    还是亲口承认!
    “这逆贼,该杀!”朱元璋无比震怒。
    “来人。”
    朱元璋正要吩咐锦衣卫出去,直接将李子安格杀时,马皇后却上前阻拦。
    “杀人也不急着一会,先听他说完。”
    朱元璋怒不可遏,拉着马皇后的手,恢复几分理智:
    “妹子,都亲口承认了,还听啥?”
    “这种逆贼,就应该直接杀了,以绝后患!”
    马皇后则是瞪着朱元璋,朱元璋这才松口:
    “好好好,全听妹子的。”
    屋内,朱标也是被李子安的话所心惊,又开口问道:
    “你为什么要屯粮?”
    李子安缓缓坐下,盯着朱标,不答反问道:“若我不买的话,这些粮食会去哪里?”
    “肯定会上缴国库啊。”朱标不假思索。
    对于这个回答,李子安却是发出冷笑,摇头否决。
    “你错了,大明税率规定,只收两成粮食。”
    “这几年大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交了两成,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你说上缴国库,要是种的多就要上交国库,谁还会去辛苦种地?”
    “不止太平村,包括周围几十个乡镇,三年来都剩余不少粮食,百姓无谋路,只得自己囤积,这些粮食要么发霉坏了,要么被其他别有用心之人买走。”
    “而这些人,会把这些粮食拿去其他地方贩卖,你猜,他们定的价格,是多少?”
    听到李子安的话,朱标愣住了,对于这些,他又怎会知道?
    “不知。”
    这个问题,问的朱标有些哑口无言。
    隔壁,朱元璋跟马皇后也都陷入沉思。
    李子安所问,他们还真不知道。
    “这些商人会以四五倍的价钱卖出,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百姓辛苦种田,还不赚钱。”
    “缺粮的地方没饭吃,还要花高价钱买。”
    “久而久之,势必会引来社会动荡,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这粮食我自己囤积。”
    “而且我还留着粮食正常价卖出,以此平衡谷价!甚至在用多余一部分粮食酿酒卖钱。”
    “要不是我囤积粮食,从中运转维持,就单单这些粮食,早就引起地方大乱了!”
    “民不可无粮啊!”李子安长叹道。
    闻言,朱标眼眸充满敬佩,对于这番话,他十足的震动。
    上层不体恤民生,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
    当年父皇因何发家,他依旧铭记于心。
    隔壁,朱元璋脸上的怒火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深思。
    一旁的马皇后则是暗暗松了口气,不由得心中夸赞李子安,心有大智!
    “李兄,受我一拜!”
    朱标直接给李子安作揖一礼。
    “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隔壁屋内,马皇后则是嗔怪的扫了眼朱元璋,朱元璋则是无奈赔笑。
    李子安身上的误会澄清,朱元璋没有理由杀他。
    “妹子,咱一起去看看?”
    朱元璋被马皇后盯得有点不好意思,索性拉着马皇后来到李子安门口,故意佯装敲门。
    “标儿,在不在里面?”
    听到门外喊叫声,李子安连忙起身去开门。
    看到来人是朱元璋夫妇二人,略感震道:
    “你们一家都在啊。”
    说着,李子安似乎想到什么。
    古怪的看向朱标,难道太平村的事连累到他们一家了?
    马皇后也不遮掩,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谁让你这么不省心啊,太平村囤积粮食一事,已经闹到皇上那里了!”
    闻言,李子安身体一哆嗦。
    什么?
    被朱元璋知道了?
    那还得了?
    “是不是当今皇上震怒,又要砍人脑袋了?”
    李子安咽了口唾沫,后怕问道。
    他很清楚,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狠角色!
    手握乾坤杀伐权!一日斩尽七十将!
    这种人,敢惹?
    朱元璋顿时瞪大眼珠子,这小兔崽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当即脱口而出。
    “咱……”话音至此,朱元璋连忙改口:“皇上有那么喜欢砍人脑袋么?”
    李子安不明所以,当即破口吐槽道:
    “他呀,喜怒无常,残暴凶狠,算了,不说他了。”
    说到这里时,李子安也是岔开话题:
    “这皇上为什么只在乎我屯粮?难道他不好奇,为何百姓连年会丰收吗?”
    嗯?
    这句话引得朱元璋三人一顿思索。
    “难道不是因为风调雨顺?”
    朱标愣住了,这话刚才可是你自己说的。
    李子安白了朱标一眼,道:
    “就算每年风调雨顺,百姓就能大丰收?除去那些坏的粮食,能吃的也是不足五成,在赋两成税收,百姓留一部分,这还能剩有多余?”
    三人一愣,好像这小子说的有道理。
    “那依李兄的意思是?”朱标不明白李子安所意为何。
    李子安扫了眼三人,神秘嘿嘿笑道:
    “种植一途,不仅仅需要风调雨顺,还需要人为繁殖,比如驱虫,谷米生虫,久而不能食用,这些谷米被百姓糟蹋,沦为损失。”
    “而我,却能将此虫消灭,再加上生物防护,以土地为样,不仅需要施肥灌溉,还需要开发利用抑菌土,用来抗衡微生物,提高种子存活率。”
    “最关键的是,调节土壤环境,以酸碱度为中和调剂,从而让种子拥有抗病能力,不容易死亡。”
    “仅这样,就可将谷米的损失降到最低。也就是说,在我的法子下,原本只能收五成的谷米,现在能收九成九!”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